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 发明者
    江本旋, 罗俊章
  • 公开日
    2014年7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12日
  • 申请人
    江本旋, 罗俊章
  • 文档编号
    A61H1/00GK103932867SQ20141019877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所述的振动健身器包括底座、电磁振动器、振动平台和控制单元;振动平台支承安装于底座上;电磁振动器设于底座与振动平台之间,控制单元输出信号到电磁振动器可带动振动平台运动;其特征在于 将一个带有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的音频文件送到控制单元,所述的低频振动数据是利用音频数据生成的一个3HZ至50HZ范围内与用音频数据同步的数据; 控制单元将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分离独立输出,其中音乐数据播放而令使用者在健身的过程中聆听音乐;低频振动数据作为带动电磁振动器振动的信号源,利用使用者的身体振动同步感受音乐,使耳朵聆听音乐与身体振动感受音乐同步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音乐数据的频率fl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函数关系fl = F(f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音乐数据的频率Π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比例函数关系fl = Kf2, K是一个比例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音乐数据的振幅与低频振动数据的振幅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音频文件中的音乐数据可以是带数字化的伴奏歌曲、数字化的纯音乐件、数字化的养生音乐文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的格式可以使MP3、WMA、WVA、MP3PR0或者ASF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位于音频文件的不同轨道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至少设有一可输入音频文件的输入单元和一可调用从输入单元输入的音频文件并对该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处理的处理单元;底座上安装有一功率放大器,处理单元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后将低频振动数据传输至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将获取的低频率的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传输至电磁振动器,电磁振动器可将接收的低频振动数据转换为物理振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电磁振动器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芯座、缠绕在芯座上部的线圈以及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上的定磁体,线圈通电后与定磁体产生磁力作用从而带动振动平台运动,振动平台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振动平台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振动平台与底座之间安装直线导向机构,直线导向机构为直线轴承,包括筒体和导向轴,筒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导向轴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上,导向轴插入筒体内滑动,振动平台包括一上平板,该上平板的四周边缘处向下延伸有上侧板,上平板和上侧板均由金属铝制成;底座包括一下平板,该下平板的四周边缘处向上延伸有下侧板,下侧板套于上侧板外,下平板和下侧板均右金属铝制成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该振动健身器包括底座、电磁振动器、振动平台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信号到电磁振动器可带动振动平台运动;将一个带有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的音频文件送到控制单元,低频振动数据是利用音频数据生成的一个3HZ至50HZ范围内与用音频数据同步的数据;控制单元将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分离独立输出,其中音乐数据播放而令使用者在健身的过程中聆听音乐;低频振动数据作为带动电磁振动器振动的信号源,利用使用者的身体振动同步感受音乐,使耳朵聆听音乐与身体振动感受音乐同步进行。本发明健身及康复效果好;如果采用养生的音乐来驱动,身体和心灵都感觉非常舒适,身体能同步感受音律的变化。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
