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的制作方法骨科治疗骨折有时需要使用外固定架,现有的各种外固定架,虽然形状结构各异,但均无法进行微动调节,缺少弹性调节装置,应用时易产生应力遮挡形成骨质疏松,去除外固定架后容易发生再骨折。由于骨折端不能微动,无压力刺激,骨痂生成缓慢,生成量少,骨折愈合速度慢。现有的外固定架弹性器无法控制滑动轴在水平方向的旋转,所以骨折端可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不易于骨折的愈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当前使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存在的缺陷,采用具有弹性微动调节装置的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可防止滑动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有效防止产生应力遮挡,避免形成骨质疏松,并可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加快骨折愈合。该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的技术方案是其组成有缸筒和缸筒内部的滑动轴及弹性装置。缸筒壁径向设置滑动轴微动限位螺钉、限位铆钉、防旋铆钉,限位螺钉头端呈圆柱状,限位螺钉从外部旋入时,可防止滑动轴下移,旋出时,滑动轴在轴向力作用下可微动下移。可视情况需要制成头端直径尺寸不同的限位螺钉。限位铆钉支撑限制弹性装置,防止弹性装置底端下移,防旋铆钉径向贯穿滑动轴,防止滑动轴水平方向上旋转。限位铆钉也可设计成与缸筒为一体的圆板状结构。缸筒筒壁上部与滑动轴配合处内径大于下部内径,筒壁径向所设限位螺钉中心线高于筒壁内径台阶。台阶与滑动轴配合处底面之间设微动间隙。缸筒内部的弹性装置可做成不同形式。弹性装置一般做成弹簧式或弹性胶囊式,弹性胶囊为内充液压油的弹性橡胶囊或整体橡胶囊,弹簧或内充液压油的弹性橡胶囊均置于滑动轴与限位铆钉之间。滑动轴径向所设铆钉孔与防旋铆钉相适应,其轴向孔径大于横向孔径,使滑动轴可沿防旋铆钉轴向下移。轴向孔径长大于或等于防旋铆钉直径与滑动轴轴向方向上的微动间隙之和。
滑动轴上端与缸筒下端可制成不同形状结构,与各种外固定架对应匹配连接。
利用外固定架及该弹性器固定骨折,当滑动轴微动限位螺钉旋出时,骨折骨骼在轴向压力下,通过骨骼上的固定螺钉和外固定架上下端,促使滑动轴下移加压,压缩弹簧或弹性橡胶囊,由于滑动轴可微动下移,随之带动并控制骨折骨骼也微动下移,受骨折端的压力作用,可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避免骨折端产生应力遮挡。对于粉碎性骨折,轴向压力易使骨折块变形和移位,需旋入限位螺钉,限制滑动轴下移,骨折端不会产生微动及压力,待骨折端软组织愈合牢固,骨折块不易移位时,旋出限位螺钉即可,对于不同的粉碎性骨折及其愈合时间长短的不同可选用直径大小不同的限位螺钉。
该弹性器可匹配任何不同形状结构的外固定架,构成弹性外固定架。当骨折的肢体受到轴向压力时,弹性外固定架轴向有微动,从而使骨折端微动并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避免了外固定架应力遮挡形成骨质疏松,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增加愈合骨质的强度,有效地预防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I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II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外固定架弹性器由缸筒和缸筒内部的滑动轴及弹性装置等组成。
缸筒(2)上部与滑动轴(1)配合处内径大于下部内径,缸筒(2)筒壁径向设置有滑动轴(1)微动限位螺钉(4)、防旋铆钉(3)、限位铆钉(6),限位螺钉(4)头端为圆柱状,安装时,其中心线应高于筒壁内径台阶。滑动轴(1)径向所设铆钉孔与防旋铆钉(3)相适应,轴向孔径大于横向孔径。
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I型结构,其弹性装置为弹簧式,弹簧(5)置于滑动轴(1)和限位铆钉(6)之间。
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II型结构,其弹性装置为弹性胶囊式,为内充液压油的弹性橡胶囊(7),弹性橡胶囊(7)为椭圆球形,置于滑动轴(1)与限位铆钉(6)之间。
一种新型外固定架弹性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秋霞宋文超陶国才陶国才吴立华王秋霞李光荣, 李华平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刁兴利刁兴利毕言萍毕言萍张军孟广霞, 王玉莲
专利相关信息
-
侯宗来田桂荣车传东, 陶宗贵L·特瑟尔L·特瑟尔L·特瑟尔L·特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