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唐光文
  • 公开日
    2010年7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10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10月16日
  • 申请人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7L9/16GK201533809SQ20092018949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筒体,所述的旋风筒体包括内壁面和外壁面,所述的内壁面形成旋风分离室,所述的外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内壁面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尘口,所述的旋风筒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导管,所述的导管具有顶端部和底端部,该导管的底端部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相连通,该导管的顶端部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外部相连通,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部的气流从所述的导管的下端部流入所述的导管内部后、再从所述的导管的上端部流出,所述的导管的纵向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的纵向轴心线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的底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挡板至少具有两个纵向的侧端面,这两个纵向的侧端面均与所述的导管的内壁相连,所述的挡板将所述的导管的内底部分割成至少两部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底端面向所述 的导管底端面的下方延伸,延伸后的所述的档板底端面到所述的导管底端面的距离为L3, 所述的导管的内径为Ll,其中L3/L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3/L1《1/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顶端面向所述 的导管底端面的上方延伸,延伸后的所述的档板顶端面到所述的导管底端面的距离为L2, 所述的导管的直径为Ll,其中L2/L1《1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2/L1《1/2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的横截面呈一 字形或Y形或十字形或角形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将所述的 导管的内底部均匀分割成多个相同的部分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旋风分离器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参照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旋风筒体1,旋风筒体1包括内壁面2和外壁面3, 内壁面1形成旋风分离室4,外壁面3上开设有与内壁面2相连通的进风口 5,旋风筒体1 的底部开设有出尘口6,旋风筒体1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 7旋风分离室4可以近似看作圆 形或者锥形进风口 5可以近似看作与旋风分离室4切向布置,使得进入的气流以涡旋的 方式在旋风分离器4中运动 参照附图4所示出风口 7处设置有导管8,导管8具有顶端部和底端部,该导管 8的底端部与旋风分离室4相连通,该导管8的顶端部与旋风筒体1的外部相连通位于 旋风分离室4内部的气流从导管8的下端部流入导管8内部后、再从导管8的上端部流出 导管8的纵向轴心线与旋风分离室4的纵向轴心线重合导管8的底端部设置有挡板9,挡 板9至少具有两个纵向的侧端面,这两个纵向的侧端面均与导管内壁13相连,挡板9将导 管8的内底部分割成至少两部分 含有灰尘的气流通过进风口 5进入旋风筒体1中,进风口 5的切向布置使得气流 围绕旋风筒体l内壁旋转,形成漩涡气流中的灰尘在离心力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落 在旋风筒体1的下端同时分离后的气流沿着旋风筒体1的纵向轴线向上运动,并通过出风口 7流出旋风筒体1当气流流出导管8时,仍然具有很大的角速度在旋转,在流经导管 8时,产生很大的噪音而挡板9干涉了导管8内涡旋气流的运动,从而减小了其在使用中 的噪声;同时,挡板9延伸出导管8,阻挡了灰尘的进入,有效提高了灰尘的分离效率 参照附图6所示,表示了图5中的导管8该导管8通常为圆柱形,且由塑料成型 并具有纵向轴线,圆柱形导管8具有光滑的导管外壁13和导管内壁14在导管8的下部有 一连通导管内壁14的挡板9延伸出导管8的端面附从附图可以看出,挡板9的横截面呈 "一"字形,挡板9平均分割导管8的横截面;挡板9向导管底端面IO外延伸,延伸后档板 底端面11到导管底端面10的距离L3与导管8的直径Ll比为L3/L1《1/2 ;同样,挡板9 向导管底端面10上方延伸,延伸后档板上端面12到导管底端面10的距离L2与导管8的 直径Ll比为L2/L1《1/2图7为"一"字形挡板9的不对称分隔导管8横截面的实施方 式 挡板9的横截面可可以呈角形或Y形或十字形,且挡板9将导管8的内底部均匀 分割成多个相同的部分参照附图8 9所示为横截面呈角形的挡板9不对称分隔导管8 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0 12所示,为横截面呈"Y"形的挡板9分隔导管8横截面的实 施方式,其中图10为平均分割导管8横截面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3 17所示,为横截 面呈十字形的挡板9分隔导管8横截面的实施方式,其中13为平均分割导管8横截面的实 施方式 挡板9由导管底端面10向外延伸并在导管外壁到内壁间与之相连优选的延伸 挡板9与导管8的连接与导管内径相等,参照附图18所示,并且挡板9的端面具有圆弧形 状或逐渐縮小的与纵向轴对称的斜面同时,延伸挡板9其连接可以在导管内壁14和导管 外壁13之间,参照附图19所示另一方案是延伸挡板9连接宽度与导管外径相等,参照附 图20所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内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筒体,旋风筒体包括内、外壁面,内壁面形成旋风分离室,外壁面上开设有与内壁面相连通的进风口,旋风筒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尘口,顶部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管,导管具有顶端部和底端部,其底端部与旋风分离室相连通,其顶端部与旋风筒体的外部相连通。