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转动式炒茶的制造方法 [0002]在茶叶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炒制,为了使茶叶受热均匀,常常要对茶叶进行翻动,然而,目前的炒茶机多数是转动的炒锅结构,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很容易聚积在起,影响炒茶速度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双重转动式炒茶机。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重转动式炒茶机,包括支架,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带有传动轴,传动轴竖向设置,传动轴传动连接有炒锅,支架上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炒锅位于支撑盘上方,其特征在于,炒锅底面中心传动连接有被动轴,被动轴倾斜设置,被动轴与传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相连;被动轴外面相对旋转连接有套筒,套筒外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与炒锅的底壁互相平行,连接盘内设有加热系统;连接盘底面边缘周圈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支撑盘顶面边缘周圈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板相对应,导向板位于导向槽内。 [0006]根据所述的双重转动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有撞杆,撞杆水平设置,传动轴周围的所述支撑盘下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球,振动球与撞杆相对应,振动球位于撞杆的运动轨迹内。
[0007]本实用新型中,在炒锅自身旋转的同时,炒锅与连接盘一起还能在支撑盘上转动,即炒锅的运动是双重转动,这样能增大茶叶的运动速度与运动面积,减少茶叶的炒制时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此过程中,撞杆不断撞击振动球,使支撑盘产生一定振动,能够使聚积一起的茶叶被打散,有利于茶叶的快速炒制,使用效果好。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中:
[0010]1、炒锅;2、连接盘;3、套筒;4、被动轴;5、万向节;6、导向板;7、支撑盘;8、弹簧;9、振动球;10、传动轴;11、支架;12、电机;13、撞杆;14、导向槽。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双重转动式炒茶机,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带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竖向设置,传动轴10传动连接有炒锅1,支架11上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7,炒锅I位于支撑盘7上方,炒锅I底面中心传动连接有被动轴4,被动轴4倾斜设置,被动轴4与传动轴10通过万向节5传动相连,能够使炒锅I实现自转与公转;被动轴4外面相对旋转连接有套筒3,套筒3外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连接盘2与炒锅I的底壁互相平行,连接盘2内设有加热系统;连接盘2底面边缘周圈固定连接有导向板6,支撑盘7顶面边缘周圈开设有导向槽14,导向槽14与导向板6相对应,导向板6位于导向槽14内,使炒锅I沿着即定轨道运转。
[00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10固定连接有撞杆13,撞杆13水平设置,传动轴10周围的所述支撑盘7下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8,弹簧8下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球9,振动球9与撞杆13相对应,振动球9位于撞杆13的运动轨迹内。撞杆13能够撞击振动球9,使支撑盘7产生一定振动,将聚积在一起的茶叶打散。
双重转动式炒茶的制造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林夏菊林夏菊林夏菊王新, 王桂英J·H·阿伦斯J·H·阿伦斯J·H·阿伦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丘云灵, 熊玉李宗武吴健, 徐刘彬阿德里亚那·布里西奥, 阿德里亚那 布里西奥卢兰达·马尔舒埃塔·埃雷乌, 恩里克·莫伊斯·瓦尔斯
专利相关信息
-
卢兰达·马尔舒埃塔·埃雷乌, 恩里克·莫伊斯·瓦尔斯卢兰达·马尔舒埃塔·埃雷乌, 恩里克·莫伊斯·瓦尔斯王岳梁邓来义邓来义万国兵万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