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储水袋式饮水机专用净水器的制作方法现在,饮水机已经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饮水装置,与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一_ 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也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一般包括原水桶和净水桶, 原水桶也称为上桶,净水桶也称为下桶,上桶底部设有滤芯,上桶设置在下桶的上方,下 桶的底部设有控制饮水机水斗中最高水位的浮子阀,上桶和下桶之间是不密封的,该处设有可使空气进出的缝隙或缺口。该净水器的不足是下桶中的水存在二次污染;净水器的 容积利用率很低,约50%;给原水桶加水时既要注意原水桶的水位又要顾忌下桶的水位, 给使用带来不便(原因是下桶水满或水位较高时,上桶就不能加水,否则下桶中的水会 从原水桶和下桶之间的缝隙或缺口中溢出)。1. 对于下桶中的水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其原因在于a. 净水器下桶在向饮水机水斗中补水时会从下桶与原水桶之间的缝隙或缺口中吸入 等量体积的空气,这些空气可能含有尘埃、细菌等物质;b. 下桶水存放时间较长时,则可能滋生微生物。2. 对于净水器的容积利用率低下问题和用户加水时要顾忌下桶水位问题,其原因在于由于原水桶和下桶之间不密封,下桶水满时下桶中的水会从原水桶和下桶之间的缝隙 或缺口中溢出,就是说,下桶水满时原水桶必须是空桶(不得盛水),原水桶水满时下桶 必须是空桶(对于下桶容积等于原水桶容积的情况),或只有少量的水(对于下桶容积大 于原水桶容积的情况),所以,净水器的容积利用率很低。
为了使净水器能存放较多的水,以便减少用户向原水桶加水的次数,往往将净水器的 原水桶和下桶都设计得较大。这样, 一方面使产品成本较高,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下桶容积越大,下桶能装的水就越多,下桶水用完的时间就越长,所以下桶中的水滋生微生物
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次污染问题就越严重。
专利号为200420081204.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止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产生二次污
染的技术方案,其包括设在净水器上、下桶之间的密封装置和设在净水器桶体上并与下桶 中空气相通的空气净化装置。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进入净水器下桶内的空气进行有效净 化,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从而防止净水器下桶中的水产生二次污染。但是,该技术 并不完善,问题如下
a. 防二次污染性能不可靠,原因是设于上、下桶之间的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不可靠;
b. 不能解决由于下桶水存放时间较长水中滋生微生物而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c. 不能解决净水器容积利用率低下问题;
d. 不能解决用户加水时既要注意原水桶水位又要顾忌下桶水位而带来的使用不便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53551. 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防止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产生二 次污染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在净水器水桶(即下桶)的出水口处设置净化装置,可以确 保进入饮水机的水的微生物指标合格。但是,此技术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
a. 如果净水器没有其它净化装置,只靠净水器水桶出水口处的净化装置来净化水质, 则该净化装置将很容易堵塞,很快就不能满足用户取水时的流量要求。
b. 如果净水器还设有原水桶,在原水桶底部设有第一净化装置用于净化原水,则经 其净化后流入下桶中的水就是很好的饮用水,下桶出水口处的净化装置为第二净化装置, 第二净化装置只是用于防止下桶中的水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第二净化装置的净化负荷小、 不容易堵塞,其出水流量可以在很长时间内满足用户取水时的流量要求。但是,产品中设 置了两套净化装置,造成产品的制造成本显著上升。
c. 不能解决净水器容积利用率低下问题和用户加水时要顾忌下桶水位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45390. 6的专利文献,是本人在前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技术方案
是在净水器的下桶设置控制下桶水位的浮子阀,使得原水桶在任何时侯都可以将水加满, 不用担心下桶水会从原水桶和下桶之间的缝隙中溢出,从而提高了净水器的容积利用率, 并且下桶的容积可以设计得较小,用户取走多少水,原水桶就及时经滤芯净化后向下桶补 充多少新鲜水。由于下桶容积小,下桶水用完的时间就比较短,所以因下桶水存放时间较 长而引起的微生物滋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并且产品的制造成本不高。但是,该技
