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任凯峰, 朱强国, 闵忠明, 马士飞, 刘星, 章亮, 裘沈强, 宋建华
  • 公开日
    2015年1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0日
  • 申请人
    安吉县盛信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H1/00GK204121366SQ20142060489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包括椅架(I)与升降轨道(2),所述的椅架(I)包括椅背架(101)与椅座架(102),椅背架(101)的底端与椅座架(102)连接,所述升降轨道(2)设置在所述椅架(I)的两侧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轨道(2)沿所述椅座架(102)至所述椅背架(101)方设置方向贴合所述椅架(I)的内侧壁设置,所述升降轨道(2)位于所述椅座架(102)处的椅座轨(201),所述的椅座轨(201)的上端沿所述椅座架(102)至所述椅背架(101)的设置方向延伸并且向上方以第一弧度(a)弯曲形成贴合人体臀部曲线的曲轨(202),所述曲轨(202)沿出弯方向延伸并且以第二弧度(b)向后弯曲并且以与所述椅背架(101)的平行方式延伸形成贴合人体腰部后侧曲线的斜轨(203),所述斜轨(203)的低端向前以第二弧度(b)弯曲并且沿出弯方向延伸形成贴合人体后颈部至后脑处曲线的枕轨(204),所述椅座轨(201)、所述曲轨(202)、所述斜轨(203)与所述枕轨(204)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I)的下方固连有提高所述椅座轨(201)的支撑强度的与所述椅座轨(20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横向支撑杆(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支撑杆(103)分别设置在所述椅座轨(201)的中间部位的正下方,所述曲轨(202)的弧形最外侧顶端的相对下方,所述斜轨(203)的后侧以及所述枕轨(204)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轨道(2)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升降轨道(2)配合的配合轨道(3),所述的配合轨道(3)与所述的升降轨道(2)之间设置有移动轨道(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轨道(2)与所述椅架(I)的内侧壁上下活动的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架(I)内侧壁上,所述升降轨道(2 )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升降轨道(2 )的外轮毂形状配合的支撑轨道(6 ),所述支撑轨道(6)与所述升降轨道(2)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J)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装置(7)为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6 )与所述升降轨道(2 )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垂直于所在支撑轨道(6 )处的对接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装置(7)为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6)与所述升降轨道(2)之间的泡沫填充层,所述的泡沫填充层的宽度与所述升降轨道(2)的横向跨度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度(a)为0.25 η?0.44 η ,所述的第二弧度(b)为0.33 π?0.44 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度(a)为.0.33 ,所述的第二弧度(b)为0.44 π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的配件领域,具体涉一种按摩机芯轨道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机芯轨道,升降轨道沿椅座架至椅背架方设置方向贴合椅架的内侧壁设置,升降轨道位于椅座架处的椅座轨,椅座轨的上端以第一弧度弯曲形成曲轨,曲轨延伸以第二弧度向后弯曲并且以与椅背架的平行方式延伸形成斜轨,斜轨的顶端形成枕轨,椅座轨、曲轨、斜轨与枕轨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以配合人体背部曲线已经人体脊背动作,使人在按摩时得到贴合人体曲线的舒适按摩感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
  • 专利说明
    一种按摩机芯轨道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按摩机芯轨道的制作方法 [0002]按摩椅一般会在椅座和椅背上设置一个可以滑动的按摩机芯,但是过去的轨道都是直轨,这样按摩机芯在滑动按摩的时候都是死板的沿着直线方向滑动的,这种方式在人体长久按摩后会使人体产生不适感。 [0003]又如实用新型专利,号CN 203436521 U所公开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区域部件,其上具有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包括一齿条;第二区域部件,具有第二轨道;其中,所述第一区域部件和第二区域部件相互枢接;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对向的一端具有可相互连通配合的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所述按摩机芯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接啮合于该齿条的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固接有滚动配合于该第二轨道的滚轮。但是该实用新型的的结构复杂且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由于按摩轨道式直轨所带来的不适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以配合人体背部曲线已经人体脊背动作,使人在按摩时得到贴合人体曲线的舒适按摩感的一种按摩机芯轨道。