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担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担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岩
  • 公开日
    2011年11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4月19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4月19日
  • 申请人
    王岩
  • 文档编号
    A61G1/04GK102247248SQ20111009752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一端为施救者把持端,所述把持端铰接有两个支撑杆,与所述把持端相对的另一端铰接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安装有滑动轮,并且在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以及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中的承载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固定垫,所述固定垫包括翼部和体部,所述翼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所述体部的内部充有可压缩颗粒,并且所述体部设置有气嘴,可通过负压抽气筒将所述体部中的空气抽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包括左主承重杆、以及分置于所述左主承重杆两端的左副承重杆,所述右框架包括右主承重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右承重杆两端的右副承重杆,所述左主承重杆和右主承重杆上分别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可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左副承重杆中安装有钢珠弹头, 两个所述右副承重杆上设置有定位孔;或者两个所述右副承重杆中安装有钢珠弹头,两个所述左副承重杆上设置有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承重杆和右主承重杆结构一致,由多个子承重杆组成,所述子承重杆上设置有承载板,相邻两个子承重杆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子承重杆通过铰链连接,具体结构为两个子承重杆与铰链横连铰接,一个子承重杆的腔体中设置铰链内栓,所述铰链内栓的底部设置有扳手,可通过扳手沿所述子承重杆上的滑槽将所述铰链内栓插入另一个子承重杆的腔体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把持端的绑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的翼部和所述承载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可配合使用的魔术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设置的固定垫的体部设置有可配合使用的魔术贴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担架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担架,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并且可以很好地固定伤病员,避免固定不牢造成的再损伤参见图1和图3,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定垫的结构示意图该担架包括框架1、支架2、滑动轮3、支撑杆4、承载板5和固定垫6其中,框架1为矩形或者近似矩形结构框架1的一端为施救者的把持端,在把持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杆4,支撑杆4铰接于框架1上,并且在框架1上设置有与支撑杆4配合使用的限位部件(图中未示出),当支撑杆4从闭合状态(即图1中所示状态)向担架的外侧打开到一定角度时,限位部件限制支撑杆4继续打开,实现支撑杆4的定位在与把持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支架2,支架2铰接于框架1上,支架2的底端安装有滑动轮3,并且在框架1上设置有与支架2配合使用的限位部件(图中未示出), 当支架2从闭合状态(即图1中所示状态)向担架的外侧打开到一定角度时,限位部件限制支架2继续打开,实现支架2的定位考虑到支架2的支撑稳定性,支架2从闭合状态到定位状态所转过的角度要大于90°,即从施救者所在的把持端看过去,两个支架2形成“八”字形承载板5设置在框架1中,用于安置伤病员在承载板5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垫6固定垫6包括翼部61和体部62,翼部61连接于承载板5上,体部62由气密、防火、耐磨的挂胶织物材料构成,在其内部充有可压缩颗粒,并且在体部62上设置有气嘴63,可使用负压抽气筒将体部62中的空气抽出需要转运伤病员时,首先将支架2和支撑杆4打开,在将伤病员移入担架后,以固定垫6包裹伤病员的颈部、胸部、骨盆和四肢,由于其内含的颗粒具有流动性,可以很好的与伤病员身体各部分的外形匹配贴合,当使用负压抽气筒通过气嘴63向外抽气时,固定垫 6的体部62快速收缩变硬,使伤病员与担架成为一体,可以牢固固定伤病员,之后施救者将支撑杆4闭合至图1所示位置,通过支架2和滑动轮3的配合就可以实现伤病员的转运在本发明上述公开的担架中,可以借助于支架2和支撑杆4实现单人操作,而且固定垫6的体部62充有可压缩颗粒,在进行抽气操作后可以使伤病员与固定垫6紧密贴合, 