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衣型推板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衣型推板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益正
  • 公开日
    2002年5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5月19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5月19日
  • 申请人
    王益正
  • 文档编号
    A41H3/00GK1347672SQ0111892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衣型推板法,运用等比放大衣型方法,放缩出各类体型服装及各种变款时装样板;其特征在于以母板自身数的关系和型的轮廓为标准,以规格系列为目的,用坐标等比射线放大原理,实现放缩各款各式服装系列样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型推板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母板内的等比射线,体现该射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值与y值的等比关系;同时体现包括X轴与Y轴在内的任意两条射线,相交于母板轮廓线上的两个交点连线,与所放缩各档同部位轮廓线上的两个交点连线平行;如小号后肩端点(7)与小号后颈侧点(9)的连线(7-9),平行于大号后肩端点(18)与大号后颈侧点(20)的连线(18-20),平行于中号后肩端点(27)与中号后颈侧点(28)的连线(27-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型推板法,其特征在于已知母板某部位规格、母板参量和参量档差时,某部位的等比档差的求法是某部位等比档差=母板某部位规格×参量档差÷母板参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型推板法,其特征在于坐标原点0可取任何位置,等比射线放缩衣型的效果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型推板法,其特征在于当肩宽档差与母板自身数量关系及胸围档差不成等比时,对肩端点的放缩仍用等比射线方法,所放缩系列样板各肩端点仍在该射线上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衣型等比放大方法,放缩各种服装样板的衣型推板法,属于服装推板方法目前现有推板技术中,经验公式多,理论性弱,推板繁琐、复杂、速度慢、容易变形,过于注重衣片推档按传统规格系列数的变大和缩小,轻视母板轮廓之型的自身比例关系,忽略服装规格系列应随母板的不同而改变的因素,致使不同类别体型,各种款式仅足限在同一规格档差数值上,用档差的经验调节式放缩样板《服装结构原理与制板推板技术》和《实用服装裁剪、缝制、熨烫、打板推档技术》中的推板方法,无一例外地存在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完善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理论性强、没有一个经验调节式、易掌握、操作简单快捷、推板准确、根据母板自身构成关系而制定服装等比推档规格系列、利用衣型等比放缩方法便可推放各类体型服装或变款时装样板的衣型推板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衣型设置于同一坐标格度中,利用衣型坐标等比射线放大原理,等比放缩衣型后片、前片、袖片各轮廓线上相关的点,继以运用衣型相关点线的放缩方法,实现对各类体型服装或变款时装样板的推板放缩目的第一步,放衣型后片以小号衣型后中线与后胸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O,上下延长后中线为坐标纵轴Y,左右延长后胸围线为坐标横轴X,从坐标原点分别向相关各点连线并延长作射线,据数学几何关系,各条射线上的每一个点所对应的x值和y值之比相等;这种体现x值与y值之比相等的射线叫坐标等比射线设衣型胸围档差为d,肩宽档差为S差,后片胸围线宽档差则为d/4,据衣型构成关系S=20x/3而x=B/16,则S=5B/12;由于胸围档差为d,即肩宽档差S差=5d/12,半肩宽档差为5d/24如下是推放衣型后片先作后腰侧点射线、