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于将建筑幕墙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预埋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于将建筑幕墙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预埋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旭东, 王越, 多跃刚, 秦连
  • 公开日
    2013年8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28日
  • 申请人
    北京东方诚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B2/88GK203145257SQ20122074298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建筑幕墙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预埋件,其埋设在混凝土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 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多个突出部,其位于第二表面上且垂直于该第二表面延伸; 其中,预埋件具有在该第一表面上敞开且纵向轴线垂直于该第一表面的螺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包括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和位于第二表面上的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该预埋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的塑料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钢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出部为焊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钢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封头螺母,从而该螺纹孔在 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端敞开且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封闭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建筑幕墙的连接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通过螺纹连接将建筑幕墙板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预埋件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将建筑幕墙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预埋件,其埋设在混凝土构件中,所述预埋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突出部,其位于第二表面上且垂直于该第二表面延伸;其中,预埋件具有在该第一表面上敞开且纵向轴线垂直于该第一表面的螺纹孔。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混凝土构件和建筑幕墙板连接的预埋件,其能够实现预埋件与连接件之间的螺纹连接,代替焊接工艺,避免焊接工艺存在的上述缺点,提高建筑物质量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将建筑幕墙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预埋件,其埋设在混凝土构件中,所述预埋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突出部,其位于第二表面上且垂直于该第二表面延伸;其中,预埋件具有在该第一表面上敞开且纵向轴线垂直于该第一表面的螺纹孔优选地,所述螺纹孔包括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和位于第二表面上的螺母优选地,该预埋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的塑料塞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是钢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优选地,所述多个突出部为焊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钢筋优选地,所述螺母为封头螺母,从而该螺纹孔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端敞开且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封闭[0015]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通过螺纹连接将建筑幕墙板与混凝土构件连接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用于将建筑幕墙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预埋件的制作方法传统的建筑行业在安装建筑幕墙复合板时,通常采用焊接工艺,即在混凝土柱上预埋钢板,然后在钢板上焊接用于安装檩条的角钢,接着将檩条焊接到角钢,最后安装建筑幕墙复合板。这种焊接工艺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首先,焊接质量无法保证,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焊接工艺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具备焊接技术的工人稀缺,因此,焊接质量无法保证,而且焊接操作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现场存放有很多易燃材料,因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其次,人员成本高。