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架连接件。 [0002]搭建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的必备程序。通常使用的钢管脚手架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撑管之间连接节点的性能。目前,建筑施工中普遍使用连接件实现支撑管的固定连接,但现有的连接件安装精确度低,安装后的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易造成安全隐患,而且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还易损坏。
[0003]基本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脚手架连接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装后不易发生松动,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脚手架连接件,用于垂直固定连接第一杆和第二杆,包括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
[0005]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栓,第一连接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依次相连,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二夹持部的一端,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连接部指向第一夹持部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U型的第一凹槽,第二夹持部在第一杆轴线垂直指向第二杆轴线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二凹槽,第二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两个侧部,所述第一凹槽上距第一杆最远的侧部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凹槽上距第一杆最近的侧部的顶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螺母连接固定;
[0006]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三夹持部、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栓,第四连接部、第三夹持部、第三连接部依次相连,第四连接部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铰接,第三夹持部在第二杆轴线垂直指向第一杆轴线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通孔,第一杆安装在所述通孔内,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第二螺母连接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为腰型孔或圆孔中的一种或两种。
[0008]优选的,第一夹持部内侧具有与第二杆贴合的第一缓冲层,第二夹持部内侧具有与第一杆贴合的第二缓冲层,第三夹持部内侧具有与第一杆贴合的第三缓冲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由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得。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漆。
[0011 ] 本发明中,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连接部指向第一夹持部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U型的第一凹槽,第二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二夹持部在第一杆轴线垂直指向第二杆轴线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二凹槽,第三夹持部在第二杆轴线垂直指向第一杆轴线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通孔,第一杆安装在所述通孔内,而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螺母连接固定,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第二螺母连接固定,利用凹槽结构和杆子相匹配,使本发明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固定,又加大杆子和本发明之间的摩擦力,使杆子不易发生晃动,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的螺栓结构方便使用者拧紧螺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由于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修理和更换。
[0012]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脚手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脚手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脚手架连接件,用于垂直固定连接第一杆A和第二杆B,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具体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的表面均设有防锈漆,使整个连接件在使用中不易被锈蚀,延长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0015]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第一夹持部13、第二夹持部
14、第一螺母15和第一螺栓16,第一连接部11、第二夹持部14、第一夹持部13依次相连,第二连接部12连接在第二夹持部14的一端,第二连接部1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夹持部13在第二连接部12指向第一夹持部13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U型的第一凹槽,第二夹持部14在第一杆A轴线垂直指向第二杆B轴线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二凹槽,第二杆B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两个侧部,所述第一凹槽上距第一杆A最远的侧部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凹槽上距第一杆A最近的侧部的顶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一螺栓16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螺母15连接固定。
[0016]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三连接部21、第四连接部、第三夹持部23、第二螺母24和第二螺栓25,第四连接部22、第三夹持部23、第三连接部21依次相连,第四连接部22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三连接部21与第一连接部11铰接,第三夹持部23在第二杆B轴线垂直指向第一杆A轴线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通孔,第一杆A安装在所述通孔内,第二螺栓2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第二螺母24连接固定。
[0017]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为腰型孔或圆孔中的一种或两种,方便第一螺栓16穿过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螺母15连接,也方便第二螺栓25穿过第一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与第二螺母24连接,使连接件更便于装卸;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13内侧具有与第二杆B贴合的第一缓冲层,第二夹持部14内侧具有与第一杆A贴合的第二缓冲层,第三夹持部23内侧具有与第一杆A贴合的第三缓冲层,可以更好的加持脚手架的杆子,减少杆子安装后晃动,保证使用中的稳定性,还减少杆子与连接件之间的直接摩擦,延长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由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得,可以增大缓冲层和杆子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缓冲层对杆子的夹持和缓冲的作用,使杆子安装后进一步减少晃动,进一步保证本发明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0018]本发明中,第一夹持部13在第二连接部12指向第一夹持部13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U型的第一凹槽,第二杆B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二夹持部14在第一杆A轴线垂直指向第二杆B轴线的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二凹槽,第三夹持部23在第二杆B轴线垂直指向第一杆A轴线方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通孔,第一杆A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利用凹槽结构和杆子相匹配,使本发明将第一杆A和第二杆B固定,又加大杆子和本发明之间的摩擦力,使杆子不易发生晃动,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第一螺栓16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螺母15连接固定,第二螺栓2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第二螺母24连接固定,采用的螺栓结构方便使用者拧紧螺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由于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修理和更换。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脚手架连接件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吴长青, 何晓俊吴长青, 何晓俊吴长青, 何晓俊吴长青, 何晓俊朱新伟, 朱晓龙朱新伟, 朱晓龙宋述泽, 宋佩萱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宋述泽, 宋佩萱王强, 周均平王强, 周均平石明赵春潮, 田军赵春潮, 田军丁小建
专利相关信息
-
许金锔, 吴清瑶吴长青, 何晓俊吴长青, 何晓俊吴长青, 何晓俊吴长青, 何晓俊吴长青, 何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