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祛风药酒的制备方法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疼痛,引起关节疼痛和手足麻木,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在阴雨、寒冷天气疼痛更为剧烈, 易反复发作。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二是疼痛游走不定。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多发性慢性全身性较顽固的疾病,以骨关节疾患表现最为突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关节畸形、骨质改变和骨骼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而丧失劳动力。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 肿胀、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目前临床治疗风湿、类风湿病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为治疗风湿疼痛,传统的方法中有用药酒的方法,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中医认为凡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则有肢体、关节、筋骨疼痛、麻木等症,治宜祛风、散寒、祛湿、通络、止痛。治疗宜采用内服兼外用的方法, 现有药酒多数仅用于内服,或仅用于外用;既可用于内服,又可用于外用的药酒,存在着外用或内服效果不佳,疗程长,病情易反复的缺点。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在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疗程短,不易发复发作,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祛风药酒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药酒的处方组成是青风藤洲、透骨草2%、威灵仙1%、五加皮1.5%、桑寄生 0. 5%、黄芪2%、当归2%、淫羊藿2%、细辛0. 5%、丹皮2%、荆芥2%、香附0. 5%、沉香1%、黄柏2%、 乳香1%、牛膝4%、羌活1%、川芎2. 5%、补骨脂2%、桂枝2%、芡实1%、桃仁1. 5%、续断2. 5%、杜仲3%、独活1. 5%、丝瓜络2%、三七2%、丹参1. 5%,薏仁1%,干姜0. 5%。本发明药酒的制备方法是将处方中药材按比例配齐,将配方药物与高粱酒混合浸泡,第一次浸泡时间为Mh,高粱酒量以淹没所有药材为准;第二次浸泡时间为72h,高粱酒量为淹没所有药材的2倍体积;第三次浸泡时间为72h,高粱酒量为淹没所有药材为准;合并上述三次药酒,混合均勻,即制成祛风药酒。鉴于本发明克服了现在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疗程短,不易发复发作,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祛风药酒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技术。是本发明药酒的处方组成是青风藤洲、透骨草2%、威灵仙1%、五加皮1.5%、桑寄生 0. 5%、黄芪2%、当归2%、淫羊藿2%、细辛0. 5%、丹皮2%、荆芥2%、香附0. 5%、沉香1%、黄柏2%、 乳香1%、牛膝4%、羌活1%、川芎2. 5%、补骨脂2%、桂枝2%、芡实1%、桃仁1. 5%、续断2. 5%、杜仲3%、独活1. 5%、丝瓜络2%、三七2%、丹参1. 5%,薏仁1%,干姜0. 5%。本发明药酒的制备方法是将处方中药材按比例配齐,将配方药物与高粱酒混合浸泡,第一次浸泡时间为Mh,高粱酒量以淹没所有药材为准;第二次浸泡时间为72h,高粱酒量为淹没所有药材的2倍体积;第三次浸泡时间为72h,高粱酒量为淹没所有药材为准;合并上述三次药酒,混合均勻,即制成祛风药酒。 本发明可内服,可外用,根据不同人体质对于酒量的耐受程度,及风湿情况的严重程度,每次外用浸泡时间30min 60min,每日浸泡1 3次,药酒量以没及脚面为准;每次口服20 80ml,每日口服2 3次;每4周为一个疗程。一种祛风药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药酒的处方里含有青风藤、黄芪、淫羊藿、丹皮、荆芥、沉香、黄柏、牛膝、川芎5%、补骨脂、桂枝、续断、杜仲、独活、丝瓜络、三七、丹参诸药材;本发明药酒的制备方法是将处方中药材按比例配齐,将配方药物与高粱酒混合浸泡,第一次浸泡时间为24h,高粱酒量以淹没所有药材为准;第二次浸泡时间为72h,高粱酒量为淹没所有药材的2倍体积;第三次浸泡时间为72h,高粱酒量为淹没所有药材为准;合并上述三次药酒,混合均匀,即制成祛风药酒。本发明治疗效果好,疗程短,不易发复发作,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一种祛风药酒的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昊湦, 栾清杨刘昊湦, 栾清杨刘昊湦, 栾清杨刘昊湦, 栾清杨姜萍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姜军科姜军科姜军科姜军科姜军科姜军科
专利相关信息
-
姜军科姜军科汤膳榕, 陈琴汤膳榕, 陈琴汤膳榕, 陈琴汤膳榕, 陈琴刘昊湦, 栾清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