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鲁豫
  • 公开日
    2005年10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04年4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4年4月9日
  • 申请人
    王鲁豫
  • 文档编号
    E04H3/00GK1680674SQ2004100307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包括表示龙身的人工或天然江河,位于江、河上游或下游的龙头建筑,位于江河另一端的龙尾建筑和分布于江河沿岸的四条龙爪形建筑;所述龙头建筑按龙头形状建筑成一个单层或多层的博物馆,其顶部为观赏平台;所述龙尾为土木结构或金属铸件,其表面制有古篆颂文;所述龙爪同为土木结构或金属铸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江河应选择或制成多道弯曲形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博物馆建筑的位于龙眼处,设置有一对探照灯照明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龙爪和龙尾的体积允许的条件下,其内部建成庙宇结构,包括若干个殿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龙背位置的江河处,设置一个金属铸造的巨型铜铲,其表面镌刻有古篆颂文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型艺术的建筑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的制作方法 目前,在国内外,利用环境景观进行雕刻、造型的设计日益发展,涉及易经,八卦的造型设计很多,涉及龙文化的造型设计很普遍,涉及古代建筑、碑刻样式的设计也很普遍。我国江河遍布广泛,长江沿线的刻碑、雕塑、园林各地都有些独特的建树。但是将这些民族文化精髓有机结合起来,又全面连贯附加于实在的自然环境条件中的设计绝无仅有。
本发明所述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可以解决利用江河展现龙文化,形成具有龙造形的环境艺术及旅游景点建筑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建筑包括表示龙身的人工或天然江河,位于江、河上游或下游的龙头建筑,位于江河另一端的龙尾建筑和分布于江河沿岸的四条龙爪形建筑;所述龙头建筑按龙头形状建筑成一个单层或多层的博物馆,其顶部为观赏平台;所述龙尾为土木结构或金属铸件,其表面制有古篆颂文;所述龙爪同为土木结构或金属铸件。如上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所述江河应选择或制成多道弯曲形式。如上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所述龙头博物馆建筑的位于龙眼处,设置有一对探照灯照明装置。如上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所述龙爪和龙尾的体积允许的条件下,其内部建成庙宇结构,包括若干个殿堂。如上所述的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在位于龙背位置的江河处,设置一个金属铸造的巨型铜铲,其表面镌刻有古篆颂文。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体现了中华民族龙文化精髓,并且与环境文化及旅游景点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可反复使用于各地自然景观的“龙文化”环境艺术改造设计方案,同时可以展现中华文化中诗歌、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等作品。


图1是本发明的以长江为依托的建筑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龙头建筑的结构及外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龙尾建筑的结构及外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龙爪建筑的结构及外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铜铲外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龙爪实地设置的实施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巨型铜铲实地设置的实施例图。

本发明的建筑分布可以参照图1所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方案。图中将长江的整体作为龙身部分,龙头设在上海,即图中A的位置处,龙头博物馆以木制结构为最佳,可以建成三层的博物馆,位于博物馆顶的中央处,为一个观赏平台。该抽象性博物馆以收藏展示龙文化艺术品为主,兼顾餐饮等辅助功能。将龙爪分别设在安微省安庆、江西省九江、重庆市市区和四川省宜宾市等沿江地区,见图中B、C、F、G处,所述龙爪建筑同样可以采用木制或混凝土建筑,如果有类似形状的地形地貌和天然结构更为理想。龙尾设在青海省三江自然保护区长江源头处,见图中H处,龙尾建筑可以是寺庙形式,环寺庙周围有石刻碑林等设施。龙背处于湖北省宜昌,见图中D处。在重庆市山县禹王峰处,见图E处,设置一个金属铸造的巨型铜铲,并镌刻古篆颂文。
以上八点一线参照龙的通常图腾形象,沿长江按八卦,每一卦象分别建立相应的中国龙文化诠释碑刻石墙,龙的局布造型及仿庙宇建筑及旅游配套设施的方案仅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在一个小范围内,利用人工河渠,同样能够建筑出具有上述效果的中华巨龙环境艺术建筑。
图2给出一个外形按龙头设计的方形博物馆建筑,其外观为抽象的龙头图形设计,博物馆顶部为观赏平台。图3给出一个抽象的龙尾建筑,在其表面可以镌刻石篆颂文或图腾雕塑画等。图4给出了一个龙爪形的建筑,将其与自然的山脉结合,更为生动和有自然风景的特点。图5为一个铜铲的外形示意图,其表面同样可以镌刻石篆颂文等。图6、图7是龙爪和铜铲设置于自然风景中的效果示图,其中龙爪和铜铲可以依山而建,位于江河之畔,形成依山傍水之风景。


本发明所述一种龙造形的八卦分布环境艺术及旅游系列景点建筑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建筑包括表示龙身的人工或天然江河,位于江、河上游或下游的龙头建筑,位于江河另一端的龙尾建筑和分布于江河沿岸的四条龙爪形建筑;所述龙头建筑按龙头形状建筑成一个单层或多层的博物馆,其顶部为观赏平台;所述龙尾为土木结构或金属铸件,其表面制有古篆颂文;所述龙爪同为土木结构或金属铸件。本发明体现了中华民族龙文化精髓,并且与环境文化及旅游景点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可反复使用于各地自然景观的“龙文化”环境艺术改造设计方案,同时可以展现中华文化中诗歌、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等作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