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label}}

专利编码的框架体系

专利编码 转载:www.zaoge.com 394人看过 2025-10-28 14:51:13
专利编码

中国专利编码体系是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基础,其设计兼顾了唯一性、可追溯性和法律效力的需求。经过多次修订,现行体系已形成以申请号、公开号、授权公告号和专利号为核心的编码框架,覆盖专利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一、专利编码体系的申请号

申请号是专利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时赋予的唯一编号,采用“CN+YYYY+T+NNNNNNN.C”的13位结构(含小数点)。

1.CN:中国国家代码,表明受理机构。

2.YYYY:4位申请年份,如2025年申请的专利显示为“2025”。

3.T:1位专利类型代码,1代表发明专利,2代表实用新型,3代表外观设计,8/9分别代表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4.NNNNNNN:7位流水号,按年度从0000001开始递增。

5.C:校验位,通过前12位数字与加权系数(2-9)乘积之和除以11取余数生成,余数为10时用X表示。

例如,专利号“CN202510123456.7”中,“2025”为申请年份,“1”为发明专利,“0123456”为流水号,“7”为校验位。

二、专利编码体系的公开号与公告号

专利编码的框架体系

1. 发明专利公开号。

发明专利申请经初审合格后,在申请日起18个月(或申请人请求提前)公开,赋予公开号“CN+NNNNNNNN+A”。

(1)A:文献种类代码,表示“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2)NNNNNNNN:7位流水号,与申请号主体部分一致。

例如,“CN103819282A”表明这是第103819282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公开文本。

2. 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公告号。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经初审合格后直接授权,公告号格式为:

(1)实用新型:“CN+NNNNNNNN+U”(U代表授权公告)。

(2)外观设计:“CN+NNNNNNNN+S”(S代表授权公告)。

例如,“CN203819282U”为某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公告号。

三、专利编码体系的专利号

专利号在专利授权后生成,格式为“ZL+申请号”。

1.ZL:取自“专利”拼音首字母,作为视觉标识。

2.申请号:完整保留授权前的申请号,包括校验位。

例如,申请号“CN202510123456.7”对应的专利号为“ZL202510123456.7”。专利号具有法律效力,是专利权存续期间的唯一标识,过期后自动失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上一篇:软著国际保护标准与跨国保护差异 下一篇:不同国家的软著保护期
一对一专人服务,立刻解决您的需求
更快速|更准确|更全面
廖银江 早鸽金牌顾问
登记版权,转让版权,版权变更等知产服务有需要,欢迎找我咨询。
从业年限:
2 年
服务人数:
1659
服务评分:
3.7
咨询TA
评论 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