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
  • 发明者
    黄璜, 郑华斌, 傅志强, 陈灿, 廖晓兰, 杨瑞芳, 朱华武, 扈婷
  • 公开日
    2013年3月6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7月31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7月31日
  • 申请人
    湖南农业大学
  • 文档编号
    A01G16/00GK102948348SQ2012102694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I)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 ⑵PE或PVC管材的前处理; (3)垄上铺设PE或PVC管材; (4)按季节顺序在年际间免耕栽培早稻、晚稻和冬季作物; (5)无雨条件下,早稻、晚稻和冬季作物均每隔2-15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每次灌溉连续作业3-10天; (6)田间病虫害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7)早稻于五月上中旬移栽,七月上中旬收割; (8)晚稻于七月中下旬移栽,十月中旬至i^一月上旬收割; (9)冬季作物于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播种、四月下旬至五月上中旬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包括如下步骤 (I)稻田起垄时施有机肥15. 0-22. 5t/hm2,另施用化肥纯N85 95kg/hm2、P20535 45kg/hm2、K2075 85kg/hm2 ;施肥时成条成线,随后打垄,肥料集中在垄底中间; (2)采用起垄机按照垄间距离A为120-140cm,垄高H为30_40cm,垄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 40°起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PE或PVC管材的前处理是指在PE管材的两侧中央部位钻出一排孔,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为5-50c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垄上铺设PE或PVC管材是指在垄顶开挖一条深3-5cm、宽5-lOcm的沟,在沟内铺设直径为5-lOcm的PE或PVC管材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按季节顺序在年际间免耕栽培早稻、晚稻和冬季作物的免耕时间为3-5年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早稻于冬季作物收割当天或次日移栽,促进早发,于七月上中旬收获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中,晚稻于早稻收割当天或次日移栽,于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收获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中,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冬季作物品种于晚稻收割当天或次日直播或移栽,并于次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采用化学调控技术调控并适时收获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步骤8中) (1)作物收割当天或次日将带压力的灌溉水输送到铺设在田间的PE管或PVC管中,水从PE管或PVC管的两侧孔内渗出,无雨条件下每间隔2-15天灌溉一次,单次灌溉时间为4-24小时; (2)施追肥时,将肥料分批多次加入到灌溉水中,随铺设的水管均匀的施入稻田中,施肥期间实行连续渗灌作业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田间病虫害管理按常规方法防治,具体包括 (1)水稻移栽后5-17天选用除草剂除草,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 (2)在水稻幼穗分化期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 (3)在水稻抽穗期选用物理方法和药剂相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 (4)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 (5)在冬季作物生长过程中采用药剂防治菌核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冬季作物油菜为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2011年,在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进行了梯式栽培稻稻油多熟栽培的试验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随着粮油刚性需求增长和土地资源减少,维持和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成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唯一途径。近年来,我国粮食供给总体上供给平衡,但食用油的自给率仅仅为40%,六成左右的食用油依赖进口,遇全球油料市场波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我国粮油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稻稻油三熟制生产对确保我国粮油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换茬期农耗的数量直接影响周年多熟能否顺利实现,也是产量高低的关键。文献报道,晚稻收获后油菜每早播一天,每亩能增加1-2%的产量,而稻稻油三熟制生产中油菜与双季晚稻换茬一般需10-20天,每亩约损失产量15-30公斤,折合市价为60-150元。7月份双抢季节,双季晚稻适栽期每提早移栽一天能增加干物质积累量6-12kg,按0. 5的收获指数可折合稻谷3-6kg,而稻稻油三熟制生产中双季晚稻换茬一般需3-7天,每亩约损失产量10-40kg,折合市价为24-96元。另外,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对土壤综合生产力提高有利,在冬闲田种植冬季作物,一方面有利于恢复土壤的生产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冬季为畜牧业提供的饲料,确保牛、羊等牲畜的越冬和育肥,有利于丰富人民的菜篮子。因此,大力冬季发展冬季粮食、油料、饲料作物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克服大面积生产中采用的多熟制栽培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改水稻平作为垄作,在垄顶铺设管材进行渗灌,按季节顺序依次种植稻-稻-冬季作物,一方面,实现稻-稻-油的周年生产,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提高冬闲田的利用效率,有效提高周年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作物栽培技术、机械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渗灌工程技术等的协同集成;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水肥耦合,按需按量为作物供给水和肥料,有效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I)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 ⑵PE或PVC管材的前处理; (3)垄上铺设PE或PVC管材; (4)按季节顺序在年际间免耕栽培早稻、晚稻和冬季作物;(5)无雨条件下,早稻、晚稻和冬季作物均每隔2-15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每次灌溉连续作业3-10天;
(6)田间病虫害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7)早稻于五月上中旬移栽,七月上中旬收割;
(8)晚稻于七月中下旬移栽,十月中旬至i^一月上旬收割;
(9)冬季作物于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播种、四月下旬至五月上中旬收获。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起垄时施有机肥15.0-22. 5t/hm2,另施用化肥纯N85 95kg/hm2、P20535 45kg/hm2、K2075 85kg/hm2 ;施肥时成条成线,随后打垄,肥料集中在垄底中间;
(2)采用起垄机按照垄间距离A为120-140cm,垄高H为30_40cm,垄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30° 40°起垄。所述PE或PVC管材的前处理是指在PE管材的两侧中央部位钻出一排孔,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为5-50cm。所述垄上铺设PE或PVC管材是指在垄顶开挖一条深3_5cm、宽5_10cm的沟,在沟内铺设直径为5-lOcm的PE或PVC管材。所述按季节顺序在年际间免耕栽培早稻、晚稻和冬季作物的免耕时间为3-5年。在步骤5)中,早稻于冬季作物收割当天或次日移栽,促进早发,于七月上中旬收
-M-犾。在步骤6)中,晚稻于早稻收割当天或次日移栽,于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收获。在步骤7)中,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冬季作物品种于晚稻收割当天或次日直播或移栽,并于次年四月下旬采用化学调控技术调控并适时收获。收获早稻、晚稻和冬季作物是优选采用水稻油菜联合收割机收获.
