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碘伏在制药中的应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碘伏在制药中的应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颜祥生
  • 公开日
    2002年9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2年2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2月9日
  • 申请人
    颜祥生
  • 文档编号
    A61K33/18GK1369268SQ021139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碘伏在制备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中的应用2.碘伏在制备治疗龟头包皮炎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碘复合物的医药用途,尤其涉及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国际专利分类号为A61K 33/18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碘伏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根据《灭菌·消毒·防腐·保藏》薛广波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一书在“碘伏及其它含碘消毒剂”一节中的介绍碘伏(Iodophor)原译为碘复或碘附,即含碘复合物,又叫强力碘或络合碘。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络合物,表面活性剂起载体和助溶作用。它是分子间具有一定亲和力的部分相互吸引靠拢或以静电引力形成的复合物。碘伏随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其特性各异。由于碘伏是一类复合物,故无一定的分子式和分子量。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碘伏产品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壬基酚聚氧乙烯十二烷醇醚—碘(NP10-I)、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碘(POP-I)、聚乙二醇—碘(PEG-I)、烷基磺酸盐—碘(ASE-I)、聚丙氧醚—碘(PPE-I)、聚烯咪唑—碘(PVI-I)、聚乙烯醇—碘(APA-I)、环葡糖甙—碘(CD-I)、洗必泰—碘,剂型有液体剂型(有效碘0.3%~1.0%)、固体剂型(有效碘9.0%~21%)、乳剂(有效碘0.5%~2%)、膏剂(有效碘0.85%~1.15%)和栓剂(有效碘0.017~0.023g/粒)等。碘伏溶液为红棕色,随稀释浓度下降可由红棕色变为黄色、淡黄色;固体碘伏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无定型粉末;乳剂、膏剂、栓剂均为棕红色。碘伏的合成有液相法和固相法两种。碘伏是广谱杀菌剂,能杀死细菌、芽孢、真菌、病毒、结核杆菌、阴道毛滴虫、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和藻类等。在医用碘伏中,目前最常用的是PVP-I。PVP-I在我国药典中的名称为聚维酮碘(Povidonum iodum),亦称碘络酮,即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olyvinilpyrrolidone-iodine,povidone-iodone,简称PVP-I),它是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复合物。PVP-I是目前唯一被美国、中国、英国、日本、马丁药典收载,并批准可在医疗卫生和人体上使用的碘伏消毒剂。其主要成分为PVP和元素碘。PVP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性质稳定、无嗅、无味,具有极好生理惰性和生物相容性,生理学上和血浆蛋白相似,是人造血浆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具有很好的成膜、粘合、解毒、慢性释放以及水溶性强等特点,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微生物降解性特别好的一种,基本上属于无毒物质,而且具有较好的湿润、增溶、乳化、分散和一定的洗涤性能,耐硬水。因此,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得的碘络合物,安全性高,毒性小,稳定性好。碘伏自50年代起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皮肤科和眼耳鼻科等的消毒与治疗,其中在临床应用最多的是PVP-I。PVP-I可以配制成膏剂、栓剂、漱口剂、滴眼剂、胶冻剂、洗消剂等,一般可采用浸泡、擦拭、冲洗、坐浴、含漱、喷雾等方式进行处理。目前常用于皮肤粘膜及创口的消毒和治疗,手术医疗器械、内窥镜及其他医疗卫生用品、器具的消毒,瓜果、蔬菜、餐具的消毒,公共场所、畜牧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的环境及器具的消毒等等。尚未见到任何一家碘伏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及适用范围上有治疗尖锐湿疣及龟头包皮炎的介绍,也未见到其它公开物上有此作用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碘伏在制备外用药的新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用“长沙雨花区雨花石消毒药厂”生产的“络合碘”对碘伏治疗尖锐湿疣及龟头包皮炎进行了临床试验。本发明涉及碘伏在制备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中的作用。同时,本发明还涉及碘伏在制备治疗龟头包皮炎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用含有效碘为0.5%~1%的碘伏治疗尖锐湿疣和龟头包皮炎疗效显著,外用无刺激,无过敏及腐蚀作用。可以作为治疗尖锐湿疣及龟头包皮炎的特效药。
