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担架的制作方法 [0002]担架在医疗救援中被普遍使用,现有技术的担架大致分为软担架和硬担架,对于骨折等伤者需要使用硬担架,大多数的病人可使用软担架,较轻便,且容易收纳。但是在救援之前无法预计需要使用哪种担架,必须将两种担架都预备好,很占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救援担架,能在各种救援行动中使用,便于携带和收纳,有利于救援的展开。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救援担架,包括一对担架侧杆、担架布、多个钩环、多个固定钩、底部支撑绳、一对抽拉槽、抽拉硬板、四根转轴、四根提手杆、一对跨肩带、一对弹力绳、一对锁扣及中空插筒;所述的担架布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多个钩环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的担架布的孔洞上,所述的多个固定钩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底部,所述的多个钩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固定钩适配连接,使所述的担架布铺设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上,形成担架本体;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底部支撑绳分别穿插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通孔内,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的底部支撑绳位于所述的担架布的下方;所述的一对抽拉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内侧壁上,所述的抽拉硬板的两侧端分别嵌入在所述的一对抽拉槽内,位于所述的担架布与所述的底部支撑绳之间,所述的抽拉硬板沿所述的一对抽拉槽滑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四根转轴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两端部,所述的提手杆绕所述的四根转轴在竖直平面内0° -90°转动,所述的一对跨肩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上一端;所述的一对弹力绳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中部,所述的一对弹力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锁扣对应连接,所述的中空插筒设置在所述的担架侧杆上,位于所述的弹力绳的一侧,所述的中空插筒与所述的担架侧杆垂直,所述的中空插筒的高度与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长度相当。 [0006]上述的救援担架,其中,所述的中空插筒是底部封闭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中空插筒内插有输液杆,所述的输液杆的上端设有多根输液杆分支,所述的多根输液杆分支上设有多个输液瓶挂钩。
[0007]上述的救援担架,其中,所述的底部支撑绳上套有多个软垫套,所述的软垫套呈“X”形交叉设置在所述的担架布的下方。
[0008]上述的救援担架,其中,所述的四根提手杆上套有防滑套,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端部设有耐磨垫。
[0009]本实用新型将软担架和硬担架合二为一,担抬稳定,使用方便,担架布可随时更换,使用更卫生,提高了救援的效率,体积小,成本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救援担架的仰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救援担架的中空插筒的剖视图。
[0012]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3]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救援担架,包括一对担架侧杆1、担架布2、多个钩环3、多个固定钩4、底部支撑绳5、一对抽拉槽6、抽拉硬板7、四根转轴8、四根提手杆9、一对跨肩带10、一对弹力绳11、一对锁扣12及中空插筒13 ;所述的担架布2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多个钩环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的担架布2的孔洞上,所述的多个固定钩4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I的底部,所述的多个钩环3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固定钩4适配连接,使所述的担架布2铺设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I上,形成担架本体;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I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14,所述的底部支撑绳5分别穿插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I的通孔14内,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的底部支撑绳5位于所述的担架布2的下方;所述的一对抽拉槽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I的内侧壁上,所述的抽拉硬板7的两侧端分别嵌入在所述的一对抽拉槽6内,位于所述的担架布2与所述的底部支撑绳5之间,所述的抽拉硬板7沿所述的一对抽拉槽6滑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四根转轴8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I的两端部,所述的提手杆9绕所述的四根转轴8在竖直平面内0° -90°转动,所述的一对跨肩带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的上一端;所述的一对弹力绳11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I的中部,所述的一对弹力绳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锁扣12对应连接,所述的中空插筒13设置在所述的担架侧杆I上,位于所述的弹力绳11的一侧,所述的中空插筒13与所述的担架侧杆I垂直,所述的中空插筒13的高度与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的长度相当。
[0014]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中空插筒13是底部封闭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中空插筒13内插有输液杆15,所述的输液杆15的上端设有多根输液杆分支16,所述的多根输液杆分支16上设有多个输液瓶挂钩17,可用于钩挂输液瓶,便于在移动伤者时进行输液,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抢救。
[0015]所述的底部支撑绳5上套有多个软垫套18,所述的软垫套18呈“X”形交叉设置在所述的担架布2的下方,使伤者在使用软担架时更舒适。
[0016]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上套有防滑套19,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的端部设有耐磨垫20,防滑套19能增加手掌与提手杆9的摩擦,防止打滑,耐磨垫20可减少提手杆9的磨损。
[0017]根据伤者的伤势判断使用软担架或硬担架,使用硬担架时只需在软担架的基础上,在抽拉槽6内插入抽拉硬板7即可;在使用时,将提手杆9绕转轴8向下旋转使提手杆9与担架侧杆I垂直,提手杆9的端部撑地,将担架侧杆I抬高,担架布2上的钩环3对应钩在固定钩4上,担架布2可随时更换,将伤者移到担架布2上,弹力绳11绕在伤者身上,并通过锁扣12锁紧,防止伤者跌落,中空插筒13可插入输液杆15进行输液,跨肩带10搭在肩膀上,提手杆9绕转轴8转至与担架侧杆I位于一直线上即可抬起和移动,底部支撑绳5和抽拉硬板7对担架布2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软担架和硬担架合二为一,担抬稳定,使用方便,担架布可随时更换,使用更卫生,提高了救援的效率,体积小,成本低。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救援担架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徐刚, 张玲玉徐刚, 张玲玉崔冬梅, 文辉崔冬梅, 文辉崔冬梅, 文辉马云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伟, 邓艳坤张伟, 邓艳坤李海波, 张丽李海波, 张丽李海波, 张丽李海波, 张丽徐刚, 张玲玉
专利相关信息
-
徐刚, 张玲玉徐刚, 张玲玉宋绪丁唐兆春, 王培军卜学文李国英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