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皮带扣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皮带扣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陈国良
  • 公开日
    2008年3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3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3月13日
  • 申请人
    冈鸿企业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4B11/06GK201036359SQ2007201396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皮带扣本体;一盖体,其可掀开及盖合地设置于该皮带扣本体上;以及 至少一电子卡容置装置,其设置于该盖体上,该电子卡容置装置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皮带扣本体具有 一隔板,该隔板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侧板,该隔板与两侧板之间形成一第一容 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皮带扣本体上枢设有一压接元件,该皮带扣本 体上滑动地设置有一固定元件,该压接元件及该固定元件位于该第一容置空 间中,该盖体在盖合时容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上对应 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分别开设有一滑接槽,两滑接槽具有斜度,该固定元件的 两侧各形成有一滑接部,该固定元件的两滑接部滑接于所述两滑接槽中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的内壁 对应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前端处分别突设有一固定卡榫,该盖体的前端两恻 各设有一活动卡榫,两活动卡榫滑动地设置于该盖体,所述两活动卡榫的内 端各对应设置有一弹簧,所述活动卡榫被弹簧顶抵而弹性地伸出该盖体的两 侧,该盖体在盖合时,所述两活动卡榫与所述两固定卡榫相互卡接固定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的内壁 对应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后端处分别突设有一枢轴,该盖体的后端两侧各设 有一枢接座,两枢接座各具有一枢孔,所述两枢接座的枢孔枢接于所述两侧 板的枢轴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上对应 于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后端处分别设有一枢孔,该压接元件的后端以一枢轴枢 接于所述两侧板的枢孔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元件的外缘 设有多个止滑条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前端设有一凹孔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容置装置 为一中空的壳体,该壳体设置于该盖体的内侧面,该容置空间的一端各形成有一开口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一侧邻接 该开口处设有一透孔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扣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连接于皮带、兼具有容 置电子卡的功能、便于随身携带且不容易遗失的皮带扣结构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皮带扣结构,包括一皮带扣本体、一盖体以及至少一电子卡容置装置,该盖体可掀开及盖合地设置于该皮带扣本体上,该电子卡容置装置设置于该盖体上,该电子卡容置装置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可用以容置电子卡;由此,能组成一兼具有容置电子卡的功能且便于电子卡随身携带的皮带扣结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皮带扣结构的制作方法常用的皮带用于系紧及固定使用者的裤子或裙子,也可衬托服饰的美 感。皮带的头端均连接有一皮带扣,该皮带扣能与皮带配合,并能依实际情 况加以调整,使皮带能以适当的松紧度系紧。但是常用的皮带扣都不具有其 它的附加功能,功能相当的简单。另外,常用的电子卡用来电连接至一电路结构或一储存装置,例如文字 处理器、个人计算机或其它电路结构,储存在电子卡内的数据将被传输至该 电路结构,电子卡是一种可携带的工具,其可由一电子卡连接器轻易的插入 及退出。但是常用的电子卡不具有特定的容置装置,因此携带较不方便,容 易遗失。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兼具有容置 电子卡的功能且便于电子卡随身携带的皮带扣结构。发明内容因此,为了解决皮带扣功能简单,电子卡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扣结构,其兼具有容置电子卡的功能,且便 于电子卡的随身携带,也不容易遗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扣结构,包括 一皮带扣 本体; 一盖体,其可掀开及盖合地设置于该皮带扣本体上;以及至少一电子 卡容置装置,其设置于该盖体上,该电子卡容置装置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优选地,该皮带扣本体具有一隔板,该隔板的两,各连接有一侧板,该 隔板与两侧板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皮带扣本体上枢设有一压接元件,该皮带扣本体上滑动地设置有一固定元件,该压接元件 及该固定元件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该盖体在盖合时容置于该第二容置空 间中。优选地,所述两侧板上对应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分别开设有一滑接槽,两 滑接槽具有斜度,该固定元件的两侧各形成有一滑接部,该固定元件的两滑 接部滑接于所述两滑接槽中。优选地,所述两侧板的内壁对应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前端处分别突设有 一固定卡榫,该盖体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一活动卡榫,两活动卡榫滑动地设置 于该盖体,所述两活动卡榫的内端各对应设置有一弹簧,所述活动卡榫被弹 簧顶抵而弹性地伸出该盖体的两侧,该盖体在盖合时,所述两活动卡榫与所 述两固定卡榫相互卡接固定。