焊接、焊件的定位都以手工进行,由于施工件体积通常庞大,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人员成本较高。第三,焊缝和钢构件的防腐蚀性能严重不匹配。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对钢构件的防腐蚀性能要求逐渐提高,用于建筑行业的钢构件通常为镀锌构件,能够提供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但是,连接钢构件之间的焊缝,其通常应为重要保护部位,却仅仅以涂刷防锈漆来作为防腐蚀手段,因此钢构件和焊缝之间的防腐蚀性能严重不匹配。因此存在 对代替焊接工艺的克服现有用于建筑幕墙复合板和混凝土构件连接的缺陷的新的产品的需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立体装配图,示出了连接组件与檩条的连接;图2是图1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剖视装配图,示出了各个连接节点;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埋件的前视立体图;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埋件的后视立体图;图3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埋件螺 纹孔的放大剖视图;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连接件的前视立体图;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连接件的后视立体图;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支撑件的右前视立体图;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支撑件的左前视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剖视装配图,示出了连接组件与檩条的连接。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上部、下部、上下方向、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与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实际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方向一致,即,上部、下部、上下方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为相对于建筑物的上下方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产品安装在建筑物上时,相对于建筑物安装表面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立体装配图,示出了连接组件与檩条的连接。图2是图1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剖视装配图,示出了各个连接节点。在图2中可清楚地看到该连接组件,其包括预埋在混凝土柱4中的预埋件1,安装在预埋件I上的转换连接件2,和安装在转换连接件2上的连接支撑件(檩托)3。图1中可看到连接组件安装后的外形。连接组件的作用是在混凝土柱中引出安装支座,通过调节连接组件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平移和旋转位置,提供檩条5的一致的横装和竖装安装位置,从而,在檩条5上安装好建筑幕墙复合板(未示出)后,能够提供良好的安装效果。将连接组件安装调节好后,即可安装檩条5,图1和2中只示出了横向檩条5,可根据需要继续在横向檩条5上安装竖向檩条。或者,可将檩托3相对于如图1和2中所示的安装方向旋转90、180、270度等角度,从而改变图中所示的檩条5的延伸方向,实现不同的安装效果。下面详细描述连接组件的组成部件的结构。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以I标示的预埋件的前视立体图。从图3a中可看至|J,预埋件I包括主体(例如钢板)11、位于钢板中的螺纹孔12和与钢板3连接的预埋钢筋13。预埋钢筋13以及预埋钢筋13与钢板11的连接方式可以本领域中公知的任何方式实现。预埋钢筋13可采用埋设在混凝土中起到锚固作用的其它本领域设计。图3a和3b中虽然示出了四个螺纹孔12,但是螺纹孔12的数量不受限制。图3c示出了螺纹孔12的一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从该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螺纹孔12包括贯穿钢板11的通孔15和与通孔15相对应的封头螺母14。封头螺母14也显示在图3b中。当然,封头螺母14也可使用普通螺母替代。为了防止预埋时水泥灰浆进入螺纹孔中,使用普通螺母时,需要在其中塞入塑料塞等类似物,进行保护。图4a和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以2标示的转换连接件的前视立体图和后视立体图。图4a和4b中可以看到,转换连接件2的主体20上具有开口 21,该开口 21的位置与预埋件I上的螺纹孔12对应,用于转换连接件2与预埋件I之间的连接。该开口 21在图中为圆弧形槽,用于转换连接件2相对于预埋件I的钢板11进行旋转调节。该开口也可以是直槽,以使得转换连接件2能相对于预埋件I的钢板11进行上下或左右调节。通过旋转调节和上下或左右调节转换连接件2,可矫正预埋件I由于混凝土施工产生的上下、左右以及旋转误差,以实现铺设在连接组件上的幕墙板的整体平整。转换连接件2上可设置有另外的螺纹孔22,该螺纹孔22与顶丝配合,可调整转换连接件2相对于钢板11的俯仰。图4a和4b中还可看到转换连接件2下部具有折边23和在折边23中的螺纹孔24。该螺纹孔24可安装顶托螺栓25。该顶托螺栓25可在图2中看到。在图2中,顶托螺栓25抵靠檩托3,可通过顶托螺栓25的旋转对檩托3进行上下调节。该折边23和顶托螺栓25还可起对檩托3的支撑作用,提高转换连接件2与檩托3之间的连接强度,并由此增强该连接组件的总体抗剪性能。