提高了伤病员固定的稳定程度,避免对伤病员造成再伤害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担架的结构示意图该担架包括框架、支架2、滑动轮3、支撑杆4、承载板5和固定垫6其中,框架包括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左框架11包括左主承重杆111、以及分别设置于左主承重杆111两端的左副承重杆112、113右框架12包括右主承重杆121、以及分别设置于右主承重杆121两端的右副承重杆122、123在左主承重杆111和右主承重杆 121上分别设置有承载板5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可以连接为一体在进行伤病员救护时,操作员可以将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分别从伤病员身体的两侧插入其身下,将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连接为一体后,用固定垫6包裹伤病员的颈部、 胸部、骨盆和四肢,之后使用负压抽气筒抽气,实现对伤病员的固定,之后借助于支架2和滑动轮3转运伤病员与图1所示的担架相比,施救者可以直接将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插入伤病员身下,而无需挪动伤病员,既减轻了施救者的负担,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挪动对伤病员造成的损害在实施中,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左副承重杆112和113的腔体内分别设置内栓(图中未示出),通过将该内栓推入右副承重杆122和123的腔体内,实现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的连接;或者在右副承重杆122和123的腔体内分别设置内栓(图中未示出),通过将该内栓推入左副承重杆 112和113的腔体内,实现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的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现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连接的方式,以左副承重杆112和右副承重杆12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左副承重杆112中安装有钢珠弹头114,在与左副承重杆112对应的右副承重杆122上设置有定位孔124,施救者将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向中间推动,此时左副承重杆 112上的钢珠弹头114被推入右副承重杆122的腔体中,并最终卡在定位孔124中,实现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的连接当需要拆卸担架时,只要反向拉动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即可将两者分离当然在左副承重杆112和113中安装钢珠弹头,在右副承重杆122和123上设置定位孔,或者在右副承重杆122和123中安装钢珠弹头,在左副承重杆112和113上设置定位孔均可实现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的连接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担架的结构示意图该担架包括框架(图中未标示)、支架2、滑动轮3、支撑杆4、承载板5和固定垫 6其中,框架包括左框架(图中未标示)和右框架(图中未标示),左框架包括左主承重杆111、以及分别设置于左主承重杆111两端的左副承重杆112、113,右框架包括右主承重杆121、以及分别设置于右主承重杆121两端的左副承重杆122、123左主承重杆111和右主承重杆121的结构一致左主承重杆111由多个子承重杆 1111组成,每个子承重杆1111上设置有承载板5,相邻两个子承重杆1111之间活动连接 右主承重杆121由多个子承重杆1211组成,每个子承重杆1211上设置有承载板5,相邻两个子承重杆1211之间活动连接相邻子承重杆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图6示出了相邻子承重杆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相邻两个子承重杆1111通过铰链连接,具体的,两个子承重杆1111与铰链横连71铰接,一个子承重杆1111的腔体中设置铰链内栓72,铰链内栓72的底部设置有扳手73,在该子承重杆1111壁上设置有滑槽74在救助伤病员时,施救者只需将担架打开,手持扳手73沿滑槽74推动铰链内栓72 至相邻子承重杆的腔体内,之后,将左框架和右框架连接为一体,完成担架的安装在担架使用完毕后,施救者将左框架和右框架分开,之后,手持扳手73沿滑槽74将铰链内栓72拉回,隐藏于子承重杆的腔体内,就可以将担架折叠为多段进行收纳或携带当然,相邻两个子承重杆还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例如在相邻两个子承重杆上分别设置安装孔,需要使用担架时,将螺钉插入相邻两个子承重杆的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中,完成担架的安装;担架使用完毕,将螺钉从安装孔中拔出,即完成担架的拆卸但是, 