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射线、后肩端点射线、后颈侧点射线、后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放大号后肋线——从小号后肋线向左作胸围线宽档差d/4的2倍为d/2的平行线,该线上交X轴,下交后腰侧点射线放大号后腰节线——从大号后肋线下端点作小号后腰节线平行线,右交于Y轴放大号背宽线——大号后腰节线相交于小号背宽线与小号后腰节线交点射线于一点,过该点直向上作直线放大号后小肩线——从小号肩端点平向左量半肩宽档差5d/24的2倍为5d/12作Y轴的平行线与小号后肩端点射线相交于一点,过该点作平行于小号后小肩线的直线放大号后颈侧点——大号后小肩线与小号后颈侧点射线相交之点放大号后颈根点——过大号后颈侧点作小号后颈侧点与小号后颈根点连线的平行线,该线与Y轴相交之点还可以如下方法放后颈根点过大号后颈侧点作Y轴平行线,该线与小号后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对应于Y轴的位置为大号后颈根点然后据以上所放点线画出大号衣型后片轮廓;最后在大、小号轮廓线间各段射线上取中点,连接各中点并画顺相关轮廓线,为中号衣型后片轮廓第二步,放衣型前片以小号衣型前片前中线的延长线为坐标Y轴,前胸围线的延长线为坐标X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O,前片胸围线宽档差为d/4,半肩宽档差为5d/24如下是推放衣型前片先分别过坐标原点作前腰侧点射线,前腰平线右端点射线、胸宽线与前腰节斜线交点射线、前肩端点射线、前颈侧点射线、前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放大号前肋线——从小号前肋线向右作胸围线宽档差d/4的2倍为d/2的平行线,该线上交X轴,下交前腰侧点射线放大号前腰节线——从大号前肋线下端点作小号前腰节斜线的平行线,该线左交腰节平线右端点射线于一点,再过该点作小号前腰节平线的平行线,一段斜线和一段平线为所放大号前腰节线放大号胸宽线——大号前腰节斜线同小号胸宽线与小号腰节斜线交点射线相交于一点,过该点直向上作直线放大号前小肩线——从小号前肩端点平向右量半肩宽档差5d/24的2倍为5d/12作Y轴的平行线,与小号前肩端点射线相交于一点,过该点作平行于小号前小肩线的直线放大号前颈侧点——大号前小肩线与小号前颈侧点射线相交之点放大号前颈根点——过大号前颈侧点作小号前颈侧点与小号前颈根点连线的平行线,该线与Y轴相交之点还可以如下方法放大号前颈根点过大号前颈侧点作Y轴平行线,该线与小号前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对应于Y轴的位置为大号前颈根点然后据以上所放点线画出大号衣型前片轮廓;最后在大、小号轮廓线间各段射线上取中点,连接各中点并画顺相关轮廓线,为中号衣型前片轮廓第三步,放衣型袖片以小号衣型袖中线的延长线为坐标Y轴,小号袖山深线的延长线为坐标X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O,因衣型袖山高等于袖窿宽等于B/8,而胸围档差为d,则袖山高档差为d/8.如下是推放衣型袖片先分别过坐标原点作小号衣型袖的上平线与前袖宽线交点射线,上平线与后袖宽线交点射线,袖肘线左端点射线、袖肘线右端点射线放大号上平线——从小号袖山深线往上量袖山高档差d/8的2倍为d/4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放大号前袖宽线—一所放大号上平线相交于小号上平线与小号前袖宽线交点射线于一点,过该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放大号后袖宽线——所放大号上平线相交于小号上平线与小号后袖宽线交点射线于一点,过该点作平行于Y轴的平行线放大号袖肘线——所放大号前袖宽线相交于袖肘线右端点射线于一点,过该点作X轴的平行线为大号袖肘线然后据以上所放点线画出大号衣型袖片轮廓;最后在大、小号轮廓线间各段射线上取中点,连接各中点,并画顺相关轮廓线,为中号衣型袖片轮廓在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坐标等比射线既体现着各款各式标准板——母板内任意一点自身X轴与Y轴的比例关系,还体现着整个标准板自身款式所具备的等比推档规格系列当标准母板胸围为B,肩宽为S,胸围档差为d时,求肩宽等比档差S差,其等比关系为B∶(B+d)=S∶(S+S差),即肩宽等比档差S差=S·d/B同理,某部位等比档差=母板某部位规格×参量档差÷母板参量,领围等比档差=母板领围×胸围档差÷母板胸围,立裆深等比档差=