  • 附图说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的制造方法[00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健身器材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振动健身器是一种常用的健身器材,如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203342001U)公开的一种振动式健身器,其包括底盘板、上壳盖、负载架、空气弹簧、振动电机等,负载架通过空气弹簧支承安装在底盘板上,振动电机工作时驱使负载架振动,锻炼过程中,使用者可以站立或者以其它姿势支承在负载架上,负载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使用者上,达到振动刺激使用者身体某一部位或者全身,实现康复训练。但该振动式振动式健身器结构复杂,其采用振动电机带动偏心片转动而产生不定向的振动,振动幅度小,噪音大,振动频率难以调节,健身康复效果差。[0003]一些振动健身器的虽然带有音乐播放功能,令使用者在健身的过程中聆听音乐,舒畅身心,但对音乐的开发利用与运动的结合还处在蒙胧的阶段,振动健身器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0004]目前,利用音乐来治疗疾病和养生已经悄然兴起,在我国的一些医院开始试验(例如广东省中医院),在国际上音乐治疗治病已经开展得比较好,例如用音乐来治疗失眠症等, 申请人:自己也有多年的音乐疗法的实践,并很好地验证:“声波是能量,又是信息。善良美好的声波自然蕴涵着善良美好的能量和信息。把善良美好的能量和信息传送给人,当然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好的作用了。”的道理,所以构思出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但考虑到人的听觉音频范围是60HZ至2000HZ,若果直接用音频来驱动振动健身器,导致震动频率太快,反而不利于健康,身体无法感知音乐,反而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000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将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分离独立输出,其中音乐数据播放而令使用者在健身的过程中聆听音乐;低频振动数据作为带动电磁振动器振动的信号源,低频振动数据是利用音频数据生成的一个3HZ至50HZ范围内与用音频数据同步的数据,利用使用者的身体振动同步感受音乐,使耳朵聆听音乐与身体振动感受音乐同步进行,健身及康复非常效果好。[0006]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7]—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所述的振动健身器包括底座、电磁振动器、振动平台和控制单元;振动平台支承安装于底座上;电磁振动器设于底座与振动平台之间,控制单元输出信号到电磁振动器可带动振动平台运动;其特征在于:将一个带有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的音频文件送到控制单元,所述的低频振动数据是利用音频数据生成的一个3HZ至50HZ范围内与用音频数据同步的数据;控制单元将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分离独立输出,其中音乐数据播放而令使用者在健身的过程中聆听音乐;低频振动数据作为带动电磁振动器振动的信号源,利用使用者的身体振动同步感受音乐,使耳朵聆听音乐与身体振动感受音乐同步进行。[0008]上述所述的音乐数据的频率Π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函数关系fl=F(f2)。
[0009]上述所述的音乐数据的频率Π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比例函数关系Π = Kf2, K是一个比例系数。
[0010]上述所述的音乐数据的振幅与低频振动数据的振幅相同。
[0011]上述所述的音频文件中的音乐数据可以是带数字化的伴奏歌曲、数字化的纯音乐件、数字化的养生音乐文件。
[0012]上述所述的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的格式可以使MP3、WMA, WVA、MP3PR0或者ASF。
[0013]上述所述的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位于音频文件的不同轨道。
[0014]上述所述的控制单元至少设有一可输入音频文件的输入单元和一可调用从输入单元输入的音频文件并 对该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处理的处理单元;底座上安装有一功率放大器,处理单元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后将低频振动数据传输至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将获取的低频率的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传输至电磁振动器,电磁振动器可将接收的低频振动数据转换为物理振动。
[0015]上述所述的电磁振动器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芯座、缠绕在芯座上部的线圈以及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上的定磁体,线圈通电后与定磁体产生磁力作用从而带动振动平台运动,振动平台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振动平台相连;