导管的纵向轴心线与旋风分离室的纵向轴心线重合。导管的底端部设置有挡板,挡板至少具有两个纵向的侧端面,这两个纵向的侧端面均与导管的内壁相连,挡板将导管的内底部分割成至少两部分。挡板位于导管出风口端部具有降低旋风分离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还改善了压力恢复。由于延伸挡板的作用,有效阻挡了灰尘进入导管,有利于灰尘的分离。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旋风分离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旋风分离器,包括旋 风筒体,所述的旋风筒体包括内壁面和外壁面,所述的内壁面形成旋风分离室,所述的外壁 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内壁面相连通的进风口 ,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尘口 ,所述 的旋风筒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 ,所述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导管,所述的导管具有顶端部和 底端部,该导管的底端部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相连通,该导管的顶端部与所述的旋风筒体 的外部相连通,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部的气流从所述的导管的下端部流入所述的导管 内部后、再从所述的导管的上端部流出,所述的导管的纵向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的 纵向轴心线重合所述的导管的底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挡板至少具有两个纵向的侧端 面,这两个纵向的侧端面均与所述的导管的内壁相连,所述的挡板将所述的导管的内底部 分割成至少两部分 优选地,所述的挡板底端面向所述的导管底端面的下方延伸,延伸后的所述的档 板底端面到所述的导管底端面的距离为L3,所述的导管的内径为Ll,其中L3/L1《l,再进 一步的优选方式所述的L3/L1《1/2 优选地,所述的挡板顶端面向所述的导管底端面的上方延伸,延伸后的所述的档 板顶端面到所述的导管底端面的距离为L2,所述的导管的直径为Ll,其中L2/L1《l,再进 一步的优选方式所述的L2/L1《1/2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吸尘器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目前,旋风吸尘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作为旋风吸尘器核心部分的旋 风分离器也在不断的革新。 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如附图1、2、3所示,包括旋风桶体l,旋风筒 体1包括内壁面2和外壁面3,内壁面2形成旋风分离室4,外壁面3上开设有与内壁面2 相连通的进风口 5,所述的旋风筒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尘口 6,所述的旋风筒体1的顶部开 设有出风口 7,出风口 7处设置有导管8,导管8具有顶端部和底端部,导管8的底端部与旋 风分离室4相连通,该导管8的顶端部与旋风筒体的1外部相连通,导管8的纵向轴心线与 旋风分离室4的纵向轴心线重合,其中有单个平面挡板9从导管8的内表面向纵向轴线径 向向内突出。 当气流留出旋风分离器时,挡板干涉了气流围绕导管的涡流运动,从而降低了由 这些涡流产生的噪音量。此类旋风分离器虽然能达到降噪的目的,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同 时旋风筒体中的灰尘容易进入此导管中,这类旋风分离器已经无法满足高档旋风吸尘器低 噪音、高效率的效果。
3[0009] 优选地,所述的挡板的横截面呈一字形或Y形或十字形或角形。 优选地,所述的挡板将所述的导管的内底部均匀分割成多个相同的部分。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挡板干涉了导管内涡旋气流的运动,从而减小了旋风分离器在使用中的噪声;同时,挡板延伸出导管,阻挡了灰尘的进入,有效提高了灰尘的分离效率。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旋风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管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现有技术中导管横截面的截面图; 附图4为本发明旋风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导管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 7为本发明单个延伸档板截面图; 附图8 9为本发明两个延伸档板截面附图10 12为本发明三个延伸档板截面图 附图13 17为本发明四个延伸档板截面图 附图18为本发明档板向外延伸示意图一 附图19为本发明档板向外延伸示意图二 附图20为本发明档板向外延伸示意图三 出风口 14、导管内壁c其中1、旋风筒体;2、内壁面;3、外壁面;4、旋风分离室;5、进风口 ;6、出尘口 ;7、 ;8、导管、9、档板;10、导管底端面;11、档板底端面;12、档板上端面;13、导管外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