母板裆深×臀围档差÷母板臀围,袖山等比档差=母板袖山×胸围档差÷母板胸围,腰围等比档差=母板腰围×臀围档差÷母板臀围等理论上严密可靠,实际操作时,只需用衣型推板法中坐标等比射线便可轻易实现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体现了所推放系列样板是以母板自身之型和数为标准,以规格系列为目的的服装推板放缩特征2、一改传统推板法中为了保持母板的造型不致于严重走样而随时改变推档经验公式或推档经验数据,运用了衣型等比放大方法中的坐标等比射线放大原理,对母板中相关位置进行准确推板的目的3、衣型推板法推板不再繁琐复杂、速度慢、易走样变形、理论性弱、仅局限于常规服装传统档差数值;它易掌握、操作简便快捷、推板准确不走样变形,适合各款各式服装样板的推板放缩4、规范的衣型推板法建立在同一坐标格度内,符合记忆规律,理论性强,易于编程电脑服装CAD软件5、以等比推档放缩母板,保证了相缝合部位的一致吻合放缩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衣型推板法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发明衣型后片等比放大图。图2是本发明衣型前片等比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衣型袖片等比放大图。图4是用衣型等比放大方法放缩常规服装后片举例。图5是用衣型等比放大方法放缩变款时装前片举例。图6是图5的款式图。图7是坐标原点与图1变位,放大效果与图1一致的衣型后片放大图。图8是坐标原点与图1和图7变位,放大效果与图1和图7一致的衣型后片放大图。
图1是衣型后片等比放大图,各部位点线名称是小号背中线(1-3) 小号后胸围线(2-6)小号后腰节线(3-5) 小号后腰侧点(5)小号后腰侧点射线OB小号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4)小号背宽线与小号后腰节线交点射线OA小号后肩端点(7)小号后肩端点射线OC小号后小肩线(7-9)小号后颈侧点(9) 小号后颈根点(1)小号后颈侧点射线OD小号后横直开领线交点(10)小号后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OE 小号后肋线(5 6)大号后肋线(14-15) 大号后腰节线(12-14)大号背宽线(13-19) 大号后小肩线(18-20)大号后肩端点(18)过大号后肩端点平行于Y轴直线(16-17)大号后颈侧点(20) 大号后颈根点(11)中号轮廓(22-23-25-26-27-28-22)。
衣型后片等比推放方法小号后胸围线(2-6)的延长线为X轴,小号背中线(1-3)的延长线为Y轴,X轴与Y轴的交点(2)为坐标原点O;先作小号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4)射线OA,小号后腰侧点(5)射线OB,小号后肩端点(7)射线OC,小号后颈侧点(9)射线OD,小号后横直开领线交点(10)射线OE;从小号后肋线(5-6)向左取后片胸围线宽档差d/4的2倍为d/2作平行线,为大号后肋线(14-15),过其下端点(14)作小号后腰节线(3-5)的平行线(14-12)为大号后腰节线,该线相交于小号背宽线与小号后腰节线交点射线(OA)于一点(13),过该点直向上作大号背宽线(13-19);再据衣型等比构成关系S=5B/12,及所设胸围档差为d,则等比肩宽档差S差=5d/12,半肩宽档差为5d/24,过小号后肩端点(7)水平向左5d/24的2倍为5d/12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16-17),该线交小号后肩端点射线(OC)于一点(18),为大号后肩端点;过该点作小号后小肩线(7-9)的平行线(18-20),为大号后小肩线,该线相交于小号后颈侧点射线(OD)于一点(20);又过该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20-21),该线相交于小号后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OE)于一点(21),过该点作X轴的平等线与Y轴相交于一点(11),为大号后颈根点;然后画顺所放大号相关点线,为衣型大号后片轮廓(11-12-14-15-18-20-11);最后取小号后片轮廓和大号后片轮廓间各射线段中点连线、并画顺,为衣型中号后片轮廓(22-23-25-26-27-28-22)。