优选地,所述两侧板的内壁对应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后端处分别突设有 一枢轴,该盖体的后端两侧各设有一枢接座,两枢接座各具有一枢孔,所述 两枢接座的枢孔枢接于所述两侧板的枢轴。优选地,所述两侧板上对应于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后端处分别设有一枢 孔,该压接元件的后端以一枢轴枢接于所述两侧板的枢孔。优选地,该固定元件的外缘设有多个止滑条。优选地,该盖体的前端设有一凹孔。优选地,该电子卡容置装置为一中空的壳体,该壳体设置于该盖体的内 侧面,该容置空间的一端各形成有一开口。优选地,该壳体的一侧邻接该开口处设有一透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皮带扣上设置有电子卡 容置装置,可将电子卡容置于该电子卡容置装置的容置空间中,使电子卡能 容置于皮带扣内部,便于随身携带,也不容易遗失。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 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 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鼸说明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扣结构的立体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扣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扣结构的掀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扣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皮带扣本体、盖体及 电子卡容置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皮带扣本体11隔板12侧板13第一容置空间14第二容置空间15枢孔16滑接槽17枢轴18固定卡榫2压接元件21枢轴3固定元件31滑接部32止滑条4盖体41枢接座42枢孔43活动卡榫44滑槽45弹簧46凹孔5电子卡容置装置51壳体52容黧空间53开口54透孔6电子卡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扣l结构,包括有一皮带扣 本体l、 一压接元件2、 一固定元件3、 一盖体4及至少一电子卡容置装置5, 其中该皮带扣本体1大致呈长方体或其它形状,该皮带扣本体1具有一隔板 11,该隔板11两側各连接有一侧板12,侧板12突出于隔板11顶面及底面 适当的高度,隔板11与两侧板12之间分别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13及一第 二容置空间14,该第一容置空间13及第二容置空间14分别设于隔板11的 下方及上方。该两侧板12上对应于第一容置空间13后端处分别开设有一枢孔15,该 枢孔15贯穿侧板12的内壁及外壁,能用以枢接该压接元件2。该两侧板12 上对应于第一容置空间13前半部处分别开设有一滑接槽16,能用以滑接该 固定元件3,该滑接槽16具有斜度且贯穿侧板12的内壁及外壁。该两侧板12内壁对应于第二容置空间14后端处分别突设有一枢轴17, 能用以枢接该盖体4。该两侧板12内壁对应于第二容置空间14前端处分别 突设有一固定卡榫18,能用以卡接固定该盖体4。该压接元件2是一板状体,其后端以一枢轴21枢接于两侧板12的枢孔 15,使该压接元件2枢设于皮带扣本体1,该压接元件2位于第一容置空间 13中接近后端的位置处。皮带的头端可穿入压接元件2与隔板11之间,并利用该压接元件2将 皮带的头端压接固定,该压接元件2的内缘一般设有多个定位爪(图略), 可用以插刺固定在皮带上,使皮带的头端与皮带扣稳固的连接。该固定元件3是一板状体,其两侧各形成一滑接部31,该滑接部31的 长度小于滑接槽16的长度,该固定元件3用两滑接部31滑接于两滑接槽16 中,使该固定元件3可滑动地设置于皮带扣本体1,该固定元件3位于第一 容置空间13的前半部,该固定元件3前、后滑动时可利用两滑接槽16斜度 的引导,使固定元件3靠近或远离隔板11。该固定元件3的外缘还设有多个止滑条32,以便于推动固定元件3前、 后滑动。皮带的尾端可经由第一容置空间13前端插入,并穿入固定元件3 与隔板ll之间。当固定元件3向前滑动时,固定元件3靠近隔板11,压紧 固定调整完成的皮带;当固定元件3向后滑动时,固定元件3远离隔板11, 则可以放松皮带。该盖体4是一外形与第二容置空间14大致对应的板状体,该盖体4后 端两侧各设有一枢接座41,该枢接座41各具有一枢孔42,该两枢接座41 的枢孔42枢接于两侧板12的枢轴17,使该盖体4枢接于皮带扣本体1 ,使 该盖体4可掀开及盖合。该盖体4前端两侧各设有一活动卡榫43,该两活动卡榫43滑动地设置 于盖体4前端两侧的滑槽44中,该两活动卡榫43内端各对应设置有一弹簧 45,使活动卡榫43可被弹簧45顶抵而弹性地伸出盖体4的两侧,以便与两 相对应的固定卡榫18相互卡接。该盖体4前端还设有一凹孔46,以便手指 伸入扳动该盖体4掀开及盖合。当该盖体4盖合时可容置于皮带扣本体1的第二容置空间14中,可利 用两活动卡榫43与两固定卡榫18相互卡接固定,使该盖体4稳固地盖合于 皮带扣本体1上。当该盖体4掀开时,两活动卡榫43与两固定卡榫18脱离, 盖体4可移出第二容置空间14 (如图3所示)。该电子卡容置装置5为一可用来容置电子卡6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 电子卡容置装置5为一中空的壳体51,该壳体51设置于盖体4的内側面, 该壳体51的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52,该容置空间52的形状可根据所需放置 的电子卡6而适当的变化,电子卡6的类型并不限定,可为SD卡、miniSD 卡、MS卡、MS Duo卡、XD卡或其它类型的电子卡。该容置空间52 —端形成有一开口 53,使该电子卡6可通过该开口 53而 插置于该容置空间52内。该壳体51的一侧邻接开口 53处还开设有一透孔 54,以便于抽出电子卡6。该电子卡容置装置5可随盖体4的掀开或盖合而 移出第二容置空间14或容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4中;通过上述结构的组合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扣结构。另外,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卡容黨装置5的壳体51的内 部形成有两容置空间52,因此可用以容置两电子卡6。在本实施例中,该盖 体4的两侧与该皮带扣本体1的两侧板12的内壁卡接,故可将上述实施例 的活动卡榫43及固定卡榫18予以省略。本实用新型主要在皮带扣内设置有电子卡容置装置5,当该盖体4掀开 时,可将电子卡6容置于容置空间52中,再将该盖体4盖合,使电子卡6 得以容置于皮带扣内部。因此,该皮带扣兼具有容置电子卡的功能,便于电子卡的随身携带,也 不容易遗失。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所有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变 化,均同样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