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曹胜铉
  • 公开日
    2006年10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7月7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7月7日
  • 申请人
    青岛丽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H99/00GK2827358SQ2005200851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包括透光器(30)、温热床垫(20)、电位针(40)和调节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器(30)、温热床垫(20)和电位针(40)的控制端均与调节器(10)相连,在所述调节器(10)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0)包括输入键(11)、微处理器(12)、透光器电源部(13)、驱动开关(14)、负离子发生部(15)和电位发生部(16);其中,输入键(11)接收使用者的操作信号;微处理器(12)根据输入键(11)传达的使用者操作信号,发出控制信号;透光器电源部(13)对输入的外部电源进行整流、降压,转换成理疗头所需的电源电压;驱动开关(14)在微处理器(12)的控制下,把从透光器电源部(13)输出的电源电压输入到透光器(30);负离子发生部(15)根据从微处理器(12)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向负离子发生装置输入预定的电源,使其放射负离子;电位发生部(16)为其上连接有电位针(40)的电位板(163)输入负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器电源部(13)包括电源输入模块(131)、变压器(133)、监控模块(132)、控制模块(134)、稳压模块(135)和滤波模块(136);其中,电源输入模块(131)对输入的外部电源进行整流;变压器(133)对电源输入模块(131)输出的电源进行降压;监控模块(132)监控变压器(133)的次级电压;控制模块(134)根据监控模块(132)感知到的变压器(133)次级电压,调节变压器(133)的初级电压;稳压模块(135)保持变压器(133)的次级电压稳定;滤波模块(136)连接变压器(133)和稳压模块(135),对其输出的电压进行滤波,并输出到透光器(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开关(14)中,晶体管(Q1)的基极与微处理器(12)相连,集电极一方面连接透光器电源部(13)的输出端,另一方面与场效应晶体管(Q2)的栅极相连,其发射极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2)的漏极通过透光器(30)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透光器电源部(13)的驱动电源输出端,其源极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部(15)包括振荡模块(151)、变压器(152)和升压模块(153);其中,振荡模块(151)在微处理器(12)的控制下,将输入电源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的振荡电压;变压器(152)将振荡模块(151)产生的振荡电压升压为预定电压;升压模块(153)连接第4变压器(152)的次级,对次级电压进行升压,产生高压负电源输出给负离子发生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发生部(16)包括信号转换模块(161)和负电位发生模块(162);其中,信号转换模块(161)由光耦可控硅构成,其发光侧连接微处理器(12),受光侧连接负电位发生模块(162),消除微处理器(12)输入电源的杂波;负电位发生模块(162)将通过信号转换模块(161)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输出负电源至电位板(163),在所述电位板(163)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电位针(4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采用一陶瓷(154)实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热床垫(20)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微处理器(12)对输入到加热器的电源进行控制,使其达到预定温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光器(30)内部设置有灯泡,灯泡上罩有玉石,所述玉石表面高于透光器(30)的壳体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器(10)正面设置有显示器,侧面设置有负离子放射口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对透光器、温热床垫、负离子发生装置和电位针进行集中控制的多功能调节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属于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其中,温热床垫内设有加热器,通过调节输入电源,可控制加热器加热到预设温度;透光器内部设有多个灯泡,灯泡上面罩有玉石,透光器通电后灯泡亮,灯泡散发的热量对玉石进行加热,使其放射远红外线,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电位针可输出一定量的电位,对人体穴位产生刺激。所述调节器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操作,驱动温热床垫、透光器和电位针同时或单独工作,并通过向内侧设置的陶瓷输入一定电源,使其释放负离子,来调节周围环境,改善治疗效果,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的制作方法一般情况下,在房间地面或床上使用的各种床垫,由于其内部设置的加热装置使用了传热加热器或加热板,可以实现温热的预期目的。但这种单纯的电加热方式只能为床垫提供保温效果,不能增进健康或为人体提供有益的治疗作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许多生产厂家在床垫内部使用玉或黄土、锗等远红外线放射材料,另外再使用加热器或发热板,及水脉隔离板或电磁波隔离板,以隔离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和水脉波,使加热的黄土和锗起到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用。