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裁剪机的制作方法[02j过去,用亍缝制衣类等的裁片是将布绢等片状的布料进行裁 剪而形成的。在根据预先作成的裁剪数据裁剪布料的裁剪机中,为了 有效地进行裁剪,以也能搬运的传送器驱动方式构成了可吸引布料进 行保持的裁剪工作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03在传送器驱动方式的裁剪工作台中,为了防止布料、裁片的 落入,需要在搬入工作台和搬出工作台上分别覆盖裁剪前的布料的搬 入侧和裁剪布料后的裁片和剩余材料等被裁剪材料的搬出侧。在搬入 工作台和搬出工作台的表面,不作用有传送器驱动方式的裁剪工作台 的搬送力。因此,即使把布料吸引保持在裁剪工作台上而进行裁剪的 工序被实现自动化,对于在裁剪前把布料从搬入侧搬入到裁剪工作台 上的工序和把裁剪后的被裁剪材料从搬出侧取出的工序,也需要人工。041由于布绢等布料具有通<性,所以当在往返工作台上层叠多 片、搬入到裁剪机的裁剪工作台之际,由聚乙烯等非通气性合成树脂 制的薄的密封片覆盖层叠的表面。如果吸引在裁剪工作台上层叠着的 布料,则吸引力至少能作用于最上层的密封片,并保持层叠的布料整 体。另外,如专利文献l那样,在将裁剪工作台的表面由刚毛刷形成 那样的情况下,为了布料不落入到刚毛之间,在布料的最下层预先铺设了垫片。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55796号公报
[311图1是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裁剪机1的搬出侧表示 简要结构的部分的俯视图及正面剖视图。图2是表示搬出工作台8和拾取工作台ll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的 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使图2的拾取工作台ll从搬出工作台8分离的状态的 俯视图。图4是表示有关图2的连接部分附近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1的拾取工作台11的前端附近的局部结构的右側视图。图6是表示从图5除去从动辊15及托架25的右侧视图。符号说明[321:裁剪机 2、 12:支承台 3:裁剪工作台 4:布料 5:刚毛 8:搬出工作台 9、 19:吸引室 10:密封片 11:拾取工作台 13:传送带18图l是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裁剪机l的搬出侧 表示简要结构的图。图l(a)表示局部的平面结构,图l(b)表示从图l(a) 的剖面线I-I看到的剖面结构。在裁剪机1中,在支承台2的上部形 成裁剪工作台3。在裁剪工作台3的表面上,按层叠状态放置布绢等 的布料4。裁剪工作台3的表面由刚毛5的前端形成。刚毛5是从合 成树脂制等的刚毛块6上立设的,在从上方插切刀进行布料4的裁剪 等情况下等,具有能躲开刀刃的挠性。裁剪工作台3的传送器被形成 为链状,在终端设有链轮7。刚毛块6排列在链状的传送器的表面。 在链状的传送器转过链轮7并上下翻转的途中,刚毛块6的端部以比 中心部大的转动半径通过链轮7的外周。19j在裁剪工作台3的排出侧,以在始端侧覆盖链轮7附近的方 式设有搬出工作台8。为了能在链轮7附近可靠地覆盖转动半径变大 的传送器,搬出工作台8的始端侧的表面的高度比裁剪工作台3的表 面高,因而产生台阶。裁剪工作台3侧的传送器收容在吸引室9中, 依靠吸引室9的排气,在裁剪工作台3的表面产生吸引力。为了可靠 地进行裁剪工作台3上的布料4的吸引保持,布料4的表面由具有非 通气性、以薄的聚乙烯膜等为材料的密封片IO覆盖。[20在与裁剪机1的搬出工作台8相比为下游的一侧,配置有拾 取工作台11,它是用于取出将布料4裁剪后的裁片和剩余材料等被裁 剪材料的作业台。拾取工作台11,在由支承台12支承的表面侧,传 送带13架桂在驱动辊14和从动辊15之间。传送带13由具有挠性的 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等材料形成。传送带13由惰辊16施加张力, 并绕桂在驱动辊14上。通过从马达17经驱动带18实现的驱动辊14 的旋转驱动,能进行由传送带13实现的搬送。在传送带13的前端侧 设有从动辊15并配置有吸引室19。吸引室19是扁平的,被收容在传 送带13的内侧,并经传送带13的上侧部分产生吸引力的作用。传送 带13的侧方由盖20覆盖。21当将布料4放置在裁剪工作台3上进行吸引保持之际,预先 把覆盖在布料4之上的密封片10的前端越过搬出工作台8,拉出到拾 取工作台11的设有吸引室19的吸引区域上。