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许葆青
  • 公开日
    2012年5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9月8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9月8日
  • 申请人
    许葆青
  • 文档编号
    A23F3/06GK202232811SQ20112033566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加工设备包括刚性挤压单元,所述刚性挤压单元包括相配合的可产生相对运动的两挤压部,所述至少一个挤压部为压辊,所述刚性挤压单元的挤压间隙与茶叶的待成型的厚度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挤压单元由一对相互配合的上、下压辊(41、42)构成,所述两压辊01、42)的轴心线所构成平面位于铅垂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机座(10)以及水平设置于机座(10)上的用于输送茶叶的输送带(20),所述刚性挤压单元设置于茶叶加工设备进料端,所述上、下压辊(41、42)分置于构成输送带00)的上带体的带面两侧,所述上压辊Gl)与输送带00)带面间的挤压间隙与茶叶的待成型的厚度吻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00)包括进料端导辊和出料端导辊,所述进料端导辊构成刚性挤压单元的下压辊G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压辊01、42)的在其一端均设置有动力源,所述上、下压辊Gl、42)的转动速率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Gl)呈悬臂状铰接固定于机座(10)上,所述茶叶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节上、下压辊Gl、42)间距的调节部 (70),所述调节部(70)为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端螺纹固接于下压辊0 的两侧固定端,另一端向上顺延并抵靠于上压辊Gl)两侧固定端下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烘干输送带00)上茶叶的烘干单元(30),所述输送带00)的带体为不锈钢网带,所述烘干单元(30)为电热管,所述烘干单元(30)为一个以上且沿输送带00)输送方向均布于其正下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输送带00)的上带体中段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辅助挤压的辅助辊轮(50),所述辅助辊轮(50)轴心线与上压辊Gl)轴心线平行设置,所述辅助辊轮(50)搭靠于输送带00)的上带体的带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节输送带00)张紧程度的调节单元(60),所述调节单元(60)位于输送带00)的出料端导辊处,所述调节单元(60)的调节方向与输送带00)输送方向平行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60)包括螺纹丝杆(61),所述螺纹丝杆(61)的一端固接输出端导辊固定端并与机座(10)间构成丝杆螺母配合,输出端导辊固定端与机座(10)间螺栓固接,所述机座(10)上的与输出端导辊固定端配合处的配合孔(11)为腰形孔,所述配合孔(11)长度方向平行输送带00)长度方向设置
  • 技术领域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刚性挤压单元,所述刚性挤压单元包括相配合的可产生相对运动的两挤压部,所述至少一个挤压部为压辊,所述刚性挤压单元的挤压间隙与茶叶的待成型的厚度吻合。本实用新型相较老式的人工逐片压扁并转入烘筛烘培而言,其工作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当开启机器后,只需工人对其进料端进行投料作业,不需人工手动碾压,操作极为简便,可极大的降低其劳动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依靠刚性挤压单元对待成型茶叶实现逐片强行压扁,相较人工操作而言,其操作力度、挤压准确性等均可以保证,从而使其最终成型后的成品外观及品质均可得到有效提高。
  • 技术背景
