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组合担架的制作方法现有的转运病员所用的担架,其结构为一整体卧板或纤维垫,当搬运病人时要将病人整个身躯完全抬起后放到担架上才能完成移动和转运,抬起过程对危重病人、特别是不宜搬动的病人和因手术从手术台上抬上、抬下的病人十分不利,除操作过程有诸多困难和不便以及给病人带来痛苦外,尢为令医护人员操心的是因搬运操作不当给病人的治疗、康复甚至生命带来不可挽救的后果。同时,传统整体担架操作费时,费力,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延误抢救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至少由两块卧板组成的组合担架,以便实现搬运病人不需要抬起病人而就原地将病人平安、方便、快速地转移到组合担架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卧板2包括两块主卧板2.1;头板2.2或/和脚板2.3与主卧板2.1活动连接,或与主卧板2.1为一整体;所述卧板之间是通过连接杆1和连接扣3组成的能够拆卸的连接副固定连接;连接杆1为刚性杆;连接扣3为环形、钩形或孔形,固定在主卧板2.1的两端部或与主卧板为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主卧板是两块拼装,使用时从人的背部两侧分别插入,因此不需要抬起病人就能将病人转移到担架上;2、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组合方式多样,能适应吊起担架的吊运方式和人工手抬担架方式的需要。3、头板和脚板与主卧板分离的实施例减小了主卧板长度,因而提高了主卧板的承载能力。图1是两个主卧板一端有一个头板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两个主卧板一端有一个头板另一端有一个脚板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头板和脚板与主卧板为一整体的、只有两块主卧板的实施例示意图,连接扣为主卧板两端的连接钩;主卧板的吊位设在卧板的外侧边上的实施例示意图,两连接杆的两端为抬起手柄。
图7是图6的D-D剖视图。
图8是头板和脚板与主卧板为一整体的、只有两块主卧板的实施例示意图,连接扣为主卧板端部横向的通孔。
图9是图8的E-E剖示图。
图10是图6使用状态图。
图1-7中,各图号对应的名称为1-连接杆,2-卧板,2.1-主卧板,2.2-头板,2.3-脚板,3-连接扣,4-吊位,4.1-主卧板吊位,4.2-头板吊位,4.3-脚板吊位,5-定位件,5.1-定位齿,5.2-定位孔,5.3-定位销,6-手柄,7-有起吊装置的病员转运推床。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1、2、3所示,是有两个主卧板2.1一端共有一个头板2.2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设计一个头板是为减小主卧板的长度,增强主卧板承受躯体重量的能力。卧板2的两块主卧板2.1的一端与头板2.2是通过连接杆1和连接扣3活动连接;脚板2.3与主卧板2.1为一整体,即主卧板包括了脚板的长度;所述卧板之间是通过连接杆1和连接扣3组成的能够拆卸的连接副固定连接;连接杆1有两个,为刚性杆,为金属杆或加强塑料杆;连接扣3为图3所示的环形,为开口环形,还可以是封闭的园环形,以开口环为优,便于对接组合安装;本实施例的连接扣3是与主卧板2.1的两端部为一整体,即是同一材料一次成形,所述材料是金属的或加强塑料的。主卧板2.1的另一端的连接扣3与另一连接杆1连接;连接杆1的两端有主卧板起吊位4.1,所述起吊位是连接杆1的端部的挡环。头板2.2与主卧板2.1相连接的另一端有头板起吊位4.2。头板2.2与主卧板2.1相连接的连接杆1是固定在头板2.2的端面上,还可以是与头板2.2为一整体构件。连接杆1为圆柱形轴杆,也可以是截面为多边形杆;连接杆1上有能按不同人体宽度调节两主卧板2.1之间位置的定位件5,该定位件是连接杆1两端上的定位槽5.1还可以是定位孔和定位销。本实施例的头板2.2与主卧板2.1的连接还可以是头板2.2上的连接扣3与连接杆1的活动连接。主卧板2.1的横断面为中间薄外侧厚的斜面也可以是曲面。主卧板上的连接扣3为分段的连接扣,一般分两段。
如图4、5所示是两个主卧板2.1一端共有一个头板2.2另一端共有一个脚板2.3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设计一个头板和一个脚板是为了进一步减小主卧板的长度,增强主卧板承受躯体重量的能力。两块主卧板2.1两端分别与一个头板2.2和一个脚板2.3是通过连接杆1和连接扣3与主卧板活动连接;连接杆1两端有主卧板起吊位4.1,头板2.2和脚板2.3与主卧板2.1相连接的另一端分别有头板起吊位4.2,和脚板起吊位4.3。头板2.2和脚板2.3与主卧板2.1相连接的连接杆1是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板2.2和脚板2.3的端面上,还可以是与头板2.2及脚板2.3分别为一整体构件。连接杆1上有能按不同人体宽度调节两主卧板2.1之间位置的定位件5,是定位孔和定位销。本实施例的头板2.2和脚板2.3与主卧板2.1的连接还可以是头板2.2和板2.3上的连接扣3与连接杆1的活动连接。主卧板2.1的横断面为中间薄外侧厚的斜面也可以是曲面。主卧板2.1的连接扣3为一整体的连接扣。
如图6所示是头板2.2和脚板2.3与主卧板2.1为一整体,主卧板2.1的两端有连接扣3,所述连接扣3为环形,连接杆1的两端为抬起担架的手柄6,也可以是起吊位4。连接杆1上有能按不同人体宽度调节两主卧板2.1之间位置的定位件5,该定位件是连接杆1两端上的定位卡槽5.1,还可以是定位孔5.2与定位销5.3。主卧板2.1的横断面为中间薄外侧厚的曲面也可以是斜面。
如图7所示,头板2.2和脚板2.3与主卧板2.1为一整体,主卧板2.1两端的连接扣3为卧板横向的能穿过连接杆1的通孔,所述连接扣3为环形,连接杆1的两端为抬起担架的手柄6,也可以是起吊位4,图示的起吊位4固定在两主卧板2.1外侧边上。连接杆1上有能按不同人体宽度调节两主卧板2.1之间位置的定位件5,该定位件是连接杆1两端上的定位卡槽5.1,还可以是定位孔5.2与定位销5.3。主卧板2.1的横断面为中间薄外侧厚的斜面也可以是曲面。
组合担架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钱方张作明, 王力波M·杰克曼M·杰克曼资道铭资道铭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萨蒂什·V·海雷卡尔萨蒂什·V·海雷卡尔萨蒂什·V·海雷卡尔
专利相关信息
-
萨蒂什·V·海雷卡尔萨蒂什·V·海雷卡尔崔冬梅, 文辉崔冬梅, 文辉崔冬梅, 文辉谢振伟, 寿俊飞谢振伟, 寿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