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图l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传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摄像机 2红外照明灯3远距离照明灯 4无线语音装置5天线 6头盔本体图l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头盔本体6、摄像机l、红外照 明灯2、远距离照明灯3、无线语音装置4以及天线5,还包括定位装置(图 中未描述)和数据传输装置(图中未描述)。摄像机1与红外照明灯2以及远 距离照明灯3设置于头盔的前部,红外照明灯2以及远距离照明灯3设置于 摄像机1的下方两侧。摄像机1为可变焦摄像机,在釆集现场图像的视频信 号与音频信号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画面与声音的清晰连贯性,所采集到的图 像质量更可以达到DVD的画质。红外照明灯2与远距离照明灯3设置于头盔 本体的前部,并且通过多个螺钉与支架加以固定,更增加了稳固性能,从而 保持使用者在剧烈运动时不会使两个照明灯从而头盔上脱落。红外照明灯在 使用者身处小于50米的黑暗范围内,可以通过红外照明灯的特殊光线对目标 进行补光照射。远距离照明灯3的照射范围为100米,让使用者能够清楚的 观察到灯光照射范围内的物体特征,如果将其与红外线照明灯共同使用,使图像在夜间也能够保持画面的清晰。无线语音装置4的一端为圆环状设计, 用于传输语音信息,另一端则固定于头盔本体一侧的表面,该无线语音装置 具有双方语音通话功能,可以同时接收与发送语音信息,将现场的声音传输 到指挥车,使指挥员可以同时对一名或多名使用者发布指令或者进行调度, 使用者之间也可以通过语音装置进行沟通,从而尽快制定解决方案。定位装 置为GPS定位装置(图中未描述)设置于头盔的一侧,该定位装置采用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使指挥员能够随时了解使用者所处的位置,误差范围不 超过10米,并且根据现场的需要对使用者进行安排,从而提高了整体作战的 能力。数据传输装置(图中未描述)设置于头盔的内部,并且与设置于头盔 的后部外侧天线5相连接,该数据传输装置的传输距离为50米 8000米,传 输比率以25帧/秒为较佳的数据比率,数据传输装置通过天线5发送与接收信 息,将现场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以及图像等数据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 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将可变焦摄像机采集到的现场图像与音频信号,以实时 传输的方式第一时间发送到指挥车。在头盔本体的内部还设于锂电电池与控 制开关,该锂电电池为照明灯、摄像机与GPS定位装置以及数据传输装置等 组件连接,并在使用中为其提供充足的电力。如果电池的电量不足,还可以 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连接进行充电直到电量充足为至。通过启动控制开关 后,使头盔中的各部件由停止状态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头盔本体6为高密 度防火材料制成,此种材料不但具备防火性能,还具备防震以及抗热的性能, 而且佩带轻便,不会增加使用者的负重感,进一步提高了头盔的安全性与保 护作用。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传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盔通过无线语 音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以及天线,从而实现与现场指挥车之间的语音通信和 图像等数据传输,采用GPRS/GSM信号为较佳的传输方式,现场指挥车与指 挥中心也可以采用GPRS/GSM信号为传输方式。另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 采用传统的无线射频技术、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直译为码 分多址)传输技术与COFDM(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多载波系统)传输技术等。另外,使用者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语音装置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指挥员下达的指令与安 排。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 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
智能头盔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吴兴利, 崔世钢葛雪华, 裴静葛雪华, 裴静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付建和付建和刘国清邹剑寒刘遥慧, 迅 蒋刘遥慧, 迅 蒋
专利相关信息
-
刘遥慧, 迅 蒋刘遥慧, 迅 蒋叶铭茹, 梁文广林斯凯, 邢镇辉林斯凯, 邢镇辉P·马赫奈恩, P-Y·塞托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