专利名称:张力性气胸急救胸穿针的制作方法张力性气胸的特征是肺泡或胸膜破裂处形成活门,空气随呼吸只能进入胸膜腔内,而不能排出,以致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很快。临床症状,大多起病急遽,患者突感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发绀、甚至虚脱、出冷汗、脉搏加速、血压降低,严重者,必须立即急救。张力性气胸多发生于意外事故,导致胸腔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因此,若处理不及时,可在短时间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急救的措施除吸氧、针人中穴和十宣穴、皮下注射药物外,就是用胸穿针胸穿排气,这种胸穿排气,既要排出气体,以免气压过高推动横隔,压迫心脏及健侧肺部,引起呼吸功能紊乱,危及生命,又要防止在患者吸气时,外介气体进入胸腔,形成开放性气胸,造成胸腔内感染或伤侧肺萎缩。目前所用的胸穿针为18-20号针头,在针座端套上胶袋,以穿刺排出高压气体,这种胸穿针在急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操作程序不规范,不定型,可延误急救时效;二是胸穿针不稳定,影响使用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穿刺操作规范、使用安全,能提高及时抢救速度的张力性气胸急救胸穿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张力性气胸急救胸穿针,由穿刺针针体、针座构成,穿刺针针体的内腔与针座的内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针座的上端固定上活塞筒,在活塞筒内设套筒式活塞,在活塞筒的密封盖中部圆孔内设有密封胶塞,在套筒式活塞上部与密封盖之间为压缩气体腔,在活塞筒的下部设出气管,出气管通过软管与储气塑料袋连接,通过用注射针插入密封胶塞向压缩气体腔内注气,推动套筒式活塞下移,封堵出气管的出气口,当穿刺针针体穿入胸腔内后,胸腔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活塞筒的下部腔内,推动套筒式活塞上移,使出气管的出气口打开,与出气管相连通,胸腔内的高压气体可通过软管进入储气塑料袋内,从而使胸腔内的高压气体迅速排出。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穿刺针针体上还套装上环状吸盘,环状吸盘由环状吸口和环状弹性囊构成,环状吸口与环状弹性囊通过连通孔相连通,穿刺针针体从环状弹性囊的中心插入,这样,环状吸盘可与穿刺针针体紧密配合,只有在用力推动的情况下,才沿穿刺针针体滑动,从而使穿刺针针体固定,环状吸盘的环状吸口吸在穿刺点周围的皮肤上,从而使穿刺针针体不会脱落拔出,也不会随意进针,也不会歪斜,在急救过程中更具有安全性。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不必另行切开皮肤,可在事故现场,对穿刺部位消毒,局麻后刺入,刺入胸腔后,出气管的出气口在胸腔内高压气体的推动下自行打开,气体排入储气塑料袋内,缓解病人的呼吸循环状况,为病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规范、在急救中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张力性气胸的现场抢救。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剖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张力性气胸急救胸穿针,由穿刺针针体1、针座2构成,穿刺针针体1的内腔与针座2的内孔相连通,在针座2的上端固定上活塞筒3,在活塞筒3内设套筒式活塞4,在活塞筒3的密封盖6中部圆孔内设有密封胶塞5,在套筒式活塞4上部与密封盖6之间为压缩气体腔7,在活塞筒3的下部设出气管8,出气管8通过软管9与储气塑料袋10连接,通过用注射针插入密封胶塞5向压缩气体腔7内注气,推动套筒式活塞4下移,封堵出气管8的出气口。在穿刺针针体1上还套装上环状吸盘11,环状吸盘11由环状吸口11a和环状弹性囊11b构成,环状吸口11a与环状弹性囊11b通过连通孔11c相连通,穿刺针针体1从环状弹性囊11b的中心插入。
张力性气胸急救胸穿针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国云徐建民徐建民田效信田丰田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田丰屈娟屈娟许明, 刘伟华李童孙雪梅, 田东惠
专利相关信息
-
祝益民王秀娟, 王永奇荆信勇荆信勇荆信勇荆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