在此吸引区域使来自吸 引室19的吸引力作用于密封片10上,同时,进行传送带13的搬送, 裁剪工作台3也进行搬送。若在吸引的同时进行搬送,密封片10就会 越过搬出工作台8,从裁剪工作台3向拾取工作台11顺利地移动。由 吸引室19产生的吸引力的作用,由于只对搬出工作台8—侧的区域进 行,所以如图l所示,即使在只是密封片10的前端附近部分搭在拾取 工作台ll上的状态,也能有效地进行吸引。[22另外,由于覆盖布料4的密封片10的宽度也比布料4大,所 以即使裁片等被裁剪材料到达吸引区域,至少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也 能进行对密封片IO的吸引。因此,特别是在裁剪工作台3侧在进行吸 引的同时进行搬送的情况下,即使被裁剪材料越过搬出工作台8而搬 送到拾取工作台ll上,最好也继续吸引。231图2表示搬出工作台8和拾取工作台ll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 的平面结构。搬出工作台8的前端侧是倾斜的梳齿部8a,终端侧也是 倾斜的引导部8b。梳齿部8a的前端从刚毛5的表面深入到裁剪工作 台3的下方,防止裁片、密封片10、布料4等潜入到刚毛5中。拾取 工作台11的前端附近,以相对于裁剪工作台3及搬出工作台8的支承 台2而言咬入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方式配置成靠近搬出工作台8的终 端附近。[24I在拾取工作台11的传送带13上,分散地设有吸引孔13a。在 吸引室19的上面也设有吸引孔19a,在位于吸引孔13a、 19a重复的 位置关系的范围内,吸引室19的吸引力作用于传送带13的表面。吸 引室19的吸引力,由经配管口 21连接的鼓风机产生。使拾取工作台 ll产生吸引力的鼓风机,例如,可以利用设置在图的右方、在省略了 图示的搬入工作台中进行空气流的喷出的鼓风机的吸气侧地共用。为 了用于在拾取工作台11中的吸引,也可以设置专用的鼓风机等。[25裁剪工作台3的侧端和搬出工作台8的侧端用侧盖22覆盖。拾取工作台11的从动辊15、吸引室19,如后所述,由上框架23、下 框架24支承。另外,在传送带13上,如后所述,还设有用于防止向 背面侧突出的弯曲的凸条13b。[26j图3表示使图2的拾取工作台ll从搬出工作台8分离的状态。 拾取工作台11的前端可以以咬入被设置在裁剪工作台3及搬出工作台 8的支承台2上的嵌合部2a的方式连接。传送带13的前端在绕挂在 从动辊15上的状态下露出。从动辊15,由将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轴15a 固定在吸引室19的前部的L形的托架25支承,在前端侧露出。27图4是对图2的连接部分附近表示正面剖面结构的图。前端 绕挂在从动辊15上的传送带13配置成比搬出工作台8的表面低。在 传送带13被绕挂在从动辊15上的前端附近,搬出工作台8的终端的 引导部8b是倾斜地接近的。若使传送带13的高度与搬出工作台8的 表面的高度相同,则因为传送带13的前端是曲面,所以接缝的间隙变 大。为了跨过这样的间隙,需要另外设置过渡板等。如图4所示,如 果能使传送带13的高度下降,设置倾斜的引导部8b,则能使引导部 8b的终端接近传送带13的表面,使接缝的间隙和台阶变小,能进行 顺利的移动。[281图5表示拾取工作台11的前端附近的侧面结构。在从动辊15 上设有对传送带13的凸条13b进行引导以力图防止弯曲的凹槽15b。 对从动辊15的轴15a进行支承的托架25,如前所述,安装在吸引室 19的前面上。291图6表示从图5去除了从动辊15、托架25的状态。吸引室 19、传送带13由上框架23从侧方支承。上框架23在下方由下框架 24等支承。[30通过在拾取工作台11侧也设置可吸引地进行搬送的传送带 13,能够在裁剪工作台3—侧在一边进行吸引裁剪一边进行搬送的布 料搬送裁剪时,顺利地进行被裁剪材料的搬出。布料搬送裁剪,即使 在裁剪工作台3的表面不是由刚毛5形成而由无纺布等形成这样的情 况下,也能同样顺利地进行。另外,即使在不进行在进行吸引的裁剪9的同时的搬送,吸引裁剪在静止状态下进行,从裁剪工作台只搬出被 裁剪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拾取工作台11 一侧的吸引搬送,顺 利地进行搬出。
裁剪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有北礼治史伟民史伟民俞仁恩, 岑申国生驹宪司, 羽山彻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生驹宪司, 羽山彻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