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蔡建华, 高河森, 许金灿, 赵晶
  • 公开日
    2013年6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27日
  • 申请人
    福建省南安市巨轮机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28D1/02GK203004094SQ20122073344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包括活动配设于边梁V型轨道上滑枕本体,V型轨道两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凸出的两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本体底部形成有从边梁内侧向下延伸且与内侧边部相对的第一防尘护沿,所述第一防尘护沿的高度至少为边部高度的1.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本体底部形成从边梁外侧向下延伸且与外侧边部相对的第二防尘护沿,所述第一防尘护沿的高度大于第二防尘护沿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护沿至少遮挡边梁侧面高度的一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包括活动配设于边梁V型轨道上滑枕本体,V型轨道两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凸出的两边部,所述滑枕本体底部形成有从边梁内侧向下延伸且与内侧边部相对的第一防尘护沿,所述第一防尘护沿的高度至少为边部高度的1.5倍,第一防尘护沿可遮挡在工作时边梁内侧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溅射水,防止粉尘和水进入滑枕内部,有效保护滑枕内部器件。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的制作方法公知的,桥式切石机的边梁滑枕活动配设于边梁V型轨道上,V型轨道两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凸出的两边部,滑枕本体底部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与两边部相配合的两道容纳槽,容纳槽与凸出的边部之间构成防尘结构,即容纳槽形成有位于边梁内、外侧且向下延伸与边部相对的内、外护沿,边梁上沿纵向水平布置有丝杆、滑枕上设置有与丝杆配合的螺母,丝杆由电机驱动转动使滑枕沿V型轨道移动。现有的内护沿与外护沿的高度相同均与V型轨道边部的高度相近,由于边梁外侧受粉尘污染较小,外护沿能够起到较好的防尘效果,但是桥式切石机的切割锯片位于边梁内侧,在工作时边梁内侧将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溅射的冷却水,内护沿采用与外护沿相同的高度,无法达到防护要求,往往发生粉尘和冷却水进入滑枕内部污染丝杆和螺母,造成丝杆螺母损坏。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的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包括活动配设于边梁V型轨道上滑枕本体,V型轨道两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凸出的两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本体底部形成有从边梁内侧向下延伸且与内侧边部相对的第一防尘护沿,所述第一防尘护沿的高度至少为边部高度的1.5倍。进一步的,所述滑枕本体底部形成从边梁外侧向下延伸且与外侧边部相对的第二防尘护沿,所述第一防尘护沿的高度大于第二防尘护沿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尘护沿至少遮挡边梁侧面高度的一半,可保证第一防尘护沿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滑枕本体底部形成有位于边梁内侧且向下延伸的第一防尘护沿,且第一防尘护沿的高度设置为至少是边部高度的1.5倍,这样第一防尘护沿可遮挡在工作时边梁内侧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溅射水,防止粉尘和水进入滑枕内部,有效保护滑枕内部器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
图1所示,一种桥式切石机边梁滑枕,活动配设于由水泥基础I支承的边梁2上,用于连接边梁2与横梁4,包括活动配设于边梁2的V型轨道21上滑枕本体3,V型轨道21两侧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凸出的两边部221、222,滑枕本体3底部形成有从边梁2内侧向下延伸且与内侧边部222相对的第一防尘护沿32,第一防尘护沿32的高度至少为边部222高度的1.5倍,滑枕本体3底部形成从边梁2外侧向下延伸且与外侧边部221相对的第二防尘护沿31,第二防尘护沿31的高度与外侧边部221相近,内侧边部222与外侧边部221的高度相等。最好的第一防尘护沿32至少遮挡边梁2侧面高度的一半,可保证第一防尘护沿32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遮挡在工作时边,2内侧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溅射水,防止粉尘和水进入滑枕本体3内部,保证滑枕本体3内部丝杆51和螺母52的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