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超硬pu人造皮革的制造方法长久以来,鞋类、皮箱、皮包、装饰品及家具等所使用的皮革,大多为动 物皮革,且已存在相当的历史,由于动物皮革取得日渐不易,且基于保育类动 物的保护及环保意识的抬头,因此,动物皮革的成本高昂,取而代之的即为各 种的人造皮革。传统的人造皮革是以回收的皮屑粉胶合,经贴膜及后续加工以仿制成动物皮革,其包含PVC及PU,其中,较广泛使用的PU人造皮革的规格厚 度约为O. 4mm—1.6mm,模量于20MD —230MD之间,(MD, Modulus,为衡量PU人 造皮革的软硬度的单位,MD愈高代表人造皮革愈硬),因此能达到一般性的需求, 对于特定厚度及硬度的物品则无所适用,尤其是一些较硬、较厚的真皮仿制品, 更难以令人满意。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硬PU人造皮革的制造方 法,使人造皮革构成较高的硬度及厚度合成皮革,以取代不易取得的特殊规格 动物皮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超硬PU人造皮革的制造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取厚度为1.6士0. lmm、单位重量为300士20g/r^的不织布;以PU树脂及填充剂 经过浸润、涂布;将前述的半成品予以凝固、水洗、干燥,以构成模量280 — 320MD, 厚度为2. 0±0. 2mm的人造皮革基材。上述方法制成的人造皮革基材厚度可达2.0土0.2mm,与现有技术的人造皮 革厚度约为0.4mm—1.6mm相比,仿制较硬真皮更为理想;其质量轻、易于加工,加工过程中损耗率低;成本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充分取代真实的动 物皮革,达到保育类动物及地球环境保护的目的。基材通过贴合、印刷、版压、 喷涂及研磨等后加工构成不同的皮纹,可应用于凉鞋、中底皮、硬质箱包及装 饰等,以取代不易取得的特殊规格动物皮革。
图l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人造皮革基材后加工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人造皮革基材另一后加工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l,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取厚度为1.6±0. l咖、单位重量为300 ±20g/m2,其宽度约为56英吋 一58英吋,长度则为无限的不织布(为Nylon及Polyester的混合的材料);
2. 以湿式涂布机(PU人造皮革的加工机械)将PU树脂及填充剂经过浸润 (Dipping)、涂布,其中该PU树脂及填充剂与不织布的混合比,约为55—60:45 —40%的重量比;
3. 将第2项完成的半成品予以凝固、水洗、干燥,以构成模量280—320MD, 厚度为2. 0±0. 2腿的人造皮革基材(Base)。
前述所构成的人造皮革基材,经过贴合、印刷、版压、喷涂及研磨等后加 工构成不同的皮纹,从而可用于凉鞋、中底皮、硬质箱包及装饰等,以取代不 易取得的特殊规格动物皮革。
请参阅图2,本发明人造皮革基材于制成后,可通过干式贴合(以离形纸贴 合),再经过贴合、印刷、版压、喷涂及研磨等后加工构成不同的皮纹,从而应 用从而达到轻量化、可加工性高、低损耗、低成本及环保的目的。
请参阅图3,本发明人造皮革基材于制成后,也可通过表面着色或直接涂布, 再经过贴合、印刷、版压、喷涂及研磨等后加工构成不同的皮纹,从而应用于 凉鞋、中底皮、硬质箱包及装饰等,以取代不易取得的特殊规格动物皮革。从 而达到轻量化、可加工性高、低损耗、低成本及环保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制成的人造皮革,较现有技术的产品,具备以下有益 效果
1. 厚度可达2.0士0.2mm,与现有技术的人造皮革厚度约为0.4mm—1.6mm 相比,仿制较硬真皮更为理想。
2. 其质量轻、易于加工,加工过程中损耗率低。
3. 成本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4. 可以充分取代真实的动物皮革,达到保育类动物及地球环境保护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人造皮革,易于加工制成需较硬材质的鞋类、皮箱、皮包、 装饰品及家具等。为实用高的制作方法,诚属一具新颖性的发明,依法提出专 利申请。前述各制程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限制本发明 的范围,凡经过修饰、变更,仍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也不脱本发明的精神 范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硬PU人造皮革的制造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取厚度为1.6±0.1mm、单位重量为300±20g/m<sup>2</sup>的不织布;以PU树脂及填充剂经过浸润、涂布;将前述的半成品予以凝固、水洗、干燥,以构成模量280-320MD,厚度为2.0±0.2mm的人造皮革基材。基材通过贴合、印刷、版压、喷涂及研磨等后加工构成不同的皮纹,可用于凉鞋、中底皮、硬质箱包及装饰等,以取代不易取得的特殊规格动物皮革。
超硬pu人造皮革的制造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裵正洙, 李震皓裵正洙, 李震皓裵正洙, 李震皓裵正洙, 李震皓裵正洙, 李震皓周志军葛怀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新, 王桂英王新, 王桂英J·H·阿伦斯J·H·阿伦斯J·H·阿伦斯J·H·阿伦斯
专利相关信息
-
J·H·阿伦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丘云灵, 熊玉由伟李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