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平
  • 公开日
    2012年7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1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1日
  • 申请人
    张平
  • 文档编号
    A61M25/06GK202342148SQ2011204903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包括针体和玻璃导管,针体前端为针尖,在靠近针尖的针体前部一侧设置有排气孔,玻璃导管的前端与针体后端固定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胶皮囊套和翼状螺母,针体后段设置有螺纹,翼状螺母设置在针体后部;所述的胶皮囊套呈圆桶状并设置在玻璃导管的内部,其前端的桶口处与玻璃导管的前端固定连接,其后端的桶底呈圆弧状并设置有开口缝隙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包括针体和玻璃导管,在针体前端为针尖,在靠近针尖的针体前部一侧设置有排气孔,玻璃导管的前端与针体后端固定连接,还包括胶皮囊套和翼状螺母,针体后段设置有螺纹,翼状螺母设置在针体后部,所述的胶皮囊套呈圆桶状并设置在玻璃导管的内部,其前端的桶口处与玻璃导管的前端固定连接,其后端的桶底上设置有开口缝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穿刺一次,减少患者痛苦的特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的制作方法在临床中常有急性气胸的病人,这些病人的特点是症状急、痛苦大。作为医生,往往来不及诊断病因,急需对症处理,即排除胸腔内积气减轻压迫来缓解症状。传统处理发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或多次胸腔穿刺术,多次穿刺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痛苦,费时费力,操作复杂,易造成医源性感染,不利于现场急救;而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因手术分离皮下组织易伤及肋间神经、血管,造成严重组织损伤,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及高昂费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穿刺一次,减少患者痛苦的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救胸腔穿刺引流针,包括针体和玻璃导管,在针体前端为针尖,在靠近针尖的针体前部一侧设置有排气孔,玻璃导管的前端与针体后端固定连接,还包括胶皮囊套和翼状螺母,针体后段设置有螺纹,翼状螺母设置在针体后部,所述的胶皮囊套呈圆桶状并设置在玻璃导管的内部,其前端的桶口处与玻璃导管的前端固定连接,其后端的桶底呈圆弧状并设置有开口缝隙。本实用新型在玻璃导管内部设置了桶状胶皮囊套,胶皮囊套的桶底上设置了开口缝隙,利用胶皮囊套的鼓起或收缩来判断是否穿刺成功及患者的呼气和吸气,这样无需多次穿刺,减少患者痛苦,然后利用针体后部设置的翼状螺母将穿刺针固定于患者胸部皮肤上,防止穿刺针移位,便于治疗。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针体、玻璃导管I、胶皮囊套2和翼状螺母3,针体前端为针尖,在靠近针尖的针体前部一侧设置有排气孔,玻璃导管I的前端与针体后端固定连接并连通。针体后段设置有螺纹,翼状螺母3设置在针体后部,翼状螺母3可沿针体后段前后移动。所述的胶皮囊套2呈圆桶状并设置在玻璃导管I的内部,其前端的桶口处与玻璃导管I的前端固定连接,其后端的桶底呈圆弧状并设置有开口缝隙,胶皮囊套2与针体也为连通状。使用时,选定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该区,使本实用新型经该穿刺点穿入,穿刺后当有呼出的气体进入胶皮囊套2使其鼓起,然后气体经胶皮囊套2后部的开口缝隙排出,吸气时开口缝隙闭合,胶皮囊套2收缩,此时证明穿刺成功。然后将翼状螺母3向针体下部旋转,使翼状螺母3贴近皮肤,然后用胶布将翼状螺母3的两翼固定在胸部皮肤上,从而将穿刺针良好的固定在胸部位置,防止其移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穿刺一次,减少患者痛苦的特点。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