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的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的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刘海山, 马永祥, 黄宝朝, 刘海梅
  • 公开日
    2015年2月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7日
  • 申请人
    宿迁太合生态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G23/04GK204132092SQ20142062794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中部竖有一杆体,在所述杆体上安装有一游动臂,在所述游动臂的前端装有一夹手,在所述杆体的顶部装有一定向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动臂的末端设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述杆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上设有一锁紧螺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手由两片内壁呈弧面的夹片构成,且两个夹片的一端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游动臂的前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标的主视面和侧视图面都呈凹字形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移栽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中部竖有一杆体,在所述杆体上安装有一游动臂,在所述游动臂的前端装有一夹手,在所述杆体的顶部装有一定向标。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手扶方式夹持角度不易控制,容易导致苗木倾斜的问题,并且单人即可完成整个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更适宜推广使用。
  • 专利说明
    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 [0002]在园林中,当苗木长至一定指标后,就会被移栽至一些需要的场地。如今现有的移栽方式,多数还是采用人力完成的,其具体方法是,先用铁锹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由另一个人手持苗木将其保持垂直放入坑中,再将土填埋。这种传统的移栽方式,对于较大的树木,往往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并且其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 [0003]另外,这种传统的手持方式,其夹持角度不易控制,容易导致苗木倾斜,从而对苗木健康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其能够在移栽时保持苗木杆体垂直于地面,且使用方便,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苗木的移栽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中部竖有一杆体,在所述杆体上安装有一游动臂,在所述游动臂的前端装有一夹手,在所述杆体的顶部装有一定向标。
[0007]进一步,所述游动臂的末端设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述杆体上,能够自由滑动。
[0008]进一步,所述套环上设有一锁紧螺钉,用于固定套环位置。
[0009]进一步,所述夹手由两片内壁呈弧面的夹片构成,且两个夹片的一端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游动臂的前端。
[0010]进一步,所述定向标的主视面和侧视图面都呈凹字形。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手扶方式夹持角度不易控制,容易导致苗木倾斜的问题,并且单人即可完成整个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更适宜推广使用。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3]图2是夹片结构俯视图。
[0014]图3是定向标结构俯视图。
[0015]图中:1_底座、2-杆体、3-游动臂、4-夹手、5-套环、6-锁紧螺钉、7-定向标。
[0016]41-夹片。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苗木移栽夹持器,包括底座1、杆体2、游动臂3、夹手4、套环5、锁紧螺钉6和定向标7 ;其中,杆体2竖立在所述底座1中部,游动臂3的前端装有所述夹手4,末端装有一套环5,所述套环5套在所述杆体2上,并能够上下自由移动。在套环5上还装有一锁紧螺钉6,从而用于固定套环的位置。
[0019]所述定向标7安装在杆体的顶端,且其主视面和侧视图面都呈凹字形,其俯视图如图3所示。
[0020]参见图2所示,所述夹手4由两片内壁呈弧面的夹片41构成,且两个夹片41的一端连接,并固定在所述游动臂3的前端。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