[0016]上述所述的振动平台与底座之间安装直线导向机构,直线导向机构为直线轴承,包括筒体和导向轴,筒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导向轴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上,导向轴插入筒体内滑动,振动平台包括一上平板,该上平板的四周边缘处向下延伸有上侧板,上平板和上侧板均由金属铝制成;底座包括一下平板,该下平板的四周边缘处向上延伸有下侧板,下侧板套于上侧板外,下平板和下侧板均右金属铝制成。
[00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I)将一个带有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的音频文件送到控制单元,所述的低频振动数据是利用音频数据生成的一个3HZ至50HZ范围内与用音频数据同步的数据;控制单元将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分离独立输出,其中音乐数据播放而令使用者在健身的过程中聆听音乐;低频振动数据作为带动电磁振动器振动的信号源,利用使用者的身体振动同步感受音乐,使耳朵聆听音乐与身体振动感受音乐同步进行,经过上百名试验者的采集数据,普遍感觉健身及康复效果好;如果采用养生的音乐来驱动,身体和心灵都感觉非常舒适,3HZ至50HZ范围是身体最好的振动频率范围,将较高频的音乐转化成较低频的数据驱动电磁振动器,使身体能同步感受音律的变化;
[0019](2)上述所述的音乐数据的频率Π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函数关系Π = F(f2),上述所述的音乐数据的频率fl可以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比例函数关系fl = Kf2, K是一个比例系数,音乐数据的振幅与低频振动数据的振幅相同,数据处理简单,不需要较强的运算能力;[0020](3)音频文件中的音乐数据可以是带数字化的伴奏歌曲、数字化的纯音乐件、数字化的养生音乐文件,取材范围广,可以充分利用具有理疗作用的音乐;
[0021](4)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位于音频文件的不同轨道,编排简单;
[0022](5)控制单元至少设有一可输入音频文件的输入单元和一可调用从输入单元输入的音频文件并对该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处理的处理单元;底座上安装有一功率放大器,处理单元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后将低频振动数据传输至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将获取的低频率的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传输至电磁振动器,电磁振动器可将接收的低频振动数据转换为物理振动,输入单元为一 USB接口,可以接入MP3播放器或者U盘或者其它存储器等,处理单元通过读取MP3播放器或者U盘或者其它存储器内的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及分频后,将可见声部分音频信号通过耳机输出播放,将低频率的音频信号输送至功率放大器后用于驱动电磁振动器振动,实现从听觉及触觉上同时吸收音乐,通过有节奏的、随音乐变化的物料振动来达到调节心率、放松身心的目的,实现音乐治疗,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0023]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两个不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底座及振动平台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面板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发明的电磁振动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0029]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
[0030]图9为本发明的主控电路板及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发明显示屏显示切换到“AUT0”自动模式下“下半身”模式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发明显示屏显示切换到“AUT0”自动模式下“中半身”模式示意图;
[0034]图13为本发明显示屏显示切换到“AUT0”自动模式下“上半身”模式示意图;
[0035]图14为本发明显示屏显示切换到“AUT0”自动模式下“全身”模式示意图;
[0036]图15为本发明显示屏显示切换到“TONE”音频模式下示意图;
[0037]图16为本发明显示屏显示在“AUT0”自动模式下,振动强度从低强度“L0”到中强度“HL”到高强度“HI”切换示意图;
[0038]图17为本发明显示屏显示在“AUT0”自动模式下,振动强度从高强度“HI”到中强度“HL”到低强度“L0”切换示意图;
[0039]图18为本发明显示屏上闪烁出振动工作指示灯示意图。
[0040]图19是传统音乐的波形的示意图;
[0041]图20是本发明对图19的音乐作频率的变换后的波形图。
