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朱毅敏, 凌旭辉, 张锋, 黄玉林, 耿涛, 徐青松
  • 公开日
    2013年4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3年1月18日
  • 优先权日
    2013年1月18日
  • 申请人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G21/14GK103046759SQ2013100203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吊装屏蔽钢板之前,检查结构板墙的平面偏差及垂直度偏差,对有局部外凸部位进行剔除修平;然后在底板面上安装反力架和液压千斤顶对屏蔽钢板下口进行定位;最后对屏蔽钢板上口采用手拉葫芦拉紧就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包括设置在屏蔽钢板相邻侧底板面上的若干后置钢牛腿和设置在牛腿面之间的通长钢梁,所述液压千斤顶平置于底板面上位于屏蔽钢板与钢牛腿之间,千斤顶后部作用于钢梁,前端作用于钢板下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上口定位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竖向结构插筋作为作用点,将钢板顶部的吊耳作为被拉点,采用手拉葫芦将钢板拉紧,使其准确就位后,将钢板与竖向结构插筋之间设置连接钢筋予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还包括设置在通长钢梁与液压千斤顶之间的长度调节钢管,所述液压千斤顶后部作用于长度调节钢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每块钢板至少设置两个液压千斤顶作为作用点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屏蔽钢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辐射屏蔽钢板施工安装技术,特别是一种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的制作方法质子重离子医院的质子重离子放疗区4个治疗室共有屏蔽体钢板1500t,钢板的厚度统一为100mm,根据排版最重的钢板重达7. 254t,平均单块钢板的重量为5. 449t,单块最大钢板的尺寸为4650mm*2000mm*100mm,单块最重达7. 254吨,单个治疗室需68块钢板组成,最厚钢板墙体厚度有1500mm (由15块钢板组成)。在混凝土竖向墙体完成施工后,需要安装超厚、超重钢板墙,钢板墙紧贴混凝土墙,钢板墙落于结构底板面上。紧贴混凝土竖向墙体安装超厚、超重钢板在目前还未有施工先例。保证如此多的钢板组合,能够将钢板紧贴于结构及钢板之间也相互紧贴,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多块超厚、超重钢板组合之间,以及钢板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相互紧贴且准确就位安装的施工技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超厚、超重钢板贴混凝土墙的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吊装屏蔽钢板之前,检查结构板墙的平面偏差及垂直度偏差,对有局部外凸部位进行剔除修平;然后在底板面上安装反力架和液压千斤顶对屏蔽钢板下口进行定位;最后对屏蔽钢板上口采用手拉葫芦拉紧就位。由以上公开的技术 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钢板下端采用设置反力架采用液压千斤顶顶推来使钢板下端就位,上端采用手拉葫芦拉紧就位。从而保证这些超厚的钢板组合的校正安装,能够将钢板紧贴于结构及钢板之间也相互紧贴。本发明达到了预计的目的,做到了屏蔽超厚、超重钢板准确就位。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单个治疗室屏蔽钢板及反力架平面图;图2为图1实施例反力架工作原理平面图;附图标记如下1、混凝土结构板墙2、屏蔽钢板 3、后置钢牛腿4、通长钢梁5、液压千斤顶 6、长度调节钢管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本发明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所有安装作业均在-5. 650m底板上进行,治疗室地下室一层混凝土墙全部浇筑、验收合格,采用loot履带吊进行全部钢板的吊装作业。其包括如下施工步骤首先进行首层屏蔽钢板定位安装,在吊装屏蔽钢板之前,检查结构板墙I的平面偏差及垂直度偏差,对有局部外凸部位进行剔除修平;然后在底板面上安装反力架和液压千斤顶对屏蔽钢板下口进行定位,所述反力架包括设置在屏蔽钢板2相邻侧底板面上的若干后置钢牛腿3和设置在牛腿面之间的通长钢梁4,所述液压千斤顶5平置于底板面上位于屏蔽钢板与钢牛腿之间,千斤顶后部作用于通长钢梁4,前端作用于屏蔽钢板2下口。由于首层钢板与反力架之间距离较长,所述反力架还包括设置在通长钢梁与液压千斤顶之间的长度调节钢管,所述液压千斤顶后部作用于长度调节钢管上。每块钢板至少设置两个液压千斤顶作为作用点。最后对屏蔽钢板2上口采用手拉葫芦拉紧就位,其具体包括利用竖向结构插筋作为作用点,将钢板顶部的吊耳作为被拉点,采用手拉葫芦将钢板拉紧,使其准确就位后,将屏蔽钢板与竖向结构插筋之间设置连接钢筋予以固定。采用上述相近步骤依次对各层屏蔽钢板进行校正就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同等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钢板校正施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吊装屏蔽钢板之前,检查结构板墙的平面偏差及垂直度偏差,对有局部外凸部位进行剔除修平;然后在底板面上安装反力架和液压千斤顶对屏蔽钢板下口进行定位;最后对屏蔽钢板上口采用手拉葫芦拉紧就位。本发明通过在钢板下端采用设置反力架采用液压千斤顶顶推来使钢板下端就位,上端采用手拉葫芦拉紧就位。从而保证这些超厚的钢板组合,能够将钢板紧贴于结构及钢板之间也相互紧贴。本发明达到了预计的目的,做到了屏蔽超厚超重钢板准确就位。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