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努尔艾力·买买提
  • 公开日
    2012年8月22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23日
  • 申请人
    努尔艾力·买买提
  • 文档编号
    A61G7/00GK202386877SQ20112054945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包括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下方设有两个横向滑轨,所述两个横向滑轨之间设有与其滑配的陪护床板,所述陪护床板下方设有用于支撑陪护床板的折叠床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陪护床板外侧设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陪护床板的上表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有可沿导轨滑动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饭桌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的侧面端部设有用于悬挂吊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病床铰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陪护床的医用床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包括病床,病床下方设有两个横向滑轨,两个横向滑轨之间设有与其滑配的陪护床板,陪护床板下方设有用于支撑陪护床板的折叠床腿。本实用新型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使病人和陪护人员在夜间均可得到良好的休息,并保持病房的整齐和正常秩序。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带陪护床的医用床的制作方法目前医院病房用床,均是一张床位,仅供一人使用,对不能自理的病人,需要陪护人员,而陪护人员的夜间休息,都是自带床具或席地休息,这样既不方便,陪护人员也得不到较好的休息,常常疲惫不堪,另外自带床具还容易影响病房中人员的走动,造成病房秩序的混乱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不影响病房的整齐和秩序,又能使病人和陪护人员在夜间均能得到很好休息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包括病床,所述病床下方设有两个横向滑轨,所述两个横向滑轨之间设有与其滑配的陪护床板,所述陪护床板下方设有用于支撑陪护床板的折叠床腿。优选地,所述陪护床板外侧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陪护床板的上表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有可沿导轨滑动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饭桌铰接。优选地,所述病床的侧面端部设有用于悬挂吊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病床铰接。本实用新型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使病人和陪护人员在夜间均能得到良好的休息,并保持病房的整齐和正常秩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陪护床的医用床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陪护床板的结构图。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I为一种带陪护床的医用床,包括病床1,病床I下方设有两个横向滑轨2,两个横向滑轨2之间设有与其滑配的陪护床板3,陪护床板3下方设有用于支撑陪护床板3的折叠床腿4。使用时,将陪护床板拉出,将折叠床腿支开就可以使用。不使用时,将折叠床腿叠起,将陪护床板推至病床下方即可。陪护床板3外侧还可以设有把手5,方便推拉陪护床板。陪护床板3的上表面还可以设有导轨6,导轨6上有可沿导轨6滑动的第一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7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8的另一端与饭桌9铰接。需要使用饭桌时,将饭桌和第二支撑杆拉出,向内弯折饭桌和第二支撑杆,使第二 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呈90度,饭桌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呈90度。这样病人就可以在病床上完成吃饭。不使用时,将饭桌和第二支撑杆向内折叠,将第二支撑杆向外弯折至与第一支撑杆处于一个水平面,将其推入陪护床板上方即可。病床I的侧面端部还可以设有用于悬挂吊瓶的支撑架10,支撑架10与病床铰接。使用时,将支撑架沿铰接轴旋转至垂直位置即可使用。使用完成后将支撑架旋转至水平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