4术不能解决在下桶向饮水机水斗补水时,会从下桶与原水桶之间的缝隙或缺口中吸入可能 带尘埃和细菌的空气而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
综上,对于饮水机专用净水器,要同时解决下桶水的二次污染问题、容积利用率低下 问题,以及用户加水时要顾忌下桶水位所造成的使用不便问题,并且还要保证产品制造成 本较低,还需要技术上的创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储水袋 式饮水机专用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储水袋式饮水机专用净水 器,其包括原水桶和控制饮水机水斗中最高水位的浮子阀,原水桶的底部设有滤芯,滤芯 的出水流入储水袋,储水袋的出水口接浮子闽,储水袋设置在护壳内,原水桶设置在护壳 上方。
所述储水袋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储水袋的进水口与滤芯的出水口密封连接,储水袋 的出水口与浮子阀的进水口密封连接,储水袋用于储存经滤芯净化过的水,储水袋采用食
品卫生级的柔性且不透水的材料制造,例如橡胶、塑料(薄膜)、等,优选采用PU材料 制造。为了增强储水袋的强度,可以在储水袋上设置加强筋,或在储水袋外侧增设强度较 好的网袋,也可以将储水袋用两层或两层以上材料制造,与水接触的内层采用食品卫生级 的柔性且不透水材料制造,其它层采用柔性且强度、軔性都较好的材料制造。
所述原水桶,也称为上桶,用于储存原水,原水桶底部设有净化原水水质的滤芯。 所述滤芯的设置位置,可以是在原水桶底部的上方,可以是在原水桶底部的下方,也 可以是分别在原水桶底部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滤芯至少包括下述滤芯之一过滤水中颗粒 物、悬浮物的微孔陶瓷滤芯;过滤水中颗粒物、悬浮物的中空纤维滤芯;吸附水中有机物、 异色、异味、异臭的活性炭滤芯;含有离子交换树脂用于软化水质的软化芯;采用其它水 处理材料的滤芯。
所述护壳的作用是防护储水袋免受硬物刺伤和划伤;支撑储水袋及储水袋内水的重 量;支撑原水桶、装于原水桶上的零部件和原水桶内的水的重量。护壳可以呈桶壳状,桶 壳上可以设有透气孔,以便于在储水袋进水和出水时,储水袋能自由膨胀和收缩。
所述滤芯中的中空纤维和微孔陶瓷,其过滤精度应能满足有效滤除水中细菌和悬浮物的要求。 一般认为细菌的平均尺寸为0.4微米,所以只要中空纤维和微孔陶瓷的过滤精度 小于O. 4微米就有很好的除菌效果。为了提高除菌的可靠性,优选过滤精度不大于O. 2微米。 为了减小滤水阻力,增大出水流量,所述中空纤维优选亲水性中空纤维,所述微孔陶瓷优 选双面过滤微孔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是在储水袋进水口与滤芯出水口的连接处和/或在储 水袋出水口与浮子阀进水口的连接处设置锁紧环,以加强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储水袋式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与饮水机配套使用,即安装在饮水机上使用, 净水器上的浮子陶伸入饮水机水斗中。
运行时,先给原水桶加入自来水或其它符合饮用水水源标准的水,如较干净的湖水、 河水等,则净水器将自行对原水桶中的水进行净化,净化过的水向下流入储水袋中,再流 入饮水机的水斗中;当水斗中的水位上升到设定水位时,浮子阀关闭,储水袋中的水量将 逐渐增加,使储水袋逐渐膨胀;当储水袋膨胀到极限时,即储水袋内盛满水时,净水器将 自行停止净化,停止向储水袋输水。
当用户开启饮水机龙头取水时,饮水机水斗中的水将流向饮水机出水龙头,水斗中的 水位会很快下降;水位下降后,浮子阀将自动开启,储水袋中的水将流向饮水机水斗;用 户取用多少水,储水袋就通过浮子阀向水斗补充多少水;通常浮子阀的出水流量大于净水 器滤芯的出水流量,即储水袋的出水流量大于进水流量,所以储水袋中的水量将越来越少, 即储水袋中水的体积越来越小,更由于储水袋是柔性材料制成的,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水 的休积在缩小的同时储水袋会随之向内收缩从而使其中的水流畅地通过浮子阀流向水斗, 而不必向储水袋内补充空气,从而使储水袋内部与外部可能带细菌、灰尘的空气完全隔离。
当用户停止取水时,储水袋中的水将通过浮子阀继续流向饮水机水斗,使水斗中的水 位上升;当水斗中的水位上升到设定位置时,浮子阀自动关闭,储水袋中的水将停止流向 饮水机水斗,而净水器将继续净化原水桶中的水并将净化过的水向储水袋中补充,使储水 袋中的水量增加,储水袋的体积膨胀;当储水袋的体积膨胀到极限时,净水器将自行停止 过滤,停止向储水袋补水。
本实用新型技术中的储水袋在使用前,可以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储水袋中的所有细菌。 在使用过程中,储水袋的出水口被浮子阀封闭,储水袋的进水口被滤芯封闭,即储水袋的 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被封闭,不与大气连通,并且储水袋在向饮水机水斗中补水时也不会吸 入空气,所以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不能进入储水袋,从而有效防止空气对储水袋内水的说明书第5/6页
二次污染。
