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锅垫圈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锅垫圈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乐晓辉, 郑峰闯, 金尾修司
  • 公开日
    2009年11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1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1月14日
  • 申请人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7J27/00GK201346141SQ20092011281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锅垫圈,包括可以嵌入锅盖内的铆接部、与铆接部连接的变形部,变形部的内部形成垫圈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置在垫圈内腔的开口处,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将垫圈内腔密封,形成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变形部 的后端,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铆接部与变形部的 连接处或者直接抵靠在变形部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变形部 的后端,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安装铆接部的锅盖 的内侧面上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铆接部 与变形部的连接处,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变形部 上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铆接部 与变形部的连接处,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电饭煲 的内锅的内侧面上6. 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锅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从前 端至后端的厚度逐渐变薄7. —种电饭煲,包括内锅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在内锅的开口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上还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垫圈8. —种电饭煲,包括内锅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在内锅的开口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上还设有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垫圈
  • 技术领域
    锅垫圈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垫圈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包括内锅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在内锅的开口处,所述锅盖上嵌入有锅垫圈。锅垫圈包括可以嵌入锅盖内的铆接部、与铆接部连接的变形部,变形部的内部形成垫圈内腔,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置在垫圈内腔的开口处,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将垫圈内腔密封,形成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锅外低温侧与锅内的热量传导,从而提高了保温效果,且在垫圈内腔处不会形成结露,锅垫圈处的保温温度得到有效的保持,因此在锅垫圈的其余部分也不易形成结露。从根本上解决了电饭煲在保温一段时间后的结露问题。不需要采用接水盒等附加部件,结构大大简化,成本降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锅垫圈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尤其涉及电饭煲中所采用的锅垫圈。现有电饭煲的锅盖通过锅垫圈与内锅进行密封,锅垫圈与内锅的配合部分的截面一般呈"V"字型或者"u"字型。这种锅垫圈在锅盖未关闭状态下的结 构如图7所示,在锅盖关闭状态下的结构如图8所示。在对米饭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后,由于锅内与锅外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度差, 锅垫圈处由于离保温加热器件距离较远且较薄弱,十分容易受到外部低温侧的 影响而导致锅垫圈处的温度比较低。锅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垫圈时, 遇冷凝结成水珠。在打开锅盖的时候,会有较多的水珠流下来,滴到电饭煲的 上框及锅盖上,造成使用上的困扰。这种遇冷凝结成水珠的现象不但造成用户 使用的不方便,而且加剧了锅内温度的降低,对电饭煲的保温性能也有一定影 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有部分电饭煲上设置了接水盒,这种措施虽然避免了水 珠滴到电饭煲的上框及锅盖上,但是,其本身还是会产生水珠,只是将产生的 水珠接到接水盒内,不但要增加一个节水盒,增加了成本,而且也没有从根本 上解决遇冷凝结成水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锅垫圈 及使用该锅垫圈的电饭煲,能够降低锅外低温侧与锅内的热量传导,避免水蒸 气遇冷凝结成水珠,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并提高电饭煲的保温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锅垫圈,包括可以嵌入锅盖3内的铆接部、与铆接部连接的变形部,变形部的内部形成垫圈内腔,还包括密 封部,所述密封部设置在垫圈内腔的开口处,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态时将垫圈 内腔密封,形成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变形部的后端,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 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铆接部与变形部的连接处或者直接抵靠在变形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变形部的后端,在变形部处于变形状 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安装铆接部的锅盖的内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铆接部与变形部的连接处,在变形部 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变形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的前端连接在铆接部与变形部的连接处,在变形部 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的后端抵靠在电饭煲的内锅的内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从前端至后端的厚度逐渐变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电饭煲,包括内锅和锅盖, 所述锅盖盖在内锅的开口处,所述锅盖上还嵌入有前述的锅垫圈。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锅垫圈上增加一个密封部,使 锅盖闭合时在锅垫圈的垫圈内腔形成一个密封层,在此密封层的隔断下,有效 的降低了锅外低温侧与锅内的热量传导,从而提高了保温效果,且在垫圈内腔 处不会形成结露,锅垫圈处的保温温度得到有效的保持,因此在锅垫圈的其余 部分也不易形成结露。从根本上解决了电饭煲在保温一段时间后的结露问题。 不需要采甩接水盒等附加部件,结构大大简化,成本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锅垫圈实施例一在锅盖未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锅垫圈实施例一在锅盖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锅垫圈实施例二在锅盖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锅垫圈实施例三在锅盖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锅垫圈实施例四在锅盖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7是现有技术中锅垫圈在锅盖未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锅垫圈在锅盖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锅盖在未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锅盖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该锅垫圈包括嵌入在锅 盖5内的铆接部1、与铆接部1连接的变形部2,变形部2的内部形成垫圈内腔 3,在变形部2的后端还延伸出密封部4,密封部4伸向锅盖5方向,如图l所 示,在锅盖5打开状态下,密封部4并不将垫圈内腔3密封,但是当锅盖5关 闭时,如图2所示,变形部2被压变形之后,使密封部4抵靠在铆接部1与变 形部2的连接处或者直接抵靠在变形部2上,形成密封的垫圈内腔3,使锅内腔 的水蒸汽很难进入垫圈内腔3内,而外界空气在变形部2及垫圈内腔3的隔断 下也很难进入锅内腔内,有效的降低了锅外低温侧与锅内的热量传导,提高了 保温效果,且在垫圈内腔3处不会形成结露,锅垫圈处的保温温度得到有效的 保持,因此在锅垫圈的其余部分也不易形成结露。
所述变形部2的截面呈"V"字型或者"U"字型,这种结构能够起到最佳 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部4从前端至后端的厚度逐渐变薄,这样,在关闭锅盖5 时,密封部4不会形成太大的反弹力,更加便于用户操作。
如图6所示,图6是本实施例中整个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该电饭煲包括 内锅6和锅盖5,所述锅盖5盖在内锅6的开口处,所述锅盖5上嵌入有锅垫圈, 该锅垫圈包括嵌入在锅盖5内的铆接部1、与铆接部1连接的变形部2,变形部 2的内部形成垫圈内腔3,在变形部2的后端还延伸出密封部4,密封部4伸向锅盖5方向,变形部2被压变形之后,使密封部4抵靠在铆接部1与变形部2 的连接处或者直接抵靠在变形部2上,形成密封的垫圈内腔3。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锅盖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 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就在于在变形部2处于变形状态时(即锅盖关闭时), 密封部4的后端不是抵靠在铆接部1与变形部2的连接处或者直接抵靠在变形 部2上,而是抵靠在安装铆接部1的锅盖5的内侧面上,这种结构同样能够形 成密封的垫圈内腔3。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锅盖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 施例与上述两个实施例主要不同点在于密封部4不是从变形部2的后端延伸出 的,而是从铆接部1与变形部2的连接处延伸出的,密封部4的后端向内锅6 的方向伸出。本实施例中,在变形部2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4的后端抵靠 在变形部2上, 一般是在变形部2的后端,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变形部2的 中部。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锅盖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 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就在于在变形部2处于变形状态时,密封部4的后端不 是抵靠在变形部2上,而是抵靠在内锅6的的内侧面上,这种结构同样能够形 成密封的垫圈内腔3。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