    [0002]中国是茶叶大国,其品种众多,制茶工艺也不尽相同,尤其像“太平猴魁”茶叶,其特殊茶形和品质倍受市场青睐,其外形扁平、大叶的基本特点更成为判断其类别的显著特征其独特外形多为通过烘筛烘培方式来实现实际应用时,将茶叶夹置于两层筛网之间并置于烘干机中培烘即可,由于筛网上密布有孔洞,茶叶水份通过上述孔洞散发,即可达到去处茶叶里外水份以及定型茶叶的目的其实际操作中,首先将置于室温下风干一段时间后的茶叶一一捋直其形状,使茶叶分叉弯曲的叶片整体顺直收拢,手动初步捏扁后再逐个放入特制的压板上,盖上压布,并人工用压辊进行二次压扁,之后再将经过上述方式平整形状后的茶叶逐片转移至烘筛中夹紧并培烘,最终得到成品上述方式存在作业原始,工人劳动强度高,工序操作繁复,生产率低下的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化茶业所需的高效率需求[0003]其实对于茶叶制作,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其烘干工序的机械化也逐渐开始普及, 如申请人倪世和于2007年5月17日申请的专利名称为“带轮定型连续茶叶加工设备”(专利号ZL200720037913.6)中即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该烘干机包括烘箱,烘箱内由上至下水平排列4条以上的钢带输送机构,钢带输送机构的下方钢带上均勻排布压辊,每相邻上、 下钢带输送机构的钢带对应配合,且水平错开至少钢带滚轮轴半径的距离,同时其进料端设置用于加料的簸箕状加料斗上述技术方案主要依靠错位设置的输送机构输送、压辊与输送带间柔性配合来加工如牙尖等小叶片茶叶,操作时将其倒入加料斗中并最终进入输送机构,由于依靠上下输送机构间的柔性配合,一方面在大量倾倒加工的同时保证其烘干效果,另一方面又确保其烘干成型后仍能保持微弯饱满的形态,从而满足其本身的外观需求; 然而由于“太平猴魁”茶叶形体硕大(为牙尖长度的5到10倍),其制作完成后又必须保证整体扁平呈薄铝箔状(厚度在0. 2mm左右),仅仅依靠上述结构的柔性配合根本无法加工, 即使勉强加工,最终也必然破坏其扁平大叶的独特外观形态,极大的降低了“太平猴魁”茶叶本身的品质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作可靠且工作效率高的茶叶加工设备,其操作简单,成品率高,可使其烘干成型后的茶叶满足外形扁平的外观需求[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设备,所述茶叶加工设备包括刚性挤压单元,所述刚性挤压单元包括相配合的可产生相对运动的两挤压部,所述至少一个挤压部为压辊,所述刚性挤压单元的挤压间隙与茶叶的待成型的厚度吻合 O[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当采用上述结构以后,相较老式的人工逐片压扁并转入烘筛烘培而言,其工作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当开启机器后,只需工人对其进料端进行投料作业,不需人工手动碾压,操作极为简便,可极大的降低其劳动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依靠刚性挤压单元对待成型茶叶实现逐片强行压扁,相较人工操作而言,其操作力度、挤压准确性等均可以保证,从而使其最终成型后的成品外观及品质均可得到有效提高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茶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为图1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0009]图3为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4为刚性挤压单元结构示意图;[0011]图5为图1的II部分局部放大图。[0012]一种茶叶加工设备,所述茶叶加工设备包括刚性挤压单元,所述刚性挤压单元包括相配合的可产生相对运动的两挤压部,所述至少一个挤压部为压辊,所述刚性挤压单元的挤压间隙与茶叶的待成型的厚度吻合。[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所述刚性挤压单元由一对相互配合的上、下压辊41、42构成,所述两压辊41、42的轴心线所构成平面位于铅垂面内。[0014]更进一步的,为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实现其流水化生产,如图1所示,所述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机座10以及水平设置于机座10上的用于输送茶叶的输送带20, 所述刚性挤压单元设置于茶叶加工设备进料端,所述上、下压辊41、42分置于构成输送带 20的上带体的带面两侧,所述上压辊41与输送带20带面间的挤压间隙与茶叶的待成型的厚度吻合。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相互平行设置的上、下压辊41、42紧密夹持住输送带20 的上带体,这样,当工作人员将待成型茶叶放置于刚性挤压单元进料端时,在上、下压辊41、 42刚性啮合力作用下,茶叶被强制压扁并随后进入输送带20带面处输送至下道工序,相较老式的人工逐一捏扁,其工作效率自然得到极大的提高。[0015]为简化本实用新型结构,所述输送带20包括进料端导辊和出料端导辊,所述进料端导辊构成刚性挤压单元的下压辊42。