当然,该转换连接件2可不包括下部的折边23以及折边中的螺纹孔24,这种情况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图4a和4b中还可看到,该转换连接件2还包括用于连接檩托3的连接装置,其在图4a和4b中总体以 25标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檩托连接装置25包括位于主体20中央的凸台251和开口 252。从图4b中可看到,该凸台251为中空的,包括中空部253,开口 252为通孔。返回到图2,从该图中可清楚地看到,可将螺栓26从凸台251的中空部253方向穿过该开口 252,然后从凸台方向上螺母,来与檩托3连接。该檩托连接装置25也可实现为在中空部253的与开口 252对应处包括螺母(例如通过焊接),从而可通过从凸台251方向安装螺栓来实现转换连接件2和檩托3的连接。该中空部253起隐藏螺栓头或螺母的作用。在图4a和4b中,该开口 252为圆孔,其也可根据需要为直槽或弧形槽。当然,该凸台251可以是实心的,与檩托3的连接可通过在凸台251中设置螺纹孔来实现。或者,也可不包括凸台251,以本领域中任何实现转换连接件2和檩托3之间的连接的任何方式实现。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支撑件3的右前视立体图。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支撑件3的左前视立体图。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连接支撑件3以角钢实现,当然,该连接支撑件3可以工字钢、槽钢等其他形式实现,只要可满足檩条的安装需要。图5a和5b中可看到,檩托3包括底座31、托板32和加强筋35。该加强筋35可根据应用情况省略,例如,如果安装的建筑幕墙复合板材质较轻,则可不包括加强筋35。底座31包括与转换连接件2上的开口 252对应的开口 33。在该实施例中,开口 33为竖直直槽,用于相对于转换连接件2或建筑物安装表面调节檩托3的上下位置。该开口 33也可以是水平直槽,或大致竖直或水平的弧形槽,用于相对于转换连接件2调节檩托3的左右或旋转。托板32包括开口 34,该开口 34用于连接檩条。在该实施例中,开口 34为直槽,可调节檩条相对于建筑物安装表面的前后位置,其也可以排孔的形式实现。当然,该开口 34可根据需要以纵轴沿左右方向的直槽实现,例如对建筑幕墙复合板的前后方向的位置无要求的情况。开口34也可以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方式实现,只要能实现檩托与檩条的连接及相对位置要求。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剖视装配图,示出了连接组件与檩条的连接。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预埋件I与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但是转换连接件2’直接与檩条5连接。该转换连接件2’例如为图中所示的檩托3的形式,该转换连接件2’也具有直槽或圆弧槽,以通过螺栓可调节地连接至预埋件I。这可能是例如建筑幕墙复合板在上下、左右或前后方向中的某个方向没有要求的情况。在图中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中不使用檩托3,而是使用转换连接件2”,该转换连接件2”类似于在转换连接件2上直接设置托板32,而且该转换连接件2”在安装到预埋件I之后,直接与檩条5连接。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安装步骤。在第一实施例情况下:第一步,将预埋件I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即混凝土柱4上。第二步,使用螺栓(带垫片、弹簧垫圈及螺母)将转换连接件2安装到预埋件I上,通过转换连接件2上的开口(直槽或弧形槽)21,调节预埋件I施工造成的预埋件的偏差(上下、左右偏差或扭转偏差)。如果预埋件I的钢板11与建筑物安装表面不平行,即可利用螺栓孔22,穿上螺栓后调节转换连接件2与预埋件I的钢板11之间的间隙,从而使檩托3在安装在转换连接件2时,能够提 供檩条的水平和竖直安装,同时提供支撑檩托的作用。第三步,在转换连接件2包括折边23、折边23中的螺纹孔24以及安装在螺纹孔24的螺栓25的情况下,首先将檩托3搁置在螺栓25上,由该折边23和螺栓23支撑檩托3的重量,从而可实现该操作由单人完成。然后使用螺栓(带垫片、弹簧垫圈和/或螺母),通过转换连接件2的檩托连接装置25,安装檩托3。如果檩托连接装置25上的开口 252为竖直直槽,则还可通过螺栓25调节檩托3的上下位置。在转换连接件2不包括折边23的情况下,则可直接通过转换连接件2的檩托连接装置25来安装檩托3。檩托连接装置25上的开口 252如果为水平直槽或弧形槽,则可调节檩托3的左右位置或旋转。第四步,在檩托3的托板32上,使用螺栓(带垫片、弹簧垫圈和螺母)安装横向檩条5。托板32可根据需要包括纵轴垂直或平行于建筑物安装表面的直槽、排孔或弧形槽,以调节横向檩条5的前后位置、左右位置或旋转。第五步,在横向檩条5外侧,安装竖向次檩条(图中未示出)。在第二实施例情况下:第一步,将预埋件I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即混凝土柱4上。第二步,使用螺栓(带垫片、弹簧垫圈及螺母)将转换连接件2’或2”安装到预埋件I上。通过转换连接件2’或2”上设置的开口或螺纹孔,调节其与预埋件I的钢板11之间位置和方向。第三步,使用螺栓(带垫片、弹簧垫圈和螺母)安装横向檩条5至转换连接件2’或2”。转换连接件2’或2”的托板32可根据需要包括纵轴垂直或平行于建筑物安装表面的直槽或排孔或弧形槽,以调节横向檩条5的前后位置、左右位置或旋转。第四步,在横向檩条5外侧,安装竖向次檩条(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前面的描述仅出于示出和说明目的来提供。不旨在穷举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特定实施例的各自的部件或结构不局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可相互替换,并且可用于所选实施例中,即使没有特别示出或说明。特定实施例的各自的部件或结构也可以很多方式进行变形。这样的变形形式不应被认为偏离本实用新型,并且所有这样的修改形式旨 在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