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的制作方法对于需长期休养或不良于行的病患而言,由于他们需长时间躺卧于床铺上,身体与床铺接触的部分,易因收到压迫及血液循环不良而生成褥疮,甚而引起贫血、伤口感染及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而预防褥疮最好的方法是勤于翻动病患身体,藉由该动作可帮助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压力,并促进血液循环。一般在照顾病患时,除了以人工方式替病患翻身外,还可利用气垫床达到相同的功效。图6所示是一现有的气垫床,其是将复数个长筒式气囊80横向并列于一床架81上,奇数位置及偶数位置的气囊80分别接于一输气管82、83上,藉由相邻气囊80间的交互充气、泄气作用,可避免病患身体长时间与床铺接触,并促进病患的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而当病患长有褥疮时,则可将对应位置的气囊80泄气,令患部不与气囊80接触,避免伤口感染恶化。然而现有的气垫床,由于其气囊80是呈长筒状,当病患因长有褥疮而需将对应位置的气囊80泄气时,是将整条气囊80内的空气泄出,如此一来,会使病患身体有一大部分呈悬空状,并令病患身体其他部位的压力增大,而造成病患的不适。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气垫床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气垫床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气垫床,便成了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气垫床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气垫床,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当病患身体长有褥疮,而需将对应位置的气囊泄气时,该气囊的泄气不会造成病患身体大面积的悬空,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有鉴于现有的气垫床主要是由复数个长筒式气囊组成,当因应病患需要而将气囊泄气时,会令病患身体的一大部分呈悬空状,并对其他部位造成压力,本创作人遂设计一新型气垫床,以期改善上述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其是于一床架上设有复数个独立筒式气囊及一输气管路,各气囊是呈矩阵排列设置于一床架上,同一横列的复数气囊以一通道相通;该输气管路包括至少一条的输气管,输气管的一端是与一打气帮浦连接,另端是与各横列最外侧的气囊连接。当该输气管路包括两条输气管,且两输气管的另端是分别与奇数列及偶数列最外侧的气囊相连时,相邻横列上的复数气囊可交互进行充气、泄气动作,达到翻动病患身体、促进其血液流通的功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其中所述的输气管路包括两输气管,两输气管的一端是与一打气帮浦相连,另端是分别与奇数列及偶数列最外侧的气囊相连接。
前述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其中所述的两输气管是设置于床铺的同一侧。
前述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其中所述的输气管与气囊是通过一分支管相互连接。
前述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其中所述的床架的两长侧上设置有一防护垫。
前述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其中所述的通道内设置有支撑体,帮助维持通道的畅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使用独立筒式气囊,气囊顶部与病患身体接触的面积小,当病患长有褥疮而需将气囊泄气时,可以束带束缚对应位置上一或多个气囊,令空气不会进入该气囊中,保护病患的患部;且气囊泄气后,仅使病患身体小面积悬空,其他部位仍由充满气体的气囊所支撑,不会使身体其他部位因压力增大而感到不适。
经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是供需长期卧床的病患使用,其是包括复数个独立筒式气囊及一输气管路,各气囊是呈矩阵排列设置于一床架上,各横列上皆设置有复数个气囊,该输气管路包括至少一条的输气管,其是与气囊连接;两相邻横列上的复数气囊若连至不同输气管,可交互进行充气、泄气动作,达到促进病患身体血液流通、预防褥疮发生的功效。若病患长有褥疮,可束缚对应部位的气囊,令气体不会进入该气囊中,使患部得保持悬空,且身体其他部位仍由气囊所支撑,故不会有因病患身体大面积悬空而使其他部位承受过大压力的问题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当病患身体长有褥疮,而需将对应位置的气囊泄气时,该气囊的泄气不会造成病患身体大面积的悬空。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气垫床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道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囊与输气管的连接方式。
图4所示是气囊被束带束缚的示意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6所示是一种现有的气垫床。
10气囊 11床架20输气管 21输气管30打气帮浦 40通道41支撑体 50分支管60束带 70防护垫71床罩 72护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其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包括复数个独立筒式气囊10及一输气管路,其中各气囊10是呈矩阵排列设置于一床架11上,各气囊10充气后呈立体筒状,可支撑病患的身体。
于本实施例中,该输气管路是包括两输气管20、21,两输气管20、21的一端是连接至一打气帮浦30上,另端是分别与奇数列及偶数列最外侧的气囊10连接,且两输气管20、21是设置于同一侧。
如图2所示,同一横列上相邻的气囊10间设置有通道40可供空气流通,且通道内设有支撑体41,该支撑体41可帮助维持通道40的畅通;最外侧的气囊10上设置有一分支管50,该分支管50另端是连接至输气管20、21上,当空气经由分支管50进入各横列最外侧的气囊10后,可再通过通道40传至同一横列上的各气囊10中,使各气囊10充满气体并支撑病患的身体。
如图3所示,其中一条输气管20是与奇数列的气囊10相连,另一条输气管21是与偶数列的气囊10相连,上述连接方式是通过分支管50进行;打气帮浦30将空气打入输气管20、21后,空气复由各分支管50传入气囊10内,或通过输气管20、21、各分支管50将对应气囊10内的空气抽出。
图4所示是当病患长有褥疮时,可以束带60将对应部位的气囊10束缚住,令空气不得进入该气囊10中,病患长有褥疮的患部即可悬空而不与气囊10接触,帮助保护伤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图5所示,待上述装置皆设置完成后,可于床架11的两长侧上增置一防护垫70,该防护垫70约与气囊10等高,是用于帮助固定气囊10的位置,使气囊10不因外力影响而向外倾倒;又各气囊10可为一床罩71所包覆,以增添床铺的完整性并使病患更感舒适。另外,床架1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可升降的护栏72,可使气囊10的定位更加稳固及维护病患的安全。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奇数列及偶数列的复数独立筒式气囊是连接至不同输气管,藉由其交互充气、泄气的作用,可达到翻动病患身体、促进病患血液循环的功效;而本实用新型中输气管的数目可视需求做调整。
当病患长有褥疮而需将对应位置的气囊泄气时,因本实用新型是使用独立筒式气囊,可选择一或多个气囊予以束缚,使病患身体只有患部呈悬空状,其余各部位仍由气囊支撑而不需承受过大的压力,可帮助病患舒适安心的休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具独立筒式气囊的气垫床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拉加万·苏帕拉马尼亚恩费树杰费树杰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张国栋, 朱英斌谢宜春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兰春艳兰春艳兰春艳兰春艳兰春艳丸山岳丸山岳
专利相关信息
-
丸山岳丸山岳丸山岳E·H·贡达伊, L·J·格朗斯E·H·贡达伊, L·J·格朗斯E·H·贡达伊, L·J·格朗斯纐缬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