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液体雾化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液体雾化器。 [0002]由于环境的污染等诸多因素使很多过敏体质的人,发生了哮喘病,儿童老年人居多,而且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绿化品种的多样化,也会产生一些花粉致人哮喘,因为病灶发生在气管部位,一般治疗的方式多以药物吸入式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病症也需要雾化治疗,因此在外出的情况下就要使用微型液体雾化器。 [0003]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液体雾化器结构,以便克服现有雾化器的上述缺陷。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液体雾化器,可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小雾化器的体积,携带更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型液体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单片机、微型吹风机、恒温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雾化换能器、雾化腔、Y形管、吸雾鼻塞、原液检测单元、雾化按钮;
[0007]所述微型吹风机、恒温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雾化换能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设置于雾化腔内,Y形管的一端连接雾化腔,另外一端的两头分别连接吸雾鼻塞;
[0008]所述单片机连接微型吹风机、恒温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雾化换能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原液检测单元、雾化按钮;
[0009]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环境温度;所述单片机检测到雾化按钮被按下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30°C,单片机控制恒温加热装置加温,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高于等于30°C,单片机控制恒温加热装置停止加温;
[0010]所述单片机还用来控制雾化换能器使液体雾化;
[0011]所述单片机控制微型吹风机将雾化的液体从雾化腔的两侧或多侧均匀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两端各装有一个吸雾鼻塞,鼻孔通过吸雾鼻塞直接吸入雾化液体;
[0012]所述原液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原液的液位,当液体雾化殆尽,必须停止雾化,以避免雾化换能器空载损坏;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在没有雾产生的情况下就认为液体雾化结束,停止雾化换能器工作,从而保护换能器;雾化杯全封闭结构,当病人外出时,一次性把药液加满雾化腔;
[0013]所述原液检测单元通过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投射红外线信号,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而后通过信号放大器把微弱的信号放大、整形,放大、整形后发给单片机;当有雾化时和无雾化时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来判断是否有液体在雾化,若有继续,若无则停止雾化并报警;
[0014]所述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包括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三极管M1、第二三极管M2、第三三极管M3,第一芯片U1、第二芯片U2,放大器;
[0015]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l设置于雾化腔的一侧,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设置于雾化腔的另一侧,两者相向设置;
[0016]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Ml的基极、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Ml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Ml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源;
[0017]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放大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放大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放大器的第五接口接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四接口连接电源;
[0018]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 ;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第i^一电阻Rll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M2的基极,第^^一电阻RlI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极管M2的发射极连接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第二芯片U2,第二三极管M2的集电极接地;第二芯片U2为整形芯片,第二芯片U2连接第一芯片Ul ;第一芯片Ul为所述单片机,或者第一芯片Ul为另外的微处理器;
[0019]第一芯片Ul的第十六管脚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芯片Ul的第五管脚,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0020]第一芯片Ul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脚;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脚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芯片Ul的第四管脚,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
[0021]第一芯片Ul的第九管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极管M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M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喇叭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喇叭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l的第八管脚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电源。
[0022]一种微型液体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主控制器、吹风机构、雾化换能器、雾化腔、传输管路;
[0023]所述吹风机构、雾化换能器设置于雾化腔内,雾化腔的一端连接雾化腔;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吹风机构、雾化换能器。
[00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恒温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
[0025]所述主控制器用以控制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阈值T时,恒温加热装置加热;若环境温度高于等于设定阈值T时,恒温加热装置停止加温。
[002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连接的原液检测单元;
[0027]所述主控制器还用来控制雾化换能器使液体雾化;
[0028]所述原液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原液的液位,当液体雾化殆尽,必须停止雾化,以避免雾化换能器空载损坏;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在没有雾产生的情况下就认为液体雾化结束,停止雾化换能器工作,从而保护换能器;雾化杯全封闭结构,当病人外出时,一次性把药液加满雾化腔;
[0029]所述原液检测单元通过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当有雾化时和无雾化时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来判断是否有液体在雾化,若有继续,若无则停止雾化并报目ο
[003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连接的雾化按钮。
[00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输管路为Y形管,主控制器控制吹风机构将雾化的液体从雾化腔的两侧或多侧均匀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两端各装有一个吸雾鼻塞,鼻孔通过吸雾鼻塞直接吸入雾化液体。
[00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微型液体雾化器,改变传统的雾化杯、吸嘴分离的方式。同时,本发明使用鼻塞式的吸入方式,可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小雾化器的体积,携带更方便。
[0033]图1为本发明微型液体雾化器的主视图。
[0034]图2为本发明微型液体雾化器的侧视图。
[0035]图3为本发明微型液体雾化器的立体图。
