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扁桃体圈套器套圈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扁桃体圈套器套圈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孙桂珍, 马建中, 胡立萍, 谷巧月, 高友娟
  • 公开日
    2006年12月27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9月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9月2日
  • 申请人
    孙桂珍, 马建中, 胡立萍, 谷巧月, 高友娟
  • 文档编号
    A61B17/26GK2850530SQ20052011760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扁桃体圈套器套圈,其特征是固定杆(1)的一端与可塑型套丝(3)相连接,套丝(3)的末端有一挂环(2)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扁桃体圈套器套圈,属一种医疗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桃体圈套器套圈,它包括固定杆、套丝和挂环,固定杆的一端与可塑型套丝相连接,套丝的末端有一挂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扁桃体圈套器套圈的制作方法在扁桃体摘除时,需用扁桃体圈套器进行切割,扁桃体圈套器牵拉杆上的套圈是在用时利用牵拉杆末端的两孔用钢丝缠绕制成,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钢丝的断端容易扎伤病人。
为了克服现有的扁桃体圈套器套圈需在用时现制作且容易扎伤病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扁桃体圈套器套圈,能方便有效的安装在扁桃体圈套器牵拉杆上,且不会扎伤病人。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扁桃体圈套器套圈包括固定杆、套丝和挂环,固定杆的一端与可塑型套丝相连接,套丝的末端有一挂环。本实用新型是在使用时,将固定杆从扁桃体圈套器牵拉杆远端的两孔中按逆时针或顺时针依次穿入,然后将挂环套在固定杆的末端,牵拉可塑型套丝便可形成套环并固定在圈套器的牵拉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固定杆2-挂环3-套丝4-牵拉杆
本实施例由固定杆1与可塑型套丝3相连接,套丝3的末端有一挂环2。
使用时将固定杆1从扁桃体圈套器牵拉杆4远端的两孔中按逆时针或顺时针依次穿入,然后将挂环2套在固定杆1的末端,牵拉可塑型套丝3便可形成套环并固定在圈套器的牵拉杆4上。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