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杂交小麦两系法制种技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杂交小麦两系法制种技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何觉民, 盛承师, 戴君惕, 邹应斌, 张海清, 周美兰
  • 公开日
    1992年9月23日
  • 申请日期
    1991年3月9日
  • 优先权日
    1991年3月9日
  • 申请人
    湖南农学院
  • 文档编号
    A01H1/02GK1064584SQ911066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杂交小麦两系法制种技术,其特征是,通过调节同一母本品种的播种地或播种期,使其生长发育于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导致或是可育,用于自交结实留种;或是雄性不育,再用恢复系使其授粉,获得杂交小麦种子;或是主茎和分蘖育性分离,再去掉可育部分,留取不育部分用于和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小麦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杂交小麦两系法制种技术,其特征是,所用的母本品种可以是无花药不育小麦HWS-1,或是HWS-23.根据权利要求2,其特征是,母本品种HWS-1在昆明夏播,为可育,在长沙冬播则不育4.根据权利要求2,其特征是,母本品种HWS-2在长沙10月份播种,为可育,在长沙11月份播种,则主茎和分蘖育性分离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得小麦杂交一代种子的方法农作物杂交一代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三系法利用农作物杂种优势的技术,已在高粱、水稻上获得成功人类自1951年开始研究三系杂交小麦,先后培育出了T、V、P、K、Y、临型不育系,并实现了T型不育系的三系配套1988年,中国贵州农学院张庆勤教授育成了Q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但由于强优恢复系难于培育等原因,杂交小麦至今未应用于生产三系法利用农作物杂种优势,需要用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繁殖不育系种子,再用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杂交一代种子,其三系配套,筛选强优组合和制种过程甚为麻烦,种子价格昂贵改三系法为两系法,是目前杂交育种中举世瞩目的突破口因为两系法不仅省去了异交繁殖不育系种子的过程,使杂交成本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两系法不育性恢复源广,易于选育强优组合目前,湖南已有两系法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开始应用,但国内外还未有关于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报道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种两系法生产杂交小麦种子的技术,使比常规小麦有显著产量优势的杂交小麦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且简化了杂交种子生产程序本发明的实质是,通过调节同一母本品种的播种地,将其播种于气候不同的两个地域,导致其在一地可育,用于自交结实,繁殖不育系种子;而在另一地不育,用于和恢复杂交,生产出杂交一代小麦种子例如,用无花药不育小麦HWS-1在昆明夏播,9月份可收获到自交结实的不育系种子,而将其在长沙冬播,则不育,可与恢复系进行杂交,生产杂交一代小麦种植另外,还可以在同一地域通过调节母本的播种期,导致或是可育,用于自交结实留种;或是主茎与分蘖育性分离,即主茎可育,分蘖不育或主茎不育,分蘖可育,然后去掉可育部分,留取不育部分,用于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一代小麦种子如将HWS-2小麦在长沙地区10月份播种,为可育,翌年5月中旬收获自交结实种子,而将HWS-2小麦在长沙地区于11月份播种,则发生育性分离,仅主茎和少数大分蘖可育,多数分蘖为不育,然后去掉可育部分,留取不育部分,用于与恢复系杂交生产杂交一代小麦种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使人类盼望已久的杂交小麦由理想变为现实,从而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2>恢复源广泛,大大增加了选配强优组合的机会;3>不育系种子无需通过异交获得,使制种程序简化,能大幅度降低种子成本实施例1将无花药不育小麦HWS-1在昆明夏播,9月份可收获到自交结实的不育系种子;将HWS-1在长沙与湘恢1号间一到数行冬播,HWS-1为不育,由恢复系湘恢1号供其授粉,可获得HWS-1与湘恢1号的杂交一代种子实施例2将HWS-2小麦在长沙地区早播即10月份播种,为可育,翌年5月中旬可收获到自交结实种子;另将HWS-2小麦在长沙地区迟播即11月份播种,则为不育,或者仅主茎和少数大分孽可育,多数分蘖不育,然后去掉可育部分,留取不育部分,由与其间种的恢复系湘恢2号供其授粉,便获得HWS-2和湘恢2号的杂交一代种子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杂交小麦两系法制种技术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方法。通过调节母本的播种地或播种期,使其生长发育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导致或是可育,用以繁殖不育系种子;或是雄性不育,用于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一代种子。本发明使杂交小麦的利用成为现实,而杂交小麦与常规小麦相比,可显著增产。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