[0042]附图标记:I底座、11下平板、12下侧板、13支脚;2电磁振动器、21芯座、22线圈、23定磁体;3振动平台、31上平板、32上侧板、33垫片;位支架;5控制面板、51显示屏、52主控电路板、53模式切换键、521输入单元、522处理单元、523输出单元、524分频器、525USB接口、526耳机孔;6扶手、7电源板、8弹性元件、9功率放大器、101筒体、102导向轴。
[0043]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4]实施例一:主要介绍振动健身器的基本结构:
[0045]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它包括底座1、电磁振动器2、振动平台3、立支架4、控制面板5、扶手6和可接通市电的电源板7 ;
[0046]振动平台3通过若干弹性元件8支承于底座I上,电源板7安装在底座I上;
[0047]振动平台3与底座I之间设有若干直线导向机构;
[0048]电磁振动器2设于底座I与振动平台3之间,电磁振动器2可带动振动平台3沿直线导向机构垂直运动;[0049]立支架4的下端固定在底座I上,控制面板5设于立支架4的上端,扶手6设于立支架4上,附图中示出了立支架由3条弯弧形柱体组成,当然,立支架不局限于附图中示出的形状结构;
[0050]控制面板5上设有显示屏51和若干控制键,该显示屏51和若干控制键与设于控制面板5内的主控电路板52电连接,主控电路板52控制电磁振动器2的振动强度和频率。
[0051]主控电路板52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上至少设有一可输入音频文件的输入单元521和一可调用从输入单元521输入的音频文件并对该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处理的处理单元522 ;
[0052]底座I上安装有一与主控电路板52电连接的功率放大器9,处理单元522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后将低频率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功率放大器9,该功率放大器9将获取的低频率的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传输至电磁振动器2,电磁振动器2可将接收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物理振动。
[0053]若干控制键至少包括模式切换键53,该模式切换键53具有至少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该三种模式包括“MANUAL”手动模式、“AUTO”自动模式以及“TONE”音频模式,其中:
[0054]“MANUAL”手动模式,用户可进行手动设置电磁振动器2的振动强度和频率,主控电路板52根据用户手动设置的振动强度和频率控制电磁振动器2振动;
[0055]“AUT0”自动模式,包括若干种下级模式,各下级模式的振动频率为一预设的固定值,各下级模式的振动强度均可在低强度“L0”、中强度“HL”以及高强度“HI”中手动选择,其中低强度“L0”、中强度“HL”以及高强度“HI”均为一预设的固定值,该预设的固定值可以是O~99之间的一数值,且三者振动强度的大小存在如下关系:低强度“L0”〈中强度“HL”〈高强度“HI ”,主控电路板52根据各下级模式的振动频率及用户选择的各下级模式的振动强度控制电磁振动器2振动;
[0056]“TONE”音频模式,处理单元522调用从输入单元521输入的音频文件并对该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分频后将低频率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功率放大器9,该功率放大器9将获取的低频率的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传输至电磁振动器2,电磁振动器2将接收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物理振动。
[0057]“AUT0”自动模式下的若干种下级模式包括“下半身”模式、“中半身”模式、“上半身”模式和“全身”模式,其中:
[0058]“AUT0”自动模式下“下半身”模式的振动频率为30HZ ;[0059]“AUTO”自动模式下“中半身”模式的振动频率为35HZ ;
[0060]“AUT0”自动模式下“上半身”模式的振动频率为25HZ ;
[0061]“AUT0”自动模式下“全身”模式的振动频率为21HZ ;
[0062]按下模式切换键53使“MANUAL”手动模式、“AUT0”自动模式下“下半身”模式、“AUT0”自动模式下“中半身”模式、“AUT0”自动模式下“上半身”模式、“AUT0”自动模式下“全身”模式、“TONE”音频模式依次切换。
[0063]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用于输出播放从输入单元521输入的音频文件的输出单元523,该输入单元521为一 USB接口 525,该输出单元523为一耳机孔526,该处理单元522包括一分频器524。
[0064]该电磁振动器2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I上的芯座21、缠绕在芯座21上部的线圈22以及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3上的定磁体23,线圈22通电后与定磁体23产生磁力作用从而带动振动平台3运动,具体地,线圈22或者线圈22与芯座21形成一电磁铁,线圈22通电后,对定磁体23以一吸一斥的形式带动振动平台振动。
[0065]该弹性元件8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底座I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振动平台3相连;
