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脐带血干细胞分离袋的制作方法随着干细胞研究以及干细胞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根治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遗传性疾病等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已逐步应用于中晚期恶性实体瘤(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睾丸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心脏病、神经系统损伤、组织器官修复、糖尿病、血管疾病等的治疗。此外干细胞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修复病变或衰老的组织、延长人的寿命、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等潜能,具有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然而,干细胞的广泛临床应用须有充足的健康干细胞来源。因此,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已成为满足患者需要、及时向患者提供健康干细胞供临床使用的有效手段。2001年国家卫生部批准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而脐带血干细胞储存及应用的第一步即是脐带血采集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能否将干细胞充分回收关系着干细胞数量的多少,而干细胞数量的多少又是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供应的脐带血干细胞分离袋采用多个塑料袋,多个三通管和多条塑料管连接成的多联袋,结构复杂,操作繁多,分离效果低和价格昂贵。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脐带血干细胞分离袋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脐带血干细胞分离袋,包括血袋1、连接在血袋上端的采集管道2和经热合封口的血浆出液管3、连接在血袋下端的经热合封口的红细胞出液管 4、设置在采集管道2上的采血针6和夹子5,血袋1为类似长方形,血袋1上下两端采用逐渐变小的弧形。所述血浆出液管3位于血袋1上下端的最顶端,红细胞出液管4位于血袋1下端的最底端。所述血袋1中预装抗凝剂。使用时,打开夹子5,经采血针6采集的脐带血通过采集管道2进入血袋,剪去采血针6,再通过采集管道2加入羟乙基淀粉,热合采集管道2的开口,进行离心,所述离心采用一次离心,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离心条件设定为5-15°C、离心力25-80gg为离心力单位)、离心5-10分钟;第二步离心条件设定为5-15°C,离心力400-1000g,离心10-20分钟。离心完毕后,采集袋中的脐带血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中层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下层为红细胞, 分别剪开血浆出液管3和红细胞出液管4,分别将上层的血浆和下层的红细胞通过血浆出液管3和红细胞出液管4放出,再热合封口血浆出液管3和红细胞出液管4,采集袋中即为富集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此实施例中,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脐带血干细胞分离袋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昊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韩成美吴秋华刘顺兴刘顺兴
专利相关信息
-
刘顺兴刘顺兴M·伯什尼亚M·伯什尼亚杨顺才, 蔡军杨顺才, 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