一、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试验结果如下临床治疗尖锐湿疣病例共98例,均为男性,年龄16岁~69岁,平均32岁。疗程最长378天,最短10天,平均29.6天。初次发病者59例,第二次复发者26例,复发三次以上者13例。龟头冠状沟、包皮等处阴茎湿疣89例,其中5例合并尿道湿疣,9例合并肛周湿疣。单纯尿道湿疣2例,单纯肛周湿疣7例。全部病例均有可见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52例伴有亚临床感染。
治疗方法用含有效碘为0.5%~1%的碘与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溶液涂在疣体及亚临床感染灶上及其周围3cm内皮肤上,每日涂三次,直至疣体脱落为止。尿道湿疣者仅将药液涂在疣体上,避免涂在粘膜上。用药期间可正常洗澡,如用药9天仍未脱落的疣体,可用消毒剪刀平皮肤剪除部分疣体,用蘸有该药的棉签加压至止血即可,以后继续用药。如有疤痕者,可用针或刀划破疤痕表面至渗血时用药。疣体脱落后,每月用药7天以防复发,共3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疣体全部脱落,醋酸白试验阴性为治愈,疣体缩小或部分脱落为有效,疣体大小无改变为无效。六个月无复发为彻底治愈。
治疗结果98例中有87例治愈,其中52例在用药9天后全部脱落,其余未脱落者剪除部分疣体后,继续用药脱落,最长者用药20天。治愈率为88.8%。余下11例疣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效率为100%,但疣体用药后21天均未脱落,改用激光治愈,观察6个月,有7例复发1次,1例复发2次,复发率8.2%。疣体脱落速度与其大小成反比。
例如刘某,男,26岁,益阳人。因阴茎增生物1个月于1998年8月23日就诊。查包皮内板上可见3个米粒大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阴囊上有亚临床感染灶。诊断为尖锐湿疣。给予0.5%有效碘的碘伏治疗,每日涂3次,阴囊上亚临床感染灶于第6天脱落,包皮内板上疣体第7天脱落。后分别于9月20日、10月20日涂碘伏2疗程,每疗程6天,未复发。
再如陈某,男,30岁,红日机械厂职工。因阴茎及肛周增生物40天于1999年6月15日就诊。查包皮内板上及肛周皮肤上可见10多个米粒大至黄豆大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涂0.5%碘伏,每日3次,于第7天至第8天疣体分次脱落,以后每月用药6天,共3月,无复发。
例三黄某,男,17岁,岳阳市五里牌人。因阴茎上长增生物半年,以前做激光治疗,复发,于1999年10月3日就诊。查阴茎包皮皮肤上可见5个花生米大小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给予碘伏每日涂3次,至第9天,可见疣体发白坏死脱落部分,但未完全脱落,逐用消毒剪刀平皮肤剪除部分疣体并刮平,继续用碘伏6天后痊愈,于11月7日、12月7日分别用药6天,未再复发。
例四李某,男,40岁,住冷水铺。因阴茎上增生物7天于2000年4月21日就诊。查龟头及包皮内板上可见4个米粒大小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涂碘伏每日3次,于第8天疣体全部脱落,后每月用药6天,共3月,未复发。
例五王某,男,28岁,临湘氮肥厂职工。因阴茎、尿道内肿物1个月,于2001年9月20日就诊。查包皮内板上可见2个绿豆大小疣体,尿道内见一米粒大小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涂碘伏每日3次,尿道内疣体外将药涂疣体上,疣体于第8天全部脱落,以后每月用药7天,共3次,未复发。
二、治疗龟头包皮炎的临床试验结果如下临床治疗龟头包皮炎137例,均为男性,年龄9岁至65岁,平均28.6岁,均有不同程度龟头、包皮红肿、疼痛。部分溃烂,其中细菌性龟头包皮炎72例,显微镜下可见各种细菌。霉菌性龟头包皮炎49例,显微镜下可见菌丝和孢子。滴虫性龟头包皮炎6例,显微镜下可见滴虫。另有7例为细菌合并滴虫感染。3例为霉菌合并滴虫感染。
治疗方法用含有效碘0.5%的碘与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溶液涂擦患处,每日三次至愈合为止,用药期间可正常洗澡。
治疗结果137例龟头包皮炎有112例全部在15天内治愈,治愈率为84.9%,25例未愈者中有11例细菌性,7例霉菌性,7例为混合感染。改服相应药物后治愈。
例如易某,男,35岁,临湘江南人。因包皮龟头红肿疼痛2天于1999年7月18日就诊。查包皮及龟头红肿,部分破溃溢液,取分泌物检查,可见金葡菌,诊断为细菌性龟头炎。用0.5%的碘伏涂患处,每日3次,至第6天痊愈。
再如钱某,男,43岁,住洛王。因龟头、包皮肿痛1天于2000年3月6日就诊。查龟头上有红色丘疹,包皮水肿,部分糜烂溢液,取分泌物检查,可见真菌菌丝及孢子,并有滴虫,诊断为真菌性龟头包皮炎,合并滴虫感染。用碘伏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7天痊愈。
例三宋某,男,47岁,冷水铺红光村人。因龟头、包皮红肿,痒7天于2000年7月23日就诊。查龟头上有红色丘疹,包皮红肿,有白色分泌物,取分泌物检查,可见真菌孢子及菌丝,诊断为霉菌性龟头包皮炎,用碘伏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7天痊愈。
例四吴某,男,21岁,住八字门。因龟头、包皮红肿疼痛3天,于2001年3月25日就诊。查龟头、包皮肿胀明显,包皮部分破溃,取分泌物检查,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及滴虫,诊断为细菌性龟头包皮炎,合并滴虫感染。用碘伏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7天痊愈。
例五胡某,男,56岁,住梅溪桥。因龟头、包皮红肿,痒5天,于2001年9月16日就诊。查龟头上有红色丘疹,包皮肿胀,有白色分泌物,取分泌物检查,可见孢子和菌丝,诊断为真菌性龟头包皮炎,用碘伏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7天痊愈。

实施例以固相法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00克,碘15克,混合研磨3~4小时,90±2℃恒温干燥24小时,即得黄棕色至红棕色无定形粉末,其中含PVP90%,碘10%,使用时按不同用途配制成溶液剂或乳剂、膏剂和栓剂等剂型均可。用无菌水稀释成含有效碘为0.5%的碘伏并装备用。使用时用棉球蘸本品直接涂抹患处即可。


本发明公开了碘伏在制备治疗尖锐湿疣及龟头包皮炎的外用药中的应用。用含有效碘为0.5%~1%的碘伏治疗尖锐湿疣和龟头包皮炎疗效显著,外用无刺激,无过敏及腐蚀作用。疗效优于目前使用的外用药。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