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次性脐带夹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次性脐带夹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吴美英, 魏春红, 冯静, 李华, 刘延霞
  • 公开日
    2006年4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2月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2月2日
  • 申请人
    吴美英
  • 文档编号
    A61B17/42GK2772454SQ2005200814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上下夹板[1]和弹性圈[4]的一次性脐带夹,在两夹板的内侧具有相对应的上夹齿[5]和下夹齿[6],其特征在于在上夹板的末端上表面具有卡扣齿[2],在下夹板的末端具有一个由轴[7]铰接的与卡扣齿[2]配合的卡扣[3]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新生儿接生时的脐带处理的一次性脐带夹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上下夹板[1]和弹性圈[4]的一次性脐带夹,在两夹板的内侧具有相对应的上夹齿[5]和下夹齿[6],其特征在于在上夹板的末端上表面具有卡扣齿[2],在下夹板的末端具有一个由轴[7]铰接的与卡扣齿[2]配合的卡扣[3]。其优点是一次性使用,夹持快速有效,安全可靠。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次性脐带夹的制作方法目前新生儿接生时对脐带的处理仍然是用传统的绑扎法,主要使用丝线,也有实用橡胶带等具有弹性的带子绑扎,操作时间长,容易脱落,绑扎带不易保持无菌,特别是橡胶带,有时弹性失效而造成脐带绑扎失效,导致交叉感染等意外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即提供一种一次性脐带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按照以下的结构实现的。该一次性脐带夹,其具有上下夹板[1]和弹性圈[4],组成脐带夹的主体。在上下两个夹板的内侧具有相对应的上夹齿[5]和下夹齿[6],在上夹板的末端上表面(也就是操作者手持的位置处),具有一组卡扣齿[2],向弹性圈[4]的方向延伸排列,下夹板的末端具有一个由轴[7]铰接的与卡扣齿[2]配合的卡扣[3],卡扣上具有一个与卡扣齿配合的凸台[8],通过该凸台[8]与卡扣齿的配合,实现了卡扣的不可逆锁紧。即卡扣[2]在向附图1中的左侧移动时,由于卡扣齿是一个角形的结构,当其越过一个卡扣齿[2]后,就不能向回移动了,除非外力迫使凸台8变形达到卡扣齿[2]可以从其下面滑出。该脐带夹一次性使用,灭菌后无菌保存方便简单可靠,使用时夹持快速有效,安全可靠。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A向视图。在附图中的序号描述为1、夹板,2、卡扣齿,3、卡扣,4、弹性圈,5、上夹齿,6、下夹齿,7、轴,8、凸台。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具有上下夹板[1]和弹性圈[4]的一次性脐带夹,在两夹板的内侧具有相对应的上夹齿[5]和下夹齿[6],在上夹板的末端上表面具有卡扣齿[2],在下夹板的末端具有一个由轴[7]铰接的与卡扣齿[2]配合的卡扣[3]。使用时,按照常规的方法确定需要夹住的脐带部位,(也就是过去的绑扎部位),将该脐带夹打开,使得脐带进入到上下夹齿[5]和[6]的间隙中,对准脐带需要绑扎的位置,然后将卡扣[3]向弹性圈[4]的方向推(即附图中的左边),卡扣齿[2]的结构对于卡扣来讲具有自锁性,卡扣[3]越向左就卡的越紧,迫使上下夹齿[5]和[6]闭合,就将脐带夹住了。然后进行消毒灭菌包扎处理,待脐带自行脱落。脐带夹的材料一般使用塑料材料制作,利用其塑料本身的弹性就可以了。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