[0066]该直线导向机构为直线轴承,包括筒体101和导向轴102,筒体101固定安装在底座I上,导向轴102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3上,导向轴102插入筒体101内滑动。
[0067]振动平台3包括一上平板31,该上平板31的四周边缘处向下延伸有上侧板32,上平板31和上侧板32均由金属铝制成,可以减少电磁干扰;
[0068]底座I包括一下平板11,该下平板11的四周边缘处向上延伸有下侧板12,下侧板12套于上侧板32外,下平板11和下侧板12均右金属铝制成,可以减少电磁干扰。
[0069]下平板11的底部设有若干支脚13,上平板31上铺设有垫片33。
[0070]该低频率的音频信号为低于60HZ的音频信号,尤其是,该低频率的音频信号为3HZ ~50HZ ;
[0071]底座I上设有一用于检测振动平台3振动幅度大小的检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52的控制单元电连接,通过检测振动平台3振动幅度大小来判断振动平台3上是否站人,当振动平台3振动幅度太大时,检测传感器反馈至主控电路板52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强制电磁振动器2停止工作,当振动平台3振动幅度在合理范围内,电磁振动器2正常工作。控制单元接到信号后,振动平台先振动5S,通过检测传感器再检测振动平台振动幅度大小,判断平台上是否站人,若幅度太大,检测传感器反馈,认为平台上无站人,主控电路板52强制电磁振动器2停止工作,恢复到停机状态画面,若幅度合理范围内,电磁振动器2正常工作。检测传感器可以是光电传感器。
[0072]若干控制键还包括:
[0073]开关键54,控制机器开机或者关机,开机时显示屏显示,关机时,显示屏关闭;
[0074]强度“ + ”键55,在“MANUAL”手动模式和“AUT0”自动模式下有效,其中,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强度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加10,步幅为10,振动强度调节范围为O~99,如果设定已为最大值,再按此键无效;i“AUT0”自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强度从低强度“L0”到中强度“HL”到高强度“HI ”切换,如果设定已为高强度“HI ”,再按此键无效;[0075] 强度键56,在“MANUAL”手动模式和“AUTO”自动模式下有效,其中,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强度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减10,步幅为10,振动强度调节范围为O~99,如果设定已为最小值,再按此键无效^“AUTO”自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强度从高强度“HI ”到中强度“HL”到低强度“L0”切换,如果设定已为强度“L0”,再按此键无效;
[0076]频率“ + ”键57,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有效,按此键一次,振动频率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加1Hz,步幅为1Hz,频率调节范围为3~50Hz,如果设定已为最大值,按此键无效;
[0077]频率键58,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有效,按此键一次,振动频率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减1Hz,步幅为1Hz,频率调节范围为3~50Hz,如果设定已为最小值,按此键无效;
[0078]运行/停止键59,控制机器开始运行或者停止运行,机器开始运行时,显示在显示屏上的运行时间开始倒数;机器停止运行,运行时间复位;
[0079]时间键591,其中,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下“运行/停止键”,机器开始运行时,运行时间开始倒数,当小于某一时间后,按下时间键一次,增加I分钟运行时间;
[0080]前一首键592,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一次,处理单元调用向前一首音频文件;
[0081]后一首键593,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一次,处理单元调用向后一首音频文件;
[0082]耳机音量“ + ”键594,在“TONE”音乐模式下,按此键一次,耳机输出播放歌曲的耳机音量会加1,步幅为1,音量调节范围为O到30,如果音量设定已为最大值,按此键无效;
[0083]耳机音量键595,在“TONE”音乐模式下,按此键一次,耳机输出播放歌曲的耳机音量会减1,步幅为1,音量调节范围为O到30,如果音量设定已为最小值,按此键无效;
[0084]主控电路板52上设置有蜂鸣器(图中未示出),按一下任意的控制键,蜂鸣器都会发出“嘟”的响声。
[0085]本发明具有根据设定频率来驱动电机振动快慢;具有根据设定强度来驱动电磁振动器振动强度大小;具有根据设定时间来进行工作;具有根据输入音频信号驱动电磁振动器振动快慢;具有根据USB输入MP3解码播放功能;具有判断振动平台是否站人功能,根据状态反馈主机是否工作。
[0086]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087]I)上电后,整机进入待机状态。
[0088]2) “开关键”按一下开机,蜂鸣器“嘟”,显示屏显示,再按一下关机,屏显屏关闭。
[0089]3)按“模式切换键”,有三种模式,分别为“MANUAL”手动模式、“AUT0”自动模式以及“TONE”音频模式共三种主要模式,上电时默认为“MANUAL”手动模式,可按此键进行选择。