由于用户从饮水机水斗取走多少水,储水袋就会向饮水机水斗补充多少水,净水器就 会净化多少新鲜水向储水袋补充,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是储水袋的盛水容 积可以设计得较小,储水袋的储水量应小于用户一天中的用水总量,使得储水袋中的水每 天至少被新鲜水置换一次,对于家庭用户,可以将储水袋的有效容积设计为1L 5L,优选 1.5L-2L。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储水袋中的水因存放时间过长可能滋生微生 物而产生的二次污染。
为了减少用户向原水桶加水次数,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是将原水桶的容积 设计得大一些,对于家庭用户,可将原水桶的有效容积设计为4L-25L,优选8L 10L。
本实用新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从原水桶中加入的水,只可能从浮子阀中流出,不可 能从净水器的其它部位流出,而水流是否会从浮子阀中流出则是由用户是否从饮水机出水 龙头取水来决定的,所以净水器的原水桶任何时候都可以盛满水,用户向原水桶加水时只 需注意原水桶的水位即可,不用顾忌其它问题。这就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使净水 器的容积利用率上升到最高,即容积利用率达到100%。此外,因储水袋常处于满水状态, 使得净水器重心较低,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净水器出水没有二次污染问题,可以确保进入饮水机 水斗中的水的微生物指标合格,为人们的健康饮水提供保障;净水器的容积利用率达到100 %,节约材料;产品使用中任何时候都可将原水桶加满水,使用方便;净水器重心低,稳 定性好。
附图说祖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休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应当理解这里的详细描述并不构 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一结合
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原水桶8和控制饮水机水斗中最高水位的浮子 阀l,原水桶8的底部设有双面过滤微孔陶瓷滤芯7,滤芯7的出水流入储水袋5,储水袋5的
7出水通过浮子阀l流入饮水机水斗,储水袋5设置在护壳4内,原水桶8设置在护壳4上方, 原水桶8上方设有盖10,护壳4上设有透气孔3,在储水袋5进水口与滤芯7出水口的连接处 设置上锁紧环6,在储水袋5出水口与浮子阅1进水口的连接处设置下锁紧环2,储水袋5的 有效容积为2L,原水桶8的有效容积为12L。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储水袋5的出水口被浮子阀1封闭,储水袋5的进水口被滤芯7 封闭,即储水袋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被封闭,不与大气连通,并且储水袋5在向饮水机水 斗中补水时也不会吸入空气,所以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不能进入储水袋5,从而有效防 止空气对储水袋5内水的二次污染。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给原水桶8加水时,只需注意原水桶8中的水位9,不用 顾忌其它问题。
实施例二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原水桶15和控制饮水机水斗中最高水位的浮 子阀l,原水桶15的底部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滤芯14和下滤芯13,上滤芯14的出水流入 下滤芯13,下滤芯13的出水流入储水袋12,储水袋12的出水通过浮子阀1流入饮水机水斗, 储水袋12设置在护壳11内,原水桶15设置在护壳11的上方,原水桶15的上方设有盖,护壳 ll上设有透气孔,在储水袋12进水口与下滤芯13出水口的连接处设置锁紧环,在储水袋12 出水口与浮子阀l进水口的连接处设置锁紧环,储水袋12的有效容积为3L,原水桶15的有 效容积为16L。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储水袋12的出水口被浮子阀1封闭,储水袋12的进水口被下 滤芯13封闭,即储水袋1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被封闭,不与大气连通,并旦储水袋12在向 饮水机水斗中补水时也不会吸入空气,所以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不能进入储水袋12,从 而有效防止空气对储水袋12内水的二次污染。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给原水桶15加水时,只需注意原水桶15中的水位9,不 用顾忌其它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 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 范围中。
8
储水袋式饮水机专用净水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杨柳杨柳李国强万舟, 张仕荣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万舟, 林良仲孙明浩, 陆智慧孙明浩, 陆智慧孙明浩, 陆智慧孙明浩, 陆智慧孙明浩, 陆智慧孙明浩, 陆智慧
专利相关信息
-
孙明浩, 陆智慧李琦李琦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