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label}}

不同主体下的软著保护期计算方式

软著保护期 转载:www.zaoge.com 908人看过 2025-11-03 11:05:15
软著保护期

在全球软件产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美国通过《1976年版权法》及《1998年版权期限延长法案》(CTEA)构建了独特的软件著作权保护体系。其保护期计算规则既遵循国际公约标准,又通过立法创新延长保护期限,形成了对软件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

一、自然人软著的保护期计算

对于自然人开发的软件,美国版权法采用“作者终生+死后70年”的双重计算标准。

1.起算点:保护期自软件创作完成之日起计算,而非首次发表日。例如,某程序员于2020年完成开发的财务软件,其保护期从2020年开始计算。

2.终止点:保护期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70年的12月31日。若该程序员于2050年去世,则其软件著作权保护期至2120年12月31日。

3.合作作品例外:对于多人合作开发的软件,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作者去世后第70年的12月31日。例如,某三人团队开发的工业设计软件,若最后一位作者于2060年去世,则保护期至2130年12月31日。

这一规则与欧盟的“作者终生+死后70年”标准完全一致,体现了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与欧盟的制度对标。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著保护期计算

不同主体下的软著保护期计算方式

对于由公司、机构等法人实体开发的软件,美国版权法采用“首次发表+95年”或“创作完成+120年”的双重标准,以期限较短者为准:

1.首次发表路径:若软件已公开发表,保护期为首次发表后95年。例如,某企业于2010年发布的ERP系统,其保护期至2105年12月31日。

2.创作完成路径:若软件未发表,保护期为创作完成后120年。例如,某军用软件于2000年完成开发但未公开,其保护期至2120年12月31日。

3.期限竞合规则:当两条路径计算结果不同时,取较短期限。例如,某软件于2005年创作完成、2010年首次发表,则保护期至2105年(发表后95年)而非2125年(创作后120年)。

这一规则显著长于中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的“首次发表后50年”标准,体现了美国对法人软件创新的更强保护力度。

三、特殊情形下的软著保护期计算

1.匿名/笔名作品:若软件未披露开发者身份,保护期为首次发表后95年或创作完成后120年,以期限较短者为准。例如,某开源社区匿名开发的算法库,若其创作完成于2015年、首次发布于2020年,则保护期至2115年(创作后100年)与2120年(发表后95年)中的较短者,即2115年。

2.雇佣作品:对于职务开发的软件,若开发者与雇主存在雇佣关系,则保护期计算适用法人规则。例如,某工程师受雇开发的医疗影像软件,其保护期按企业标准计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上一篇:欧盟软著保护的立法体系和司法实践 下一篇:跨国软件著作权侵权的处理路径
一对一专人服务,立刻解决您的需求
更快速|更准确|更全面
夏娟 早鸽金牌顾问
熟悉商标转让每一环节流程,快速高效为买家匹配合适商标,为卖家积极寻找客户,广受客户好评。
从业年限:
10 年
服务人数:
1695
服务评分:
3.3
咨询TA
评论 6条
相关资讯 更多
软著保护期是否包括软件的试用期
在软件开发与推广的过程中,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的保护期与软件的试用期是两个常被提及且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旨在探讨软著保护期是否包括软件的试用期,并解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软著保护期
449次浏览
2024-12-11 10:47:59
软著保护期是否包括软件的试用期
软著证书有效期与软著保护期是否一致
在软件开发领域,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对于软著证书的有效期与软著保护期,许多开发者往往存在疑问,这两者是否一致?
软著证书,软著保护期
167次浏览
2024-12-17 10:48:36
软著证书有效期与软著保护期是否一致
中国软著为什么在保护期内无需续展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利存续状态直接影响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价值。关于"中国软著是否需要续展"的疑问普遍存在,部分企业会因误解法律而支付不必要的费用。
软著保护期
442次浏览
2025-07-15 11:14:37
中国软著为什么在保护期内无需续展
解析中国软著保护期制度
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软件著作权(软著)是保障软件开发者权益的核心法律工具。中国《著作权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著保护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其规则既符合国际条约要求,也体现了对创新激励与公共利益平衡的立法考量。
软著保护期
120次浏览
2025-08-22 11:32:48
解析中国软著保护期制度
解析软著保护期的起算逻辑
软件著作权(软著)保护期是确定权利存续时间的核心问题,其起算点的判定直接影响权利边界与侵权追责时效。中国《著作权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通过“自然人作品”与“法人作品”的二元划分,构建了差异化的起算规则体系。
软著保护期
162次浏览
2025-08-22 11:35:26
解析软著保护期的起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