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椅背、椅座以及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架包括椅背架与椅座架,椅背架的底端与椅座架连接,所述升降轨道设置在所述椅架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的升降轨道沿所述椅座架至所述椅背架方设置方向贴合所述椅架的内侧壁设置,所述升降轨道位于所述椅座架处的椅座轨,所述的椅座轨的上端沿所述椅座架至所述椅背架的设置方向延伸并且向上方以第一弧度弯曲形成贴合人体臀部曲线的曲轨,所述曲轨沿出弯方向延伸并且以第二弧度向后弯曲并且以与所述椅背架的平行方式延伸形成贴合人体腰部后侧曲线的斜轨,所述斜轨的顶端向前以第二弧度弯曲并且沿出弯方向延伸形成贴合人体后颈部至后脑处曲线的枕轨,所述椅座轨、所述曲轨、所述斜轨与所述枕轨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 [000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椅架的下方固连有提高所述椅座轨的支撑强度的与所述椅座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横向支撑杆。提升轨道强度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横向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椅座轨的中间部位的正下方,所述曲轨的弧形最外侧顶端的相对下方,所述斜轨的后侧以及所述颈枕的正下方。这样设置能在升降轨道的哥哥最大受力点上得到支撑。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升降轨道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升降轨道配合的配合轨道,所述的配合轨道与所述的升降轨道之间设置有移动轨道。使轨道的性能更加稳定。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升降轨道与所述机架的内侧壁上下活动的连接。是轨道拥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提升人体背部张力的适应力。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椅架内侧壁上,所述升降轨道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升降轨道的外轮毂形状配合的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升降轨道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缓冲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升降轨道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垂直于所在支撑轨道处的对接面。
[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缓冲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升降轨道之间的泡沫填充层,所述的泡沫填充层的宽度与所述升降轨道的横向跨度一致。
[00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弧度为0.25 π44 π,所述的第二弧度为0.33 Tl ?0.44 Tl。
[00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第一弧度为0.33 π,所述的第二弧度为0.44 π。
[0015]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椅座轨、所述曲轨、所述斜轨与所述枕轨均通过定制弧度的设置,更加贴合人体,且所述的升降轨道与所述机架的内侧壁上下活动的连接也为人体在调整背部状态时提供了一定活动空间,不使人体背部和椅背完全紧压使人体得到舒适感,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升降轨道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使身体接触动作得到缓冲的效果,这种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按摩的舒适度。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如下:
[0020]1-椅架、2-升降轨道、3-配合轨道、4-移动轨道、6-支撑轨道、7_缓冲装置、101-椅背架、102-椅座架、103-横向支撑杆、201-椅座轨、202-曲轨、203-斜轨、204-枕轨、205-齿条、a-第一弧度、b-第二弧度。


[0021 ]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包括椅架I与升降轨道2,椅架I包括椅背架101与椅座架102,椅背架101的底端与椅座架102连接,升降轨道2设置在椅架I的两侧内壁上,升降轨道2沿椅座架102至椅背架101方设置方向贴合椅架I的内侧壁设置,升降轨道2位于椅座架102处的椅座轨201,椅座轨201的上端沿椅座架102至椅背架101的设置方向延伸并且向上方以第一弧度a,既是0.33 π弯曲形成贴合人体臀部曲线的曲轨202,曲轨202沿出弯方向延伸并且以第二弧度b向后弯曲并且以与椅背架101的平行方式延伸形成贴合人体腰部后侧曲线的斜轨203,斜轨203的低端向前以第二弧度b,既是0.44 π弯曲并且沿出弯方向延伸形成贴合人体后颈部至后脑处曲线的枕轨204,椅座轨201、曲轨202、斜轨203与枕轨204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205。椅架I的下方固连有提高椅座轨201的支撑强度的与椅座轨20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横向支撑杆103。横向支撑杆103分别设置在椅座轨201的中间部位的正下方,曲轨202的弧形最外侧顶端的相对下方,斜轨203的后侧以及枕轨204的正下方。升降轨道2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升降轨道2配合的配合轨道3,配合轨道3与升降轨道2之间设置有移动轨道4。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升降轨道2与椅架I的内侧壁上下活动的连接。连接处成矩形活动口,矩形活动口的上边沿成弧形,升降轨道的对接处有与矩形活动口相对接的接头。椅架I内侧壁上,升降轨道2下方设置有与升降轨道2的外轮毂形状配合的支撑轨道6,支撑轨道6与升降轨道2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为设置在支撑轨道6与升降轨道2之间的弹簧,弹簧垂直于所在支撑轨道6处的对接面。
[00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升降轨道2与椅架I的内侧壁上下活动的连接。椅架I内侧壁上,升降轨道2下方设置有与升降轨道2的外轮毂形状配合的支撑轨道6,支撑轨道6与升降轨道2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为设置在支撑轨道6与升降轨道2之间的泡沫填充层,泡沫填充层的宽度与升降轨道2的横向跨度一致。
[0025]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