[0090]按一次“模式切换键”,切换到“AUT0”自动模式下“下半身”模式,显示屏显示为如图11所示;
[0091]再按一次“模式键”,切换到“AUT0”自动模式下“中半身”模式,显示屏显示为如图12所示;
[0092]再按一次“模式切换键”,切换到“AUT0”自动模式下“上半身”模式,显示屏显示为如图13所示;[0093]再按一次“模式切换键”,切换到“AUTO”模式下“全身”模式,显示屏显示为如图14所示;
[0094]再按一次“模式切换键”,切换到“TONE”音频模式下,显示屏显示为如图15所示;
[0095]4)强度 “ + ” 键,
[0096]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强度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加10,步幅为10,强度调节范围为O到99,如果设定已为最大值,再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097]在“AUT0”自动模式下,无论是“下半身”、“中半身”、“上半身”及“全身”模式下,按此键振动强度从低强度“L0”到中强度“HL”到高强度“HI”切换,如果振动强度设定已为最大值,再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显示屏显分别为如图16所示;
[0098]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099]5)强度键,
[0100]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强度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减10,步幅为10,如果设定已为最小值,再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01]在“AUT0”模式下,无论是“下半身”、“中半身”、“上半身”及“全身”模式下,按此键,振动强度从高强度“HI ”到中强度“HL”到低强度“L0”切换,如果设定已为最小值,再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显示屏显分别为如图17所示;
[0102]在“TONE”模式下,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03]6)频率 “ + 键,
[0104]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频率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加1Hz,步幅为1Hz,频率调节范围为3到50Hz,如果设定已为最大值,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05]在“AUT0”自动模式下,无论是“下半身”、“中半身”、“上半身”及“全身”模式下,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06]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07]7)频率键,
[0108]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此键一次,振动频率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减1Hz,步幅为IHz,如果设定已为最小值,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09]在“AUT0”自动模式下,无论是“下半身”、“中半身”、“上半身”及“全身”模式下,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10]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11]8)运行/停止键
[0112]当设定好运行模式、(“MANUAL”手动模式下设置好频率),调节好振动强度后,按此键一下,机器开始运行,同时时间开始倒数,显示屏上闪烁出振动工作指示灯(如图18所示),再按一次此键,机器停止运行,时间复位到“10:00”,振动指示灯全亮。
[0113]9)时间键[0114]整机运行是以10分钟为一个周期。
[0115]在“MANUAL”手动模式下,按下“运行/停止键”,机器开始运行,时间开始倒数,当小于8:59后,按下时间键一次,增加I分钟运行时间,(如倒数到4:50时,按下三次,时间变为7:50)。
[0116]在“AUTO”自动模式下,无论是“下半身”、“中半身”、“上半身”及“全身”模式下,无论倒数到哪一分钟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17]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18]10)前一首键
[0119]在TONE”音频模式下,当USB接口插入MP3播放器或者U盘或者其它存储器后,按此键一次,MP3播放歌曲向前一首,如果到最后按此键无效;若长按此键,歌曲向前加快进X2。
[0120]其它“MAUAL”手动模式及“AUT0”自动模式下,按此键无效。
[0121]11)后一首键
[0122]在TONE”音频模式下,当USB接口插入MP3播放器或者U盘或者其它存储器后,按此键一次,MP3播放歌曲向后一首,如果到最后按此键无效;若长按此键,歌曲向前加快退X2。
[0123]其它“MAUAL”手动模式及“AUT0”自动模式下,按此键无效。 [0124]12)耳机音量“ + ”键
[0125]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一次,MP3播放歌曲的耳机音量会加1,步幅为1,音量调节范围为O到30,如果设定已为最大值,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26]其它“MANUAL”手动模式及“AUT0”自动模式下,按此键无效。