图2是衣型前片等比放大图,各部位点线名称是小号前中线(29-31) 小号前胸围线(30-35)小号前腰节平线(31-32) 小号前腰节斜线(32-34)小号前腰侧点(34) 小号前腰侧点射线(OH)小号前腰节平线右端点(32)小号前腰节平线右端点射线(OF)小号胸宽线与小号前腰节斜线交点(33)小号胸宽线与小号前腰节斜线交点射线(OG)小号前肩端点(36)小号前小肩线(36-38) 小号前肩端点射线(OI)小号前颈侧点(38)小号前颈侧点射线(OJ)小号前颈根点(29)小号前横直开领线交点(39)小号前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OK)小号前肋线(34-35)小号胸宽线(33-37) 大号前肋线(44-45)大号前腰节平线(41-42) 大号前腰节斜线(42-44)大号胸宽线(43-47) 大号前小肩线(46-48)大号前肩端点(46) 过大号前肩端点平行于Y轴直线(39-40)大号前颈侧点(48)大号前颈根点(40)中号前片轮廓(50-51-52-54-55-56-57-50)。
衣型前片等比推放方法是以小号前胸围线(30-35)的延长线为X轴,小号前中线(29-31)的延长线为Y轴,X轴与Y轴的交点(30)为坐标原点O,先作小号前腰节平线右端点(32)射线(OF)、小号胸宽线与小号前腰节斜线交点(33)射线(OG)、小号前腰侧点(34)射线(OH)、小号前肩端点(36)射线(OI)、小号前颈侧点(38)射线(OJ),小号前横直开领线交点(39)射线(OK);从小号前肋线(34-35)向右取前片胸围线宽档差d/4的2倍为d/2作其平行线,为大号前肋线(44-45),过其下端点(44)作小号前腰节斜线(32-34)的平行线(42-44),为大号前腰节斜线,该线相交于小号胸宽线与小号前腰节斜线交点射线(OG)于一点(43),过该点直向上作大号胸宽线(43-47);大号前腰节斜线(42-44)交于小号前腰节平线右端点射线(OF)于一点(42),过该点作小号前腰节平线(31-32)的平行线交Y轴于一点(41),(41-42)为大号前腰节平线。再根据衣型等比构成关系S=5B/12。所设胸围档差为d,则肩宽等比档差S差=5d/12,半肩宽档差为5d/24,过小号前肩端点(36)水平向右取半肩宽档差5d/24的2倍为5d/12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39-40),该线交小号前肩端点射线(OI)于一点(46),为大号前肩端点,过该点作小号前小肩线(36-38)的平行线(46-48),为大号前小肩线,该线相交于小号前颈侧点射线(OJ)于一点(48),又过该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48-49),该线相交于小号前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OK)于一点(49),过该点作X轴的平行线与Y轴相交于一点(40),为大号前颈根点;然后画顺所放大号相关点线,为衣型大号前片轮廓(40-41-42-44-45-46-48-40)。最后取小号前片轮廓和大号前片轮廓间各射线段中点连线,并画顺,为衣型中号前片轮廓(50-51-52-54-55-56-57-50)。
图3是衣型袖片等比放大图,各部位点线名称是小号袖中线(58-62) 小号袖山深线(60-64)小号袖山顶点(58) 小号前袖宽线(60-61)小号后袖宽线(63-64)小号袖山高(58-66)小号袖肘线(61-63) 小号上平线(59-65)小号前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59)小号前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射线(OL)小号袖肘线右端点(61) 小号袖肘线左端点(63)小号袖肘线右端点射线(OM) 小号袖肘线左端点射线(OP)小号后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65)小号后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射线(OQ)大号袖山顶点(67)大号前袖宽线(69-70)大号后袖宽线(72-73) 大号上平线(68-74)大号袖肘线(70-72)中号袖片轮廓(75-76-77-78-79-75)。
