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骨钳的制作方法 [0002]临床上对长管状骨其干部骨折或者其游离端骨折以及小体积骨横行骨折的治疗时,均需先进行骨折复位并固定。复位以及固定对后续治疗的正常进行以及手术质量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在骨折复位以及固定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持骨钳,持骨钳一般由两个相铰接的钳柄以及其前端顺接的弧形钳头构成,但现有的钳头均由钢性材质制成,其表面坚硬光滑,在夹持骨干时容易打滑,若操作不当还容易划伤骨膜。除此之外,手术中需专人一直握持钳柄以便进行固定,其疲劳强度大,且现有的钳柄为表面光滑的弧形,手部容易滑动,其握持不稳,不但不利于固定,还容易使骨干自钳头上松脱,严重时会加重骨折损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有一些专利针对这些缺点做了一些改进,如授权号为CN203107215U的《一种骨干持骨钳》为了使夹持稳定在钳体铰接处设置有棘轮棘爪机构,但是因棘轮的半径远小于钳口长度,因此该方案有明显缺陷,一是钳口处的受力会放大很多倍传递给棘轮棘爪,二是棘轮每转动一个齿,钳口张开距离会大很多倍。也有一些方案在钳柄位置设置有螺栓螺纹辅助固定钳口张开角度,这种方案需要一只手旋钮螺栓调整,因为操作人注意力的分散会破坏持钳柄的那只手的受力大小感觉,也比较能费时间,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帮助工作人员对骨骼的稳定夹持的持骨钳。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持骨钳,包括两边于钳口和钳柄过渡位置相互铰接的钳体,一边所述钳柄铰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呈弧形且其弧线以钳体铰接处为圆心;另一边所述钳柄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齿条穿过的通孔,该所述钳柄位于所述通孔位置设置有销座,所述销座连接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顶销,所述顶销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该所述钳柄或销座连接;所述顶销设置有推柄。 [0005]其中,所述钳口内侧设置有橡胶垫片 [0006]所述齿条带齿的一侧朝向钳口。
[0007]工作时,工作人员持本方案夹持骨骼,拇指推开推柄使顶销脱离齿条,根据手感调整至需要夹紧程度,拇指松开,顶销与齿条结合即夹持固定。
[000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顶销和齿条的锁止机构,灵活方便,能帮助工作人员对骨骼的稳定夹持。齿条呈弧形且其弧线以钳体铰接处为圆心,使齿条在钳口张开闭合过程中不与钳柄干涉。顶销的位置以及顶销设置推柄,有利于工作人员握紧钳柄时,大拇指还能灵活操作推柄,符合人机工程学。钳口内侧设置橡胶垫片,首先能使夹持力度从单纯齿条的有级调整变为无级调整,其次能避免骨膜损伤,再则由于橡胶片为弹性材质能增加骨骼受力面积,从而能增加骨骼所受总压力,加上橡胶材质摩擦系数较大,能大幅提高钳口和骨骼之间摩擦力。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
[0010]图中,1、钳口 ;2、钳柄;3、齿条;4、销座;5、顶销;6、弹簧;7、推柄;8、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持骨钳,包括两边于钳口 I和钳柄2过渡位置相互铰接的钳体,一边钳柄2铰接有齿条3,齿条3呈弧形且其弧线以钳体铰接处为圆心,齿条3带齿的一侧朝向钳口 I。另一边钳柄2设置有用于使齿条3穿过的通孔,该钳柄2位于通孔位置设置有销座4,销座4连接有与齿条3配合的顶销5,顶销5另一端连接有弹簧6,弹簧6另一端与销座4连接;顶销5设置有推柄7。钳口 I内侧设置有橡胶垫片8。
[0013]工作时,工作人员持钳柄2夹持骨骼,拇指推开推柄7使顶销5脱离齿条3,根据手感调整至需要的夹紧程度,拇指松开,顶销5与齿条3结合即夹持固定。
[0014]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持骨钳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滕加文滕加文滕加文时伟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