只具备保温功能的温热床垫功能单一,无法对使用者的全方位进行辅助治疗,因此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为了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使用者须追加购买电位针或透光器等其他理疗辅助工具,这不仅增加使用者的消费支出,而且需要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再加上操作每台调节器的方法不同,使用者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温热床垫功能单一,追加电位针或透光器等其他理疗辅助工具占用空间大,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操作一台控制器即可实现对透光器、电位针、温热床垫和负离子发生装置进行集中控制,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包括透光器、温热床垫、电位针和调节器,所述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的控制端均与调节器相连,在所述调节器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调节器包括输入键、微处理器、透光器电源部、驱动开关、负离子发生部和电位发生部;其中,输入键接收使用者的操作信号;微处理器根据输入键传达的使用者操作信号,发出控制信号;透光器电源部对输入的外部电源进行整流、降压,转换成理疗头所需的电源电压;驱动开关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把从透光器电源部输出的电源电压输入到透光器中;负离子发生部根据从微处理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向负离子发生装置输入预定的电源,使其放射负离子,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装置采用一陶瓷实现;电位发生部为电位板输入负电源,在所述电位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电位针。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限定,所述透光器电源部包括电源输入模块、变压器、监控模块、控制模块、稳压模块和滤波模块;其中,电源输入模块对输入的外部电源进行整流;变压器对电源输入模块输出的电源进行降压;监控模块对变压器的次级电压进行监控;控制模块根据监控模块感知到的变压器次级电压,调节变压器的初级电压;稳压模块保持变压器次级电压的稳定;滤波模块连接变压器和稳压模块,对其输出的电压进行滤波,并输出到透光器中。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限定,在所述驱动开关中,晶体管的基极与微处理器相连,集电极一方面连接透光器电源部的输出端,另一方面与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相连,其发射极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通过透光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透光器电源部的驱动电源输出端,其源极接地。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限定,所述负离子发生部包括振荡模块、变压器和升压模块;其中,振荡模块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将输入电源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的振荡电压;变压器将振荡模块产生的振荡电压升压为预定电压;升压模块连接变压器的次级,对次级电压进行升压,产生高压负电源输出给负离子发生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限定,所述电位发生部包括信号转换模块和负电位发生模块;其中,信号转换模块由光耦可控硅构成,其发光侧连接微处理器,受光侧连接负电位发生模块,消除微处理器输入电源的杂波;负电位发生模块将通过信号转换模块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输出负电源至电位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限定,在所述温热床垫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微处理器对输入到加热器的电源进行控制,使其达到预定温度。在所述透光器内部设置有灯泡,灯泡上罩有玉石,所述玉石表面高于透光器的壳体表面。此外,在所述调节器正面设置有显示器,侧面设置有负离子放射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调节器可对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实现集中控制,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使用者的消费支出。另外,在调节器的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在使用者理疗的过程中,可选择释放负离子,改善周围环境,提高治疗效果。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温热床垫、电位针、负离子发生器或透光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有针对性的理疗;亦可选择同时使用,进行多方位综合保健,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中由透光器、温热床垫和电位针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调节器的连接关系图;图1b是调节器的侧视图;图2是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原理方框图;图3是图2中透光器电源部的内部电路连接图;图4是图2中驱动开关的电路连接图;图5是图2中负离子发生部的内部电路连接图;图6是图2中电位发生部的内部电路连接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图1a和图1b可知,在温热床垫20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图中未示出),当有电源输入时,放出热量,达到设定温度;透光器30放射远红外线,刺激使用者的身体;电位针40的前端设有多个针(图中未示出),通过这些针产生预定的电位;调节器10通过上面的输入键11传达使用者的操作信息,经驱动电源输出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电位针40、温热床垫20、透光器30和设置在调节器10内部的负离子发生部15工作。所以,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器上的输入键11控制电位针40、温热床垫20、透光器30和负离子发生装置15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工作。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原理方框图,输入键11输出使用者的操作信号;微处理器12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位针40、透光器30、负离子发生部15和温热床垫20工作;透光器电源部13产生透光器30所需的驱动电源,通过驱动开关14输入到透光器30中;负离子发生部15根据微处理器12的指令,放射负离子;电位发生部16根据微处理器12的指令,向电位针40放射一定量的电位。
如果使用者选择调节器的温热床垫20功能,微处理器12向温热床垫20中内设的加热器(图中未示出)输出驱动电源和控制信号,驱动加热器按照预定的温度工作。此时,使用者可设定温热床垫20的发热温度,调节器10根据设定温度控制加热器发出热量。
当使用者选择透光器30功能时,微处理器12向驱动开关14发出控制信号,将透光器电源部13产生的电压输出到透光器30中,使透光器30内部的多个灯泡发光,产生热量,放射远红外线。