相邻两个子承重杆之间采用铰链结构,使得担架的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更加快捷在实施中,可以在框架1的施救者把持端设置绑带(图中未示出)救助伤病员的过程中,施救者可以抓握框架1的把持端,借助于支架2和滑动轮3完成单人运输工作在战场环境下,可以通过绑带将担架的把持端固定在施救者的腰间,施救者在完成单人运输工作的同时,仍可双手握持武器,保持战斗姿势另外,在本发明上述公开的各担架中,在固定垫6的翼部61和承载板6的相应位置均设置魔术贴,翼部61和承载板6通过魔术贴连接,可根据伤病员的身体状况在任意位置安装固定垫6同样的,对称设置的固定垫6中的体部62上也设置可配合使用的魔术贴,将伤病员放置于担架后,使用固定垫6对其肢体进行包裹,通过体部62上的魔术贴可以快速完成伤病员的固定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担架的制作方法医疗救助过程中,担架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目前的担架分为硬质担架和软质担架,硬质担架包括两个承重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承重杆之间的承载板,软质担架包括两个承重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承重杆之间的织物。在进行医疗救护时,将伤病员安放在担架的承载板或织物上,辅以绑带固定,再由两人通过把持承重杆达到转运伤病员的目的。但是,在使用上述担架转运伤病员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两人操作,而且使用绑带固定的效果较差,在转运过程中,伤病员容易在担架上发生移动、甚至从担架滑落造成再损伤。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担架,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并且可以很好地固定伤病员,避免固定不牢造成的在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担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一端为施救者把持端,所述把持端铰接有两个支撑杆,与所述把持端相对的另一端铰接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安装有滑动轮,并且在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以及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中的承载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固定垫,所述固定垫包括翼部和体部,所述翼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所述体部的内部充有可压缩颗粒,并且所述体部设置有气嘴,可通过负压抽气筒将所述体部中的空气抽出。优选的,在上述担架中,所述框架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包括左主承重杆、以及分置于所述左主承重杆两端的左副承重杆,所述右框架包括右主承重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右承重杆两端的右副承重杆,所述左主承重杆和右主承重杆上分别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可连接为一体。优选的,在上述担架中,两个所述左副承重杆中安装有钢珠弹头,两个所述右副承重杆上设置有定位孔;或者两个所述右副承重杆中安装有钢珠弹头,两个所述左副承重杆上设置有定位孔。优选的,在上述担架中,所述左主承重杆和右主承重杆结构一致,由多个子承重杆组成,所述子承重杆上设置有承载板,相邻两个子承重杆活动连接。优选的,在上述担架中,相邻两个子承重杆通过铰链连接,具体结构为两个子承重杆与铰链横连铰接,一个子承重杆的腔体中设置铰链内栓,所述铰链内栓的底部设置有扳手,可通过扳手沿所述子承重杆上的滑槽将所述铰链内栓插入另一个子承重杆的腔体中。3优选的,在上述担架中,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把持端的绑带。优选的,在上述担架中,所述固定垫的翼部和所述承载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可配合使用的魔术贴。优选的,在上述担架中,所述对称设置的固定垫的体部设置有可配合使用的魔术贴。由此可见,在本发明公开的担架中,可以借助于支架和支撑杆实现单人操作,而且固定垫的体部充有可压缩颗粒,在进行抽气操作后可以使伤病员与固定垫紧密贴合,提高了伤病员固定的稳定程度,避免对伤病员造成再伤害。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定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左副承重杆和右副承重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相邻两个子承重杆的结构示意图。

6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担架,包括框架,框架的一端为施救者把持端,把持端铰接有两个支撑杆,与把持端相对的另一端铰接有两个支架,支架的底端安装有滑动轮,并且在框架与支架的连接处、以及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部件;设置于框架中的承载板;对称设置于承载板的固定垫,固定垫包括翼部和体部,翼部连接于承载板,体部的内部充有可压缩颗粒,并且体部设置有气嘴,可通过负压抽气筒将体部中的空气抽出。在本发明公开的担架中,可以借助于支架和支撑杆实现单人操作,而且固定垫的体部充有可压缩颗粒,在进行抽气操作后可以使伤病员与固定垫紧密贴合,提高了伤病员固定的稳定程度,避免对伤病员造成再伤害。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