在步骤8中)
(1)作物收割当天或次日将带压力的灌溉水输送到铺设在田间的PE管或PVC管中,水从PE管或PVC管的两侧孔内渗出,无雨条件下每间隔2-15天灌溉一次,单次灌溉时间为4-24小时;
(2)施追肥时,将肥料分批多次加入到灌溉水,均匀的施入稻田中,施肥期间实行连续渗灌作业。本发明中,所述田间病虫害管理按当地病虫通报进行预防具体包括
(1)水稻移栽后5-17天选用除草剂除草,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
(2)在水稻幼穗分化期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
(3)在水稻抽穗期选用物理方法和药剂相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
(4)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
(5)在冬季作物生长过程中采用药剂防治菌核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促进了稻-稻-冬季作物三熟制周年生产的面积增加,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2)协同集成作物栽培技术、机械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渗灌工程技术等技术,实现换茬期低农耗;
(3)与有已技术比较,在完成渗灌功能前提下可节约更多管材,并实现行间水分落差运动而促进富氧浇灌(而已有技术为水分毛细管运动仅能实现有氧浇灌),实现了更省、更好的双重目标。国内外已有作物渗灌的先例,但都是采用平作。由于平作条件下渗漏管横向水的推送乏力,只能一行作物一行渗漏管或至多二行作物共用一行渗漏管。本发明采用梯式栽培,巧妙地利用工程措施形成的梯式落差,一行渗漏管可负担两个坡面,每个坡面可种植2至4行作物(以水稻为例)。与已有技术比较,实现了更省、更好的双重目标。⑷PE或PVC管材廉价、耐用,投入成本少;
(5)促进了水肥耦合,按需按量为作物供给水和肥料,有效提高了水分和肥料利用率;
(6)提高了冬闲田的利用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周年光热资源的利用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图I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A-A剖视 图3是图I的局部立体不意 图4是本发明所述PE管或PVC管的结构示意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在图中 I-垄;2-PE管或PVC管。

O.1km2,在早稻季生产时节,即2011年4月22日,将15t/hm2的猪粪和150kg/hm2的尿素、650kg/hm2的普通过磷酸钙均匀撒施于田间,利用起垄机起垄,如图1,2,3所示,规格为垄间距A为120cm,垄高H为30cm,垄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 40°,此过程中还将基肥集中且深施,按株距R为20cm(斜坡距离),行距L为15. Ocm插植,每穴2_3苗。利用钻孔机在直径D为8cm的PE管的两侧中央部位分别钻出一排直径d为O. 3-0. 5cm的圆孔,孔间距离k为10cm,详见示意图4、5。在水稻移栽后,于每天上午8:00-11: 00进行渗灌作业,移栽后3天将液体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0%)加入灌溉水中,均匀施入稻田中,连续作业5-7天,同时于移栽后10天每亩用2. 5%稻杰乳油60-100毫升拌毒土撒施除草。幼穗分化期进行水分和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0%)耦合的渗灌作业,连续作业5-7天,采用黑光灯诱杀加每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30-40晕升(有效成分I. 5-2克)或每亩用40-60晕升(有效成分2_3克),按说明兑水喷雾,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抽穗期进行水分和肥料(占肥料总量的10%)耦合的渗灌作业,连续作业2-3天,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和采用阿维菌素(1%虫螨杀星)20毫升加20%三唑磷30毫升,按说明兑水喷雾,进行综合防治;后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防治。其余生育时期根据降雨和蒸发情况进行渗灌作业,不配合肥料的施入,作业间隔为2-10天不等。在早稻收割后当天,将稻草收集集中堆放,于次日立即移栽,并进行渗灌作业。后续田间管理按照早稻的管理方式进行。在晚稻收割后当天同样将稻草收集集中堆放,于次日直播油菜,并进行渗灌作业,以确保油菜种子有足够的水分发芽,一般连续作业3-7天。用乐果、20%氰马乳油等药物及时防治蚜虫,同时注意病毒病的预防,在发病初期喷洒O. 5%抗毒丰茹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I. 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部液,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 3次;在油菜盛花期发病初期喷洒O. 5%抗毒丰茹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I. 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部液,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 3次。本发明通过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年底收益及与现有栽培模式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I 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年收益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材的前处理;(3)垄上铺设PE管材;(4)按季节顺序在年际间免耕栽培冬季作物、早稻、晚稻;(5)冬季作物、早稻、晚稻的播种与收获;(6)渗灌作业;(7)田间病虫害管理。本发明的优点是(1)促进稻-稻-冬季作物三熟制周年生产的面积增加;(2)实现换茬期的低农耗;(3)投入成本少;(4)促进水肥耦合,按需按量为作物供给水和肥料,有效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5)减少冬闲田比例,有效提高了周年光热资源的利用率。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