衣型袖片等比推放方法是以小号袖山深线(60 64)的延长线为X轴,小号袖中线(58-62)的延长线为Y轴,X轴与Y轴的交点(66)为坐标原点O,先作小号前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59)射线(OL),小号袖肘线右端点(61)射线(OM),小号袖肘线左端点(63)射线(OP),小号后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65)射线(OQ);据衣型等比构成关系小号袖山高(58-66)为B/8,而所设衣型胸围档差为d,则每档袖山高档差为d/8;又因为大号袖山(66-67)比小号袖山高(58-6)放出两档,所以从小号袖山顶点(58)沿Y轴向上量d/8的2倍为d/4于一点(67),为大号袖山顶点,过该点作X轴平行线(68-74),该线左交小号后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射线(OQ)于一点(74),右交小号前袖宽线延长线与小号上平线交点射线(OL)于一点(68);再分别过点(74)和点(68)向下作Y轴平行线(74-72)和(68-70),平行线(74-72)过X轴交于一点(73),还交于小号袖肘线左端点射线(OP)于一点(72),(72-73)为所放大号后袖宽线;Y轴平行线(68-70)过X轴交于一点(69),还交于小号袖肘线右端点射线(OM)于一点(70),(69-70)为所放大号前袖宽线;大号后袖宽线(72-73)的下端点(72)与前袖宽线(69-70)的下端点(70)相连,为衣型袖片大号袖肘线(70-72);然后连接所放衣型袖片大号相关点线,为其轮廓(67-69-70-72-73-67)。最后取小号衣型袖轮廓和大号衣型袖轮廓间各射线段中点连线,并画顺,为衣型袖片中号轮廓(75-76-77-78-79-75)。
图4是用衣型放大方法推放常规服装女衬衫后片例。
5.4系列A类体型女衬衫规格系列表(单位cm) 该表是用中间号型(ML)中,胸围=100、肩宽=40、领围=37.5、腰节=38、后衣长=63.8、为标准母板规格,运用等比关系计算其自身相关部位等比档差,其中某部位等比档差=母板某部位规格×参量档差÷母板参量,如肩宽等比档差=母板肩宽×胸围档差÷母板胸围=40×4÷100=1.6,领围等比档差=母板领围×胸围档差÷母板胸围=37.5×4÷100=1.5,腰节等比档差=母板腰节×胸围档差÷母板胸围=38×4÷100=1.52。
在实际推板操作时,也可以不计算以上推档档差,直接用等比射线在母板上推板放缩即可。
以中间号(ML)为标准母板,其母板相关点线名称是背中线(1-80)、后下摆线(80-81)、后摆缝线下段(5-81)、后胸围线(2-6)、后侧缝线(6-81)、后腰节线(3-5)、后小肩线(7-9)、胸围线左端点(6)、后腰侧点(5)、后腰中点(3)、后肩端点(7)、后颈侧点(9)、后颈根点(1)、后下摆线左端点(81)、后下摆线右端点(80)、后横直开领线交点(10)、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4)。以背中线(1-80)的延长线为Y轴,后胸围线(2-6)的延长线为X轴,X轴与Y轴的交点(2)为坐标原点O;先从坐标原点分别向相关点作如下射线肩端点(7)射线(OC),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4)射线(OA),后颈侧点(9)射线(OD),后横直开领线交点(10)射线(OE),后腰侧点(5)射线(OB),然后对母板的如下点依次放缩推胸围线左端点(6)——从该点沿X轴左、右各推两档,间距是胸围档差4.0的1/4等于1.0,从右至左缩放四点(S6)、(M6)、(L6)、(LL6),为所推各号胸围线左端点。
推后腰侧点(5)——分别过所推各号胸围线左端点(S6)、(M6)、(L6)、(LL6)作后侧缝线(6-81)的平行线,交后腰侧点射线(OB)于四点(S5)、(M5)、(L5)、(LL5),为所推各号后腰侧点。
推后腰中点(3)——分别过所推各号后腰侧点(S5)、(M5)、(L5)、(LL5)作后腰节线(3-5)的平行线交于Y轴四点(S3)、(M3)、(L3)、(LL3),为所推各号后腰中点。
推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4)——分别过所推各号后腰中点(S3)、(M3)、(L3)、(LL3)作后腰节线(3-5)的四条平行线分别交于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射线(OA)四点(S4)、(M4)、(L4)、(LL4),为所推各号背宽线与后腰节线交点。
推后肩端点(7)——过母板肩端点(7)左右各推两条间距肩宽档差1.6的一半等于0.8的平行于Y轴的纵线,分别交于后肩端点射线(OC)四点(S7)、(M7)、(L7)、(LL7),为所推各号后肩端点。
如肩宽档差为1.0或1.2时,该点每档应分别推1.0的1/2等于0.5或1.2的1/2等于0.6。
推后颈侧点(9)——分别过所推各号后肩端点(S7)、(M7)、(L7)、(LL7)作平行于后小肩线(7-9)的直线,交于后颈侧点射线(OD)四点(S9)、(M9)、(L9)、(LL9),为所推各号后颈侧点。