当使用者选择负离子放射功能时,通过微处理器12给负离子发生部15输出控制指令,负离子发生部15为设置在调节器10内部的陶瓷154输出负电源,使其放射负离子。
当使用者选择电位针40功能时,微处理器12向电位发生部16发出控制信号,电位发生部16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送到连接在电位针40前端的突出形状的针上,这样通过电位针40可输出预定的电位。
下面对图2中透光器电源部13、驱动开关14、负离子发生部15和电位发生部16的具体电路连接关系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3中,电源输入模块131对AC220V的外部电源进行整流转换为直流电压,连接到变压器133的初级,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变压器133的次级连接滤波模块136。采用监控模块132感知连接到变压器133次级的电压,并输出到控制模块134。控制模块134根据监控模块132感知到的变压器133的次级电压波动情况,调节变压器133的初级电压。稳压模块135将变压器133次级输出的电压保持为预定电压,并经过滤波模块136消除电压波动,经驱动开关14输出到透光器30中。
在电源输入模块131中,包含有输入端的保险丝F和变阻器VRI,当电压异常时,可切断外部电源,避免事故发生。利用二极管BD1组成的整流桥将从外部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到变压器133的初级。监控模块132连接变压器133的次级,通过电阻R4和二极管D1连接到控制模块134的控制器SW1上。
控制模块134与监控模块132、变压器133的初级NS和次级NP相互连接,控制器SW1通过场效应晶体管Q1连接到变压器133的初级NS,通过光电耦合器PCI和监控模块132分别连接到变压器133的次级NP1、NP2。
在变压器133的初级NS并联有由电容C15和二极管D4组成的串联支路,次级NP1经二极管D3与滤波模块136相连。其中,在二极管D3的两端并联有由电容C10和电阻R13组成的串联支路。
在二极管D3与滤波模块136之间连接有稳压模块135,在所述稳压模块135中包含有调整器RG1,其输出端OUTPUT经电感L2输出+5V直流电,并分别经二极管D4和电容C14接地。
在滤波模块136中包括有与二极管D3串联的电感L1,二极管D3和电感L1之间经电容C11接地,在电感L1的输出端分别经电容C12和电阻R14接地。
启动控制模块134,将从电源输入模块131整流出的电压输入到控制器SW1的电源端Vcc,再通过输出端OUTPUT控制场效应晶体管Q1导通,这样,变压器133的初级形成电压,并经其次级降压。控制器SW1的输出端OUTPUT输出具有一定周期的波形电压,控制场效应晶体管Q1的导通时间,调节变压器133的初级电压。于是,变压器133根据初级形成的电压在次级形成一定周期的预定电压。
这样,根据变压器133次级形成的预定电压,稳压模块135的调整器RG1保持+5V直流电压,通过连接在调整器RG1输出端OUTPUT的电感L2向外输出。
与变压器133的次级NP1相连的滤波模块136将通过二极管D3输入的+24V电压经电感L1和电容C11、C12滤波后输出。
图4是调节器10中驱动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其中,晶体管Q1的基极与微处理器12相连,接收微处理器12发出的驱动信号。当使用者选择透光器功能时,微处理器12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晶体管Q1截止,从透光器电源部13输出的+5V直流电源经电阻R1、R2作用到场效应晶体管Q2的栅极,控制其导通,从透光器电源部13输出的+24V直流电压输入到透光器30中,使其开始工作。
在透光器30内设有多个灯泡(图中未示出),灯泡上面罩有玉石31,透光器30通电后灯泡亮,灯泡散发的热量对玉石31进行加热,使其放射远红外线,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图5是调节器10中的负离子发生部15的电路原理图。其中,从微处理器12输出控制信号在振荡模块151的作用下,在变压器152的初级形成具有一定频率的振荡电压。变压器152将输入的24V电压升压至800V左右,输出到升压模块153中。升压模块153将从变压器152输入的800V交流电转换为1000V直流电,将负(-)电压输入到陶瓷154中,使其通电后释放负离子。
在振荡模块151中,晶体管Q1的基极与微处理器12相连,集电极与晶体管Q2、Q3的发射极相连,晶体管Q2的基极经电容C3一方面连接变压器152初级线圈的其中一端,另一方面与晶体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3的基极经电容C2一方面与变压器15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连,另一方面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另外,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连接在晶体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而电阻R2和电容C4则并联连接在晶体管Q3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
升压模块153连接在第4变压器152次级线圈的两端,二极管D1~D7的正极和负极方向相互反相并列连接,电容C7~C12分别连接在二极管D1~D7之间。其中,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正极连接陶瓷154。
利用以上结构作说明如下,首先微处理器12发出高电平ON信号,晶体管Q1导通,透光器电源部13输出的电源V+经变压器152的初级线圈控制晶体管Q2、Q3导通。此时,晶体管Q2、Q3在电阻R1、R2和电容C1~C4的共同作用下将变压器152的初级电压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的振荡电压,由其次级线圈升压为800V以上的交流电。所述800V交流电通过升压模块153中的二极管D1~D7整流为直流电,在电容C7~C12的作用下升压到1000V,输入到陶瓷154中,所述输入电源是负(-)电源。
图6是调节器10中电位产生部16的电路原理图。其中,信号转换模块161消除微处理器12输入的电源杂波,负电位发生模块162把信号转换模块161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产生负电位。在电位板163上连接有各个电位针40,输出通过负电位发生模块162产生的负电位。
其中,信号转换模块161由光耦可控硅PVR1、PVR2构成,发光侧连接微处理器12,受光侧连接在负电位发生模块162上。在负电位发生模块162中,电容C1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在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2。
电位板163经电阻R4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并经电阻R5连接到电容C1的输入端。
由此,从微处理器12输出的控制信号启动光耦可控硅PVR1、PVR2的发光侧发光,受光侧根据发光强弱生成预定电压,输入到负电位发生模块162中。此时,输入到负电位发生模块162中的电源是交流电,通过负电位发生模块162中的二极管D1、D2可将其转换为直流电,为电位板163输入负(-)电源。电位板163上输入预定电源后再输出到连接在其上的电位针40,进而作用到人体。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