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冲击式胶体磨的制作方法传统胶体磨的定转子采用整体式,当齿端等易损件损坏时,需整体更换定转子,不利于合理利用材料。而且,在大批量粮食深加工过程中,定转子受齿形限制,寿命明显降低。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冲击式胶体磨,使其改进定转子结构及齿形并设有冷却水循环装置,可以克服现有胶体磨在加工特殊物料(如玉米)时,寿命短、产量低的缺陷,达到理想的粉碎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冲击式胶体磨,它包括底座1而且在底座1上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座身2、主体座3、调整环8,在座身2内部安装有主轴11,在主体座3内安装有定子组合体4、转子组合体5,转子组合体5与离心盘9紧固后通过托架环10支撑并安装于主轴11上,其改进之处在于在主体座3与调整环8之间设有定子支座7,定子组合体4安装在定子支座7上;所述的转子组合体5的外端设有套齿6。上述冲击式胶体磨,所述的座身2上设有水冷孔12及水冷室13。上述冲击式胶体磨,所述的定子组合体4上的齿形为方形直齿或梯形直齿。上述冲击式胶体磨,所述的套齿6的齿形为方形螺旋齿或梯形螺旋齿。上述冲击式胶体磨,所述的水冷室13为环形。
由于这种冲击式胶体磨的转子设计为可更换的套齿组合体,定转子分别采用方形直齿、梯形直齿和方形螺旋齿、梯形螺旋齿等类型,拆卸方便、成本低,提高了使用寿命。轴承采用外套水冷,上下轴承采用了强制润滑设计,保证了胶体磨在高转速、大扭矩下正常运行。因此转子在3000转-4000转/分时,速度能均速旋转,线速度达70-100米/秒,浆料进入高速旋转的转子方形螺旋齿或梯形螺旋齿上,形成了强大离心力场并撞击在定子的直齿上,在锥形间隙里反复强烈撞击、剪切、乳化、研磨,冲击及碰撞强度大大提高,可广泛应用在食品、果汁、乳品、淀粉、玉米酒精、化工、建筑涂料等行业规模产业化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转子组合体放大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定子齿形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子齿形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图中在底座1上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座身2、主体座3、定子支座7、调整环8,在座身2内部安装有主轴11,采用一对深沟轴承支撑。在主体座3内安装有定子组合体4、转子组合体5,定子与转子在大锥端处尺寸一致,靠调整环8带动定子组合体4上下移动,使定转子在大锥端处产生连续变化的间隙,以此来调节加工物料的粒度及补偿定转子的磨损。定子组合体4与转子组合体5分为三级,且转子组合体5的外端设有套齿6,套齿6的齿形为方形螺旋齿或梯形螺旋齿。在定子组合体4的每一级内锥面上均有齿,齿形为方形直齿或梯形直齿。从一级到三级齿形逐渐变细密,使被加工物料连续研磨。转子组合体5与离心盘9紧固后通过托架环10支撑并安装于主轴11上,装配时通过调整托架环10厚度来调整转子组合体5的高低,以保证离心盘9底部与主体座3隔板上面的最小间隙。调整环8与主体座3之间增加定子支座7,从而减小调整环8直径,便于调整。定子组合体4安装在定子支座7上。在座身2上设有油冷孔,输入或输出润滑油,对上下轴承强制润滑;还设有水冷孔12及水冷室13,可对轴承采用外套水冷,水冷室13为环形。
冲击式胶体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代元忠张俊海曲保伦, 耿学圃刘红军刘红军王信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