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周广芳, 孙洪雁, 孙清荣, 王江勇, 辛力
  • 公开日
    2012年10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7月4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7月4日
  • 申请人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文档编号
    A01H4/00GK102726297SQ20121022913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绝缘手柄(I)、电加热棒(2)、热传导积热套筒(3)和刀头(4),所述电加热棒(2)的一端与绝缘手柄(I)连接、另一端套接在热传导积热套筒(3)上,所述刀头(4)由刀头箍(5)和至少一片的刀片(6)组成,所述刀片(6)固定设置于刀头箍(5)上,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3)插接于所述刀头箍(5)的箍孔内部,所述绝缘手柄(I)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棒(2)由壁筒、加热电阻丝和绝缘套层组成,所述绝缘套层的两端分别与绝缘手柄(I)和热传导积热套筒(3)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3)设置为由高导热且硬度高的材质制成的一端套接于电加热棒(2)、另一端封闭的筒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传导积热套筒(3)外侧设置有双紧箍(3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4)的刀头箍(5)包含有基板(51)、箍孔I (52)和箍孔II (53),所述箍孔I (52)和箍孔II(53)设置于基板(51)的一侧,所述基板(51)上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刀片(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箍(5)的箍孔I (52)和箍孔II (53)设置为两个箍孔的轴线在通过该两轴线且垂直于基板的平面上呈175-177°的夹角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6)设置为至少一片,多片刀片之间设置有垫片(61)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叶片划伤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的制作方法利用植物幼嫩叶片进行组织培养是产生新的基因品种的重要环节,在植入培养基前,需对转基因或基因诱变的植物幼嫩叶片进行划伤以利于产生愈伤组织。传统的方法是用手术刀对叶片进行划伤,每次只能划出一道伤口 ;为避免不同试管(或培养瓶)中的试管苗间产生交叉细菌感染,每次换管(瓶)前,都要将手术刀片在酒精灯上或电热消毒器中交替进行高温灭菌消毒,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低效。 目前普遍使用的接种电热消毒器有两类,一类是大功率的,通常<350W,玻璃球介质或空气介质,对刀具的消毒通常在5飞秒完成,火力大,操作较为繁琐,刀具易退火而失之锋利。另一类是S35W小功率的玻璃球介质的电热消毒器,消毒时间较长。两类消毒器都需要常开,特别是大功率消毒器,比较费电,且环境温度提高较快。在使用小功率的电热消毒器时,操作人员通常会准备三把医用手术刀,一把用于叶片划伤操作,一把插入消毒器中消毒,另一把取出冷却待用。而取出刀具冷却这个操作与对叶片的划伤操作在时间上是重合的,必须停下划伤操作,去取出消毒器中的刀具放在特定位置进行冷却。由此看来,此过程对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的精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使用大功率的电热消毒器需要手持刀具5飞秒,同样需要冷却后使用,可见,大功率带来的并非一定是高效率。接种时使用酒精灯消毒工具也是一种正在使用的方法,操作人员通常会准备两把医用手术刀,交替消毒并冷却使用,效率较低,酒精灯需常亮,这一方面浪费能源,另一方面会持续放出气味影响工作人员健康。此外明火加酒精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集划伤刀具和电热消毒器的功能于一体,采用多个刀片组成的排刀结构,使用一次能得到多条叶片划痕,并能使刀头自助电热消毒,操作方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包含有绝缘手柄、电加热棒、热传导积热套筒和刀头,所述电加热棒的一端与绝缘手柄连接、另一端套接在热传导积热套筒上,所述刀头由刀头箍和至少一片的刀片组成,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刀头箍上,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插接于所述刀头箍的箍孔内部,所述绝缘手柄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线。所述的电加热棒由壁筒、加热电阻丝和绝缘套层组成,所述绝缘套层的两端分别与绝缘手柄和热传导积热套筒套接。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设置为由高导热且硬度高的材质制成的一端套接于电加热棒、另一端封闭的筒。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外侧设置有双紧箍。所述刀头的刀头箍包含有基板、箍孔I和箍孔II,所述箍孔I和箍孔II设置于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刀片。所述刀头箍的箍孔I和箍孔II设置为两个箍孔的轴线在通过该两轴线且垂直于基板的平面上呈175-177°的夹角。所述刀片设置为至少一片,多片刀片之间设置有垫片。 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了划伤排刀和自助电热消毒器的组合结构,使其集刀具和消毒器的属性于一体,而避免使用专门的消毒设备,节约了试验和生产成本;使用简单,对于叶片的划伤操作一次可产生多道划痕,在进行换管(瓶)操作时对刀头的消毒的工作可在划伤操作过程中进行,通过开关控制即可,防止交叉感染的同时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高效节能,电加热棒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热传导积热套筒集刀头箍直接对排刀进行加热消毒,热效率高,消毒快速,电加热棒的功率小,无需常开,节约能源,省电环保,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I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含有绝缘手柄I、电加热棒2、热传导积热套筒3和刀头4。所述的电加热棒2由壁筒、加热电阻丝和绝缘套层组成,所述壁筒为一条中空的、在200°C 30(TC的电热条件下能保持足够强度的金属薄壁筒,所述绝缘套层为由陶瓷等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设置于加热电阻丝与壁筒之间作为间隔,所述绝缘套层的两端分别与绝缘手柄I和热传导积热套筒3套接。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3设置为由高导热且硬度高的材质制成的一端套接于电加热棒2、另一端封闭的筒。本实施例中,采用纯度较高的红铜制成热传导积热套筒3,其内径等于电加热棒2的外径并且其一端可箍紧、另一端封闭,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3外侧还设置有双紧箍31。所述刀头4由刀头箍5和至少一片的刀片6组成,多片刀片的刀片间距为1-1. 5mm, 3-5片为宜,保证刀刃处于同一平面,多片刀片之间设置有垫片61间隔。所述刀头箍5包含有基板51、箍孔I 52和箍孔II 53,所述箍孔I 52和箍孔II 53设置于基板51的一侧,所述刀头箍5的箍孔I 52和箍孔II 53设置为两个箍孔的轴线在通过该两轴线且垂直于基板51的平面上呈大于175-177°的夹角。所述基板51上设置有螺栓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刀片6。所述刀头箍5采用热传导性好的且硬度较高的黄铜或红铜,以尽量小的质量制成,以减少加热和持热的时间。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3封闭的一端插入所述刀头箍5的两个箍孔内部,其底端插至箍孔II 53的2/3处,所述双紧箍31在热传导积热套筒3插接完毕后可移入至箍孔I 52内,所述绝缘手柄I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线,连接电源通过开关控制进行消毒操作。使用时,操作者手握绝缘手柄I进行划伤操作,一次操作出现多道划痕,需要进行消毒操作时,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即可在划伤操作的同时进行自助消毒工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自助电热消毒式叶片划伤排刀,涉及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叶片划伤工具,包含有绝缘手柄(1)、电加热棒(2)、热传导积热套筒(3)和刀头(4),所述电加热棒(2)的一端与绝缘手柄(1)连接、另一端套接在热传导积热套筒(3)上,所述刀头(4)由刀头箍(5)和至少一片的刀片(6)组成,所述刀片(6)固定设置于刀头箍(5)上,所述热传导积热套筒(3)插接于所述刀头箍(5)的箍孔内部,所述绝缘手柄(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线。本发明集划伤刀具和电热消毒器的功能于一体,采用多个刀片组成的排刀结构,使用一次能得到多条叶片划痕,并能使刀头自助电热消毒,操作方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