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窗帘的制作方法—种窗帘,包括帘体、沿窗帘横向延伸的固定座,帘体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帘体沿其纵向方向上设有多个过线环,固定座上设有导向轮和锁具,帘体的底部设有重物坠,帘体的下端固定有拉绳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多个过线环后,绕过导向轮,再穿过锁具,锁具可以夹紧拉绳,实现帘体的定位。过线环呈圆环状,每个过线环固定连接在帘体的多根织线上。使用时,向下拉动拉绳,多个过线环相靠拢,帘体向上折叠,通过锁具夹住拉绳,帘体实现收拢定位,此时,相靠拢的过线环挂在拉绳上,折叠的帘体部位通过织线挂在过线环上,过线环由于要承载帘体和重物坠的重量,因此过线环和织线受力较大,过线环是呈圆环形的,在使用过程中,过线环上的多根织线很容易靠拢至圆环的最低部,且织线受力较大,多根织线很容易过分被拉扯,从而在帘体上形成破洞,损坏帘体。
向延伸的固定座、上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帘体,所述帘体沿其纵向方向上固定设有多个过线环,所述帘体的底部设有重物坠,所述帘体的下部固定有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多个过线环,所述过线环包括弯曲部、连接在所述弯曲部两端的直部,所述直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帘体的多根织线上,所述多根织线在所述直部上均匀分布。 所述过线环呈D形。 所述多个过线环沿所述帘体的纵向等间距地设在所述帘体上。 在所述帘体的横向方向上设有多排所述的多个过线环,所述帘体的下部固定有多根所述的拉绳,每根所述的拉绳穿过一排所述的多个过线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在拉动拉绳后,多个过线环向上靠拢,实现帘体折叠时,过线环挂在拉绳上,帘体和重物坠通过织线挂在过线环上,织线承载帘体与重物坠的重量,通过过线环上设置直部,且多根织线均匀分布在直部上,则织线不会发生移动的趋势,帘体在折叠时,织线受力均匀,织线不会被过度拉扯移位,避免了对帘体的损坏。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0010]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示意图;[0011]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线环与帘体相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参见附图l-3所示,一种窗帘,包括沿窗帘横向延伸的固定座1、上端固定在固定座1上的帘体2,固定座1上设有导向轮3,帘体2沿其纵向方向上固定设有多个过线环4,帘体2底部设有重物坠,帘体2的下端固定有拉绳5的一端,拉绳5的另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多个过线环4,然后绕过导向轮3,过线环4包括弯曲部41、连接在弯曲部41两端的直部42,直部42通过固定连接在帘体2的多根织线8上,多根织线8在直部42上均匀分布,则拉动拉绳5,多个过线环4向上靠拢,实现帘体2折叠,此时过线环4挂在拉绳5上,帘体2通过织线8挂在过线环4上,如图2所示,织线8承载帘体2与重物坠的重量,通过过线环4上设置直部42,则多根织线8可以均匀分布在直部42上,不会发生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得织线8受力均匀,则帘体在折叠时,织线8不会被过度拉扯移位,避免了对帘体2的损坏。[0014]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过线环呈D形,织线为细纱线,帘体2是由细麻和细纱线编织而成的,通过使用D形的过线环,有效地阻止了细纱线的拉扯移动,防止帘体破裂。为了使帘体2可以均匀折叠,多个过线环4沿帘体2的纵向等间距地设在帘体2上。在图1中,沿着帘体的横向方向设有三排上述的多个过线环4,每排的多个过线环4中穿过有一根拉绳5,每根拉绳5的下端固定在帘体2的底部,固定座1上设有两个导向轮3和一个锁具7,本实施例中,锁具7的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101485535,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6日
一种窗帘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姚珊珊姚珊珊姚珊珊姚珊珊印魏印魏印魏
专利相关信息
-
印魏印魏印魏印魏印魏印魏印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