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兴元
  • 公开日
    2006年9月27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7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7月21日
  • 申请人
    刘兴元
  • 文档编号
    A61F9/007GK2820145SQ2005200514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包括手柄(1)、刀杆(2)、刀臂(3)和刀身(6),手柄(1)、刀杆(2)、刀臂(3)和刀身(6)依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月牙状的刀身(6)由刀口(5)、刀背(7)、圆滑过渡的曲面状的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构成,刀臂(3)和下部刀垫(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其特征在于刀身(6)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把刀身,两把刀身的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分别联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其特征在于刀身(6)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把刀身,其两把刀身的刀口(5)的上、下部分别相对地稍微弯曲,其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分别联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其特征在于刀杆(2)与刀臂(3)之间的夹角a在90°-180°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其特征在于刀杆(2)与刀臂(3)之间的夹角a为18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其特征在于刀杆(2)与刀臂(3)之间的夹角a为150°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手柄1、刀杆2、刀臂3和由刀口5、刀背7、圆滑过渡的曲面状的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构成的月牙状的刀身6,具有体积小、手术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易掌握且手术切口微小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的制作方法目前,治疗白内障主要有超声乳化吸除术、大切口摘除术和劈核法等三种方法,超声乳化吸除术的设备投资大、手术费用高、且可能会损伤角膜内皮而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大切口摘除术的切口较大,手术的安全性较差,术后视力的恢复也不太理想;劈核法是利用劈核刀将晶核劈碎取出,其切口较小,但由于手术是在前房内操作,危险因素增加,而现有的劈核刀大都尖锐细小,无论是刀身的哪一部分,稍不留神就会损伤前囊膜和后囊膜,因而手术的操作难度较大,安全性也较低。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手术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易掌握且手术切口微小的手术治疗白内障用的劈核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包括手柄1、刀杆2、刀臂3和刀身6,手柄1、刀杆2、刀臂3和刀身6依次相连接;月牙状的刀身6由刀口5、刀背7、圆滑过渡的曲面状的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构成,刀臂3和下部刀垫8相连接。刀身6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把刀身,两把刀身的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分别联成一体。刀身6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把刀身,其两把刀身的刀口5的上、下部分别相对地稍微弯曲,其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分别联成一体。刀杆2与刀臂3之间的夹角a在90°-180°范围内。刀杆2与刀臂3之间的夹角a为180°。刀杆2与刀臂3之间的夹角a的最佳值为150°。
本实用新型的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用的劈核刀,其刀口为月牙状且在其刀身的上下部位增设了圆滑过渡的曲面状的上、下部刀垫,因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有圆钝的上、下部刀垫的保护,即使稍微有点碰撞,也不会损伤前囊膜和后囊膜,因而手术时安全、可靠;同时,由于是在原位进行劈核,采用水平方向用力,故手术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快捷,容易掌握。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劈核刀的体积设计得比较细小,故手术的切口可以小于3.2毫米。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单刀时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单刀时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单刀、夹角a为180°时的主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单刀、夹角a为180°时的俯视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双刀时的主视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双刀、夹角a为180°时的主视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双刀、夹角a为180°时的俯视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双刀刀口弯曲、夹角a为180°时的主视图;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为双刀刀口弯曲、夹角a为180°时的俯视图;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图;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S向放大图;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B局部放大图;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K向放大图;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P向放大图;附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C局部放大图;附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D局部放大图;附图17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辅助刀垫的主视图;附图18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辅助刀垫的J向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包括手柄1、刀杆2、刀臂3和由刀口5、刀背7、圆滑过渡的曲面状的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构成的月牙状的刀身6。手柄1为圆形杆(也可为椭圆形杆),其左端为圆台,逐渐缩小,与刀杆2相接;刀杆2与刀臂3交叉相接,其夹角a在此为150°;刀身6的截面呈夹角很小的扇形,刀口5为其两夹面的交线,两夹线与其弧线的交点呈圆滑过渡状,形成刀背7;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呈球曲面状,与刀口5和刀背7圆滑过渡;下部刀垫8与刀臂3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劈核刀使用时,须与辅助刀垫相配合。辅助刀垫由依次相连接的刀垫手柄9、刀垫杆10、刀垫折杆11、刀垫横杆12及刀垫板13构成,刀垫板13为月牙状的曲面板。
使用时,将刀身6摆平,通过切口潜入前房并进入晶状体前囊膜与晶状体核之间的皮质中,再向下转动让其上部刀垫4转至其下部,使刀身6呈垂直状态,此时,用由另一切口潜入的辅助刀垫的刀垫板13挡住晶状体核,水平方向拖动手柄1,即可进行原位劈核,将晶状体核劈成两半,重复多次即可将晶核劈成尺寸较小的碎块,用取核器取出即可。由于刀口5上部圆滑过渡的球曲面状的上部刀垫4的厚度尺寸远远大于刀身6的截面,因而在潜入前房并进入晶状体前囊膜与晶状体核之间的皮质中时,既可以避免刀口5损伤切口附近的组织,还可避免刀身6的其它部位损伤前囊膜和囊袋赤道部。由于是在原位进行劈核,其上下刀垫比较圆钝,且是采用水平方向用力的,因而不会损伤前囊膜和后囊膜。
由于刀身6的最大厚度尺寸即上部刀垫4或下部刀垫8的最大厚度尺寸较小,设计在3毫米以内,故手术切口可以控制在3.2毫米以下。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刀杆2与刀臂3交叉相接的夹角a在此为180°,呈直线状。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包括手柄1、刀杆2、刀臂3和刀身6,手柄1、刀杆2、刀臂3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刀身6包括左右对称的两把刀身,其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分别联成一体形成新的上、下部刀垫,并构成一个封闭的刀框。刀臂3和下部刀垫8相接。
使用时,同样须与辅助刀垫相配合。将刀身6摆平,通过切口潜入前房并进入晶状体前囊膜与晶状体核之间的皮质中,再向下转动让其上部刀垫4转至其下部,使刀身6呈垂直状态,此时,用由另一切口潜入的辅助刀垫的刀垫板13挡住晶状体核,拖动手柄1,即可进行原位劈核,一次性就可将晶核劈成三块,用取核器取出即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同样,由于刀身6的最大厚度尺寸在3毫米以内,故手术切口可以控制在3毫米以下。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只是刀身6的两把刀身的刀口5呈括号状,其上、下部分别相对地稍微弯曲,上部刀垫4和下部刀垫8同样分别联成一体形成新的上、下部刀垫,并构成一个封闭的刀框。
其使用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由于这两把刀身的刀口5呈括号状,因而在绕进前房内时,刀口不会损伤切口附近的组织以及前囊膜和囊袋赤道部。
同样,由于刀身6的最大厚度尺寸在3毫米以内,故手术切口可以控制在3.2毫米以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