换句话说,此时的输送带20的进料端即构成刚性挤压单元的进料端,当输送带20转动时,刚性挤压单元也在转动,此时在输送带20进料端放置茶叶,其刚性挤压单元即可自动将其咬合并拽入压扁,之后将其自然沿输送带面过渡至输送带20的带面上并进行后续操作,如图1及图4所示。[0016]进一步的,为确保刚性挤压单元的可靠动作,所述上、下压辊41、42的在其一端均设置有动力源,所述上、下压辊41、42的转动速率一致,如图1所示。[0017]进一步的,为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各类待成型茶叶厚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其刚性挤压单元的两压辊间距的可调性,具体结构为所述上压辊41呈悬臂状铰接固定于机座10 上,所述茶叶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节上、下压辊41、42间距的调节部70,所述调节部70为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一端螺纹固接于下压辊42的两侧固定端,另一端向上顺延并抵靠于上压辊41两侧固定端下部。当需要加工某一厚度的待成型茶叶或为消除上下压辊41、 42的间隙误差需要调动两者间隙时,拧动调节部70,此时调节部70即可顶动上压辊41,从而达到调节上、下压辊41、42间距的目的,如图1及图5所示,实际操作中,为增加上压辊41 与机座10间的铰接稳定性,可将两者铰接处设置为螺栓配合,当需要对上、下压辊41、42间距进行调节时,可先松开上述两者铰接处螺栓再对两压辊进行后部校验调节操作。[0018]更进一步,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所述茶叶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烘干输送带20上茶叶的烘干单元30,实际操作中可将输送带20的带体设置呈筛网状,由于输送带 20的带体上密布有筛网状孔洞,实际应用中可选用如粗麻布等粗纤维纺织物或者金属网带等,从而一方面其可与各辊轮间配合产生足够的摩擦力,确保刚性挤压单元正常滚动挤压待成型茶叶,另一方面其筛网状孔洞也更便于收集热量,确保茶叶的快速烘干,同时,茶叶水份通过上述孔洞散发,也可达到去处茶叶里外水份以及定型茶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为输送带20的带体为不锈钢网带,这是由于不锈钢等金属网带具有不易生锈以及抗高温等优点,从而在抵御烘干单元30的高温的同时还能符合茶叶加工的清洁化需求,同时其网带上密布的孔洞也达到了上述筛网状输送带20带体相同的功效;所述烘干单元30 的实现方式可为多种,本实用新型所选用方式为所述烘干单元30为电热管,所述烘干单元30为一个以上且沿输送带20输送方向均布于其正下方。[0019]更进一步的,为防止经过刚性挤压单元压扁后的茶叶在后续烘干过程中出现形变回复倾向,所述构成输送带20的上带体中段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辅助挤压的辅助辊轮 50,所述辅助辊轮50轴心线与上压辊41轴心线平行设置,所述辅助辊轮50搭靠于输送带 20的上带体的带面上,如图1所示。[0020]实际操作中,可考虑所述各辊轮长度尺寸等长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考虑到输送带20长久动作必然会存在带体松动问题,因此,所述茶叶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节输送带20张紧程度的调节单元60,所述调节单元60位于输送带20的出料端导辊处,所述调节单元60的调节方向与输送带20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如图1-3所示。 具体实现上述调节单元60功能,所述调节单元60包括螺纹丝杆61,所述螺纹丝杆 61的一端固接输出端导辊固定端并与机座10间构成丝杆螺母配合,输出端导辊固定端与机座10间螺栓固接,所述机座10上的与输出端导辊固定端配合处的配合孔11为腰形孔, 所述配合孔11长度方向平行输送带20长度方向设置。这样,当输送带20因长久动作产生松动时,先将机座10与输出端导辊固定端配合处的螺栓拧松,再转动位于输出端导辊两侧固定端的螺纹丝杆61,由于螺纹丝杆61与机座10间处于丝杆螺母配合,当机座10静止时, 螺纹丝杆61推动输出端导辊沿输送带20输送方向动作,从而达到张紧输送带20带体的目的,当将输送带20带体张紧到合适程度时,再拧紧机座10与输出端导辊固定端配合处的螺栓以实现其固定操作。[0022]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可在刚性挤压单元进料端设置进口导料装置80,进口导料装置80的具体构造可设置为其进料口大而出料口小的喇叭口状,当茶叶梗部朝前穿过进口导料装置80时,由于进口导料装置80存在最小内径,其卷曲弯折处叶片受其约束并自然向一个方向收拢,从而实现其捋直效果,之后将经过捋直的茶叶再进入刚性挤压单元进行压扁后随后由输送带20带动进行烘培操作,如图4所示,从而到提高其生产效率的目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