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快速鉴别夜蛾科害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斜纹夜蛾(分oi/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一种多食性、暴食性的世界性农业害虫,为我国十大经济害虫之一,危害植物包括重要的能源作物玉米,木薯和芋头等。由于斜纹夜蛾、棉铃虫(Melicoverpa armigera )和烟青虫Qi assulta )同属鳞翅目夜蛾科, 卵、幼虫和蛹无论是体型还是颜色和花纹都十分相似,很难鉴定;昆虫分类学家通常根据三者成虫的外生殖器(genitalia)特征进行鉴别。但这种传统的物种鉴定主要依赖于专业的昆虫分类学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积累后所描述的形态特征,存在较大的局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常受主观因素干扰,极易混淆出错。其次,传统的鉴定方法难以开展针对三者幼虫或残缺个体的鉴别。快速而准确的物种鉴定是科学经济地防治害虫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均采取间混套作(intercropping/interplanting)模式,使得这三种害虫常常得以同域混合发生。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些快速、准确鉴别这三种害虫的方法,从而及时有效地控制其给能源作物生产带来的危害。近年来,DNA条形码为物种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DNA条形码,也称DNA条形编码,类似于超级市场商品包装上用于识别商品的粗细、间隔不同的黑白条纹图案,是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C oxidase I,C0I)的前部长约 650bp序列作为标记来实现快速、准确和自动化地对物种进行鉴定和分类。DNA条形码快速而精确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形态鉴定的诸多不足,使其广泛应用于动物分类鉴定中。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无利用DNA条形码作为分子标记区别鉴定斜纹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的报道。因此,本发明首次通过DNA条形码,即扩增测定其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序列,结合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实行快速简捷,经济实惠地对三种害虫进行物种鉴定;最终为及时有效地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从而保护其危害的能源植物,提高能源作物产量,降低能源作物产业成本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斜纹夜蛾、棉铃虫和烟青虫形态鉴定不准确,科学鉴别手段缺乏的不足,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简便快捷、准确的夜蛾科害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标准酚-氯仿法或DNA抽提试剂盒提取斜纹夜蛾、棉铃虫和烟青虫总DNA;(2)利用DNA 条形码引物 C0IF: 5’ -ATT CAA CCA ATC ATA AAG ATA TTG G-3’ 和 C0IR: 5,-TAA ACT TCT GGA TGT CCA AAA AAT CA-3,进行 PCR 扩增和测序;3(3)依据斜纹夜蛾、棉铃虫和烟青虫的核苷酸的序列特征变异位点进行物种鉴别,位点的序号以本片段核苷酸位置为基准。(如表1)表1显示了斜纹夜蛾、棉铃虫和烟青虫的核苷酸序列特征变异位点。位点的序号以本片段核苷酸位置为基准。 表 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别斜纹夜蛾和其它两种夜蛾科害虫(棉铃虫和烟青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法采用标准酚-氯仿法或DNA抽提试剂盒提取总DNA;利用DNA条形码引物扩增线粒体CO1前部序列作为标记;进行物种鉴别的序列特征比对(diagnosticcharactersofnucleotides)。本发明能对同种斜纹夜蛾、棉铃虫和烟青虫的不同生物型以及其幼虫或残缺个体进行鉴定,具有准确、迅速、便捷的特点,比传统的形态学鉴别更准确可靠。
一种快速鉴别夜蛾科害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A·E·德雅尔丹葛斌文, 郑卫国张春晶, 于海涛张春晶, 于海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何海萍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