[0036]图4为本发明微型液体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发明微型液体雾化器的主要电路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0038]图6为本发明微型液体雾化器中原液检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003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40]实施例一
[0041]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微型液体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单片机、微型吹风机52、恒温加热装置54、温度传感器、雾化换能器(超声波雾化换能器,频率30K以上)、雾化腔51、Y形管55、吸雾鼻塞56、原液检测单元、雾化按钮。
[0042]所述微型吹风机52、恒温加热装置54、温度传感器、雾化换能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设置于雾化腔51内,Y形管55的一端连接雾化腔51,另外一端的两头分别连接吸雾鼻塞
56 ο
[0043]所述单片机连接微型吹风机、恒温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雾化换能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原液检测单元、雾化按钮。
[0044]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环境温度;所述单片机检测到雾化按钮被按下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30°C (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设定温度,如28°C、32°C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或者也可以由患者自己设定温度),单片机控制恒温加热装置加温,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高于等于30°C,单片机控制恒温加热装置停止加温。
[0045]所述单片机还用来控制雾化换能器使液体雾化。所述单片机控制微型吹风机将雾化的液体从雾化腔的两侧或多侧均匀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两端各装有一个吸雾鼻塞,鼻孔通过吸雾鼻塞直接吸入雾化液体。
[0046]所述原液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原液的液位,当液体雾化殆尽,必须停止雾化,以避免雾化换能器空载损坏;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在没有雾产生的情况下就认为液体雾化结束,停止雾化换能器工作,从而保护换能器;雾化杯全封闭结构,当病人外出时,一次性把药液加满雾化腔。
[0047]原液检测单元通过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当有雾化时和无雾化时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来判断是否有液体在雾化,若有继续,若无则停止雾化并报警。
[0048]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投射红外线信号,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而后通过信号放大器把微弱的信号放大、整形,放大、整形后发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接收的信号判断是否有雾化的液体(判断依据为:若有雾,接收反射信号的时间相比没有雾时要长)。
[0049]请参阅图6,所述原液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三极管M1、第二三极管M2、第三三极管M3,第一芯片UU第二芯片U2,放大器。
[0050]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l设置于雾化腔的一侧,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设置于雾化腔的另一侧,两者相向设置。
[0051]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Ml的基极、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Ml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Ml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源。
[0052]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放大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放大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放大器的第五接口接地,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放大器的第四接口连接电源。
[0053]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 ;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第i^一电阻Rll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M2的基极,第^^一电阻RlI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极管M2的发射极连接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第二芯片U2,第二三极管M2的集电极接地;第二芯片U2为整形芯片,第二芯片U2连接第一芯片Ul ;第一芯片Ul为所述单片机,或者第一芯片Ul为另外的微处理器。
[0054]第一芯片Ul的第十六管脚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芯片Ul的第五管脚,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0055]第一芯片Ul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脚;第一芯片Ul的第十四管脚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芯片Ul的第四管脚,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
[0056]第一芯片Ul的第九管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极管M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M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M3的集电极连接喇叭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喇叭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l的第八管脚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电源。
[0057]实施例二
[005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微型液体雾化器包括主控制器、吹风机构、雾化换能器、雾化腔、传输管路;所述吹风机构、雾化换能器设置于雾化腔内,雾化腔的一端连接雾化腔;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吹风机构、雾化换能器。
[0059]本发明微型液体雾化器的工作原理为: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功能多样化。通过启动雾化按钮,单片机首先检测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30°C时,加温器加热,由于液体量很少,很快就会加热到30°C,然后保持该加热温度使之恒温。若环境温度高于等于30°C时不会加温,但温度检测一直进行。之后启动雾化换能器,使液体雾化,通过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当有雾化时和无雾化时的透光率是不同的,由此来判断是否有液体在雾化,若有继续,若无则停止雾化并报警。
[006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微型液体雾化器,改变传统的雾化杯、吸嘴分离的方式。而且使用鼻塞式的吸入方式,可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小雾化器的体积,携带更方便。
[0061]本发明雾化器使用微型吹风机,通过双管双侧合一结构,使雾化的液体均匀吹向软管。
[0062]采用鼻塞式吸雾方式,既雾化后的液体被微型吹风机吹向Y形管,Y形管分叉的两端各装有一个鼻塞,鼻孔通过鼻塞直接吸入雾化液体,比起用嘴吸要方便、利用率高。
[0063]在雾化杯的下方,装有一个恒温加热装置,使雾化的液体处于30°C的恒温下,这样产生的温湿气体不会刺激咽喉管。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只有环境温度低于30°C才加温。
[0064]液位检测控制,当液体雾化殆尽,必须停止雾化,以避免雾化换能器空载损坏。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雾化的状态,在没有雾产生的情况下就认为液体雾化结束,停止雾化换能器工作,从而保护换能器。
[0065]雾化杯全封闭结构,当病人外出时,一次性把药液加满雾化杯,盖上密封盖就可以放入口袋或包内。
[0066]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微型液体雾化器的制造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S·西鲁M·哈格马克, F·保利尼M·哈格马克, F·保利尼李耀田中伸哉, 朽原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田中伸哉, 朽原进王新, 王桂英尹凤爱, 李桂梅田中伸哉, 朽原进魏忠兰, 王淼J·H·阿伦斯J·H·阿伦斯
专利相关信息
-
J·H·阿伦斯J·H·阿伦斯J·H·阿伦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F·弗雷杰丘云灵, 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