推后颈根点(1)——分别过所推各号后颈侧点(S9)、(M9)、(L9)、(LL9)作Y轴的平行线,相交于后横直开领线交点射线(OE)四点,(S10)、(M10)、(L10)、(LL10),分别过该四点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Y轴相交四点(S1)、(M1)、(L1)、(LL1),为所推各号后颈根点。
推后下摆线右端点(80)——从所推后颈根点(S1)、(M1)、(L1)、(LL1)分别沿Y轴向下量取59.6、61.7、65.9、68于Y轴四点(S80)、(M80)、(L80)、(LL80),为所推各号后下摆线右端点。
推后下摆线左端点(81)——分别过所推后下摆线右端点(S80)、(M80)、(L80)、(LL80)作平行于下摆线(80-81)的平行线与后摆缝线下段(5-81)的平行线相交四点(S81)、(M81)、(L81)(LL81),为所推各号后下摆线左端点,最后按一般服装推板常识,完成女衬衫后片样板放缩图。
图5是用衣型等比放大方法放缩变款时装前片例设有时装样板中号(ML)前片,要求以胸围档差5.0等比放缩出大号(LL)、小号(S)前片样板图。
以中号(ML)为标准母板,其母板点线名称是前中线(29-82),前胸围线(30-35),前腰节线(31-34),前侧缝线(35-83),前下摆线(82-83),前小肩线(36-38),前颈根点(29),前颈侧点(38)、前肩端点(36)、胸围线右端点(35)、前腰侧点(34)、前下摆线右端点(83)、前下摆线左端点(82);以前中线(29-82)的延长线为Y轴,前胸围线(30-35)的延长线为X轴,X轴与Y轴的交点(30)为坐标原点O。先从坐标原点O向相关各点作射线,分别是前腰侧点(34)射线(OH)、前下摆线右端点(83)射线(OR)、前颈侧点(38)射线(OJ)、前肩端点(36)射线(OI),然后对母板的如下点依次放缩推胸围线右端点(35)——从该点沿X轴以胸围档差5.0的1/4等于1.25,右推一档于一点(LL35)、左推一档于一点(S35)为该点放缩两档。
推前腰侧点(34)——分别过所推大、小号胸围线右端点(S35)、(LL35)作母板前侧缝线(35-83)的平行线,交于前腰侧点射线(OH)于两点(S34)、(LL34),为所推两号前腰侧点。
推前下摆线右端点(83)——分别过所推大、小号前腰侧点(S34)、(LL34)作母板前侧缝线(35-83)的平行线交前下摆线右端点射线(OR)于两点,分别是(S83)、(LL83),为所推两号前下摆线右端点。
推前下摆线左端点(82)——过所推前下摆线右端点(S83)、(LL83)作前下摆线(82-83)的平行线,交于Y轴两点,分别是(S82)、(LL82),为所推两号前下摆线左端点。
推前肩端点(36)——从前肩端点(36)与胸围线右端点(35)连虚线(35-36),分别过所推前胸围线右端点(S35)、(LL35)作虚线(35-36)的平行线交于前肩端点射线(OI)两点(S36)、(LL36),为所推两号前肩端点。
推前颈侧点(38)——过所推前肩端点(S36)、(LL36),作前小肩线(36-38)的平行线,交于前颈侧点射线(OJ)两点(S38)、(LL38),为所推两号前颈侧点。
推前颈根点(29)——从前颈根点(29)与前颈侧点(38)连虚线(29-38),分别过所推前颈侧点(S38)、(LL38)作虚线(29-38)的平行线,交于Y轴两点(S29)、(LL29),为所推两号前颈根点;最后按一般服装推板常识,完成本变款时装前片样板放缩。
图6是图5的款式图。
图7是坐标原点与图1变位,放大效果与图1一致的衣型后片放大图,坐标X轴为小号胸围线(2-6)的延长线,Y轴为小号胸宽线(4-7)的延长线,坐标原点O为X轴与Y轴交点,放大效果与图1完全相同。
图8是坐标原点与图1、图7变位,放大效果与图1一致的衣型后片放大图,坐标X轴为过小号后颈侧点(9)的水平延长线,Y轴为小号背中线(1-3)的延长线,X轴与Y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O,放大效果与图1和图7完全相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衣型等比放大方法,放缩各种服装样板的衣型推板法,属于服装推板方法;它是以坐标等比射线放大原理,运用一般服装推板常识放缩出各种服装样板,它体现了所推放系列样板是以母板自身之型和数为标准,以规格系列为目的的服装样板放缩特征,理论性强、没有一个经验调节公式、易掌握、操作简单快捷、准确,适合各款各式服装样板的推板放缩等特点。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