[0127]13)耳机音量键
[0128]在“TONE”音频模式下,按此键一次,MP3播放歌曲的耳机音量会减I,如果设定已为最小值,按此键,蜂鸣器发出“嘟”的声响,但无效。
[0129]其它“MANUAL”手动模式及“AUT0”自动模式下,按此键无效。
[0130]14)主控电路板响应:
[0131]主控电路板收到控制键操作信号后,立即发出“嘟”的声响。为了避免误判及干扰,执行动作延迟2秒后响应。
[0132]本发明的功能说明:
[0133]根据设定频率及强度来驱动电磁振动器振动工作:
[0134]I) “MANUAL” 手动模式下
[0135]输出的振动频率及强度均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控制键进行设定
[0136]按“频率“ + ”键”与“频率键”设定振动频率,范围由3Hz-50Hz,显示屏显示相应的频率数值;按“强度“ + ”键”与“强度键”设定振动辐度大小,范围为O到99,调节步幅为10,显示屏显示相应的强度数值。
[0137]2) “AUT0”自动模式下
[0138]无论是“下半身”、“中半身”、“上半身”及“全身”模式下,振动频率及振动强度均由控制板设定的程序控制,整机运行都是以10分钟为一个周期,具体如下:
[0139]1.“下半身”模式
[0140]可通过“强度“ + ”键”与“强度键”键从低强度“L0”、中强度“HL”、高强度“HI”三者中选择所需的振动强度;
[0141]2.“中半身”模式[0142]可通过“强度“ + ”键”与“强度键”键从低强度“L0”、中强度“HL”、高强度“HI”三者中选择所需的振动强度;
[0143]3.“上半身”模式
[0144]可通过“强度“ + ”键”与“强度键”键从低强度“L0”、中强度“HL”、高强度“HI”三者中选择所需的振动强度;
[0145]4.“全身”模式
[0146]可通过“强度“ + ”键”与“强度键”键从低强度“L0”、中强度“HL”、高强度“HI”三者中选择所需的振动强度;
[0147]3) “TONE”音频模式下[0148]通过USB数据输入MP3解码播放功能音频信号的低频部分用于驱动电磁振动器,音频信号的可见声部分可以用于耳机输出。
[0149]根据输入音频信号低频(低于60Hz)部分的频率来驱动电磁振动器振动快慢,根据音频信号的强度大小来驱动电磁振动器振动强度。
[0150]同时发声部分可以通过耳机输出,耳机的音量大小可以通过耳机音量开关来调节大小。
[0151]实施例二:是对实施例一的功能扩展,主要利用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
[0152]附图标记:I底座、11下平板、12下侧板、13支脚;2电磁振动器、21芯座、22线圈、23定磁体;3振动平台、31上平板、32上侧板、33垫片;位支架;5控制面板、51显示屏、52主控电路板、53模式切换键、521输入单元、522处理单元、523输出单元、524分频器、525USB接口、526耳机孔;6扶手、7电源板、8弹性元件、9功率放大器、101筒体、102导向轴。
[0153]一种音乐驱动的振动健身器,所述的振动健身器包括底座1、电磁振动器2、振动平台3和控制单元;振动平台3支承安装于底座I上;电磁振动器2设于底座I与振动平台3之间,控制单元输出信号到电磁振动器2可带动振动平台3运动;将一个带有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的音频文件送到主控电路板52上的控制单元,所述的低频振动数据是利用音频数据生成的一个3HZ至50HZ范围内与用音频数据同步的数据;主控电路板52上的控制单元将音乐数据和低频振动数据分离独立输出,其中音乐数据播放而令使用者在健身的过程中聆听音乐;低频振动数据作为带动电磁振动器2振动的信号源,利用使用者的身体振动同步感受音乐,使耳朵聆听音乐与身体振动感受音乐同步进行。
[0154]音乐数据的频率fl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函数关系fl = F(f2),音乐数据的频率fl与低频振动数据的频率f2形成一个比例函数关系fI = Kf2, K是一个比例系数,音乐数据的振幅与低频振动数据的振幅相同。
[0155]计算机发声原理:声音有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响度,这个非常好理解。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具体点说就是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一般计量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音调,这个就是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是赫兹,符号Hz。音色,在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各种物品发出的声音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如二胡和笛子。声音的特性就是音色。而决定声音的音色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如图19所示,假设我们将音色不考虑进去,图中是一个三维度的坐标,时间T分别与频率f和振幅A在各自的二维坐标形成不同的波形,假设在音乐的时间段顺序插入i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对应一个数组{fi,Ai},当时间点i足够多,时,就可以数字化地表达出频率f和振幅A在各自的二维坐标形成不同的波形,从而表达音乐。见如下的数组表达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