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新型引流器及使用方法

  • 专利名称
    新型引流器及使用方法
  • 发明者
    赵永久
  • 公开日
    2011年9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3月2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3月2日
  • 申请人
    赵永久
  • 文档编号
    A61M1/00GK102178985SQ2011100497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引流器,包括内部带有贯通圆孔的弹性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本体的外径大于引流通道的内径,引流管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引流管本体外径的封头,封头处圆孔的端部内壁设置有若干道挡条,新型引流器还包括一根可穿入到引流管本体内部的顶针,顶针的直径大于挡条内侧边围成的直径且小于引流管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封头的端部为球头状,封头与引流管本体之间为圆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挡条为2-5道,均勻设置在封头处圆孔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顶针的尾段设置有多道平行的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上套置有配套的可开合的环状固定圈,环状固定圈前端设置有配套的可开合环状夹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环状固定圈的端部设置有挡边并形成环槽,夹持圈套置在环槽上6.一种新型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引流管内插入顶针, 顶针的端部顶住引流管的挡条部位,将引流管的尾端用夹持圈固定到环状固定圈的环槽上,拉长引流管,直到引流管的封头的直径等于或小于引流孔的内径,再将环状固定圈固定到顶针的环状凹槽上;(2)将上述的引流管穿入到引流通道内,控制引流管封头到达肾盂肾盏恰当的位置;(3)松弛环状固定圈,缓慢释放引流管,松开夹持圈,拿掉顶针,完成引流管的放置;(4)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在引流管内插入顶针,顶针的端部顶住引流管的挡条部位, 将引流管的尾端用夹持圈固定到环状固定圈的环槽上,拉长引流管,使拉长后引流管的长度不小于放置引流管时拉长引流管的长度,再将环状固定圈固定到顶针的环状凹槽上;缓慢轻轻拔出,完成引流管的拔出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引流管的外露端固定在皮肤外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尤其是一种可伸缩、压迫止血的新型引流器及使用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一种新型引流器(参见附图3附图4),包括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引流管 3及可以插入到引流管内部的顶针8,引流管本体的外径大于引流通道的内径,引流管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引流管本体外径的封头6,封头处圆孔的端部内壁设置有四道挡条7,挡条均勻设置在封头处圆孔5的内壁上,封头的端部为球头状,封头与引流管本体之间为圆滑过渡,封头处的壁厚大于引流管本体的壁厚,顶针的直径大于挡条内侧边围成的直径,顶针的尾段设置有三道平行的环状凹槽13,环状凹槽上套置有环状固定圈11,环状固定圈的端部设置有挡边9并形成环槽10,环槽上套置有夹持圈12,夹持圈为开合式结构,夹持圈包括一个旋转扳扣15、夹持带16,夹持带一端固定在旋转扳扣的端部,夹持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扳扣的中间部位,旋转扳扣呈与环槽相配的弧形结构(参见附图6),环状固定圈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环状凹槽相配的挡体,挡体卡入到环状凹槽内,挡体的端面为斜面实施例2 —种新型引流器(参见附图3附图5),包括内部带有贯通圆孔的软性引流管3及可以插入到引流管内部的顶针8,引流管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引流管本体的外径大于引流通道的内径,引流管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引流管本体外径的封头6,封头处圆孔的端部内壁设置有四道挡条7,挡条均勻设置在封头处圆孔6的内壁上,封头的端部为球头状,封头与引流管本体之间为圆滑过渡,封头处的壁厚大于引流管本体的壁厚,顶针的直径大于挡条内侧边围成的直径,顶针的尾端设置有螺纹,螺纹上套置有螺套14,螺套的端部设置有挡边并形成环槽10,环槽上套置有夹持圈12一种新型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图1附图2),(1)在引流管内插入顶针,顶针的端部顶住引流管的挡条部位,将引流管的尾端用夹持圈固定到环状固定圈的环槽上,拉长引流管,直到引流管的封头的直径等于或小于引流通道的内径,再将环状固定圈固定到顶针的环状凹槽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新型引流器及使用方法微创经皮肾镜技术是在原有经典的经皮肾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结石治疗技术,它通过缩小了肾穿刺扩张通道,改用输尿管镜辅助气压弹道碎石或者钬激光等新技术进行肾结石的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自发明以来迅速得到推广。微创经皮肾镜扩张引流手术器械的引流管采用传统的乳胶引流管,无法自行固定,通常需要在体外作皮外外固定,且组织相容性较差,局部的炎症反应比较重,伴随的感染发生率也较高,不适合长期携带,给部分患者尤其是需要进行二期以及三期手术的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另外,引流管对肾盂和肾盏中的出血没有有效的止血办法,通常采用内科手段进行止血,对于出血较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枢塞术止血,不但费用较高,还会导致一部分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为此有人对现有的微创经皮肾镜扩张引流手术器械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4月30日公告的CN201052137Y号专利,名称为微创经皮肾镜扩张引流器械,在引流管的前端设置球囊,球囊与引流管连通至注水端,无须再病人体外进行皮肤外固定,通过对球囊进行注水达到固定作用,通过调节球囊大小可以压迫止血, 简化了手术过程,便于操作,降低了术后输血及超选择性动脉枢塞的几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以长期的保留与患者体内,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便于患者进一步的治疗,通过对球囊进行注水达到固定目的比较容易实现,但是通过调节球囊大小压迫止血则不太容易实现,因为注入的水无压力,要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只能增加注水量,这样会使病人有不适的坠胀感,且球囊内外的压力平衡后再继续注水则只能溢出而无法继续增压,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安全可靠的新型引流器。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皮肾镜手术后没有合适的引流管来引流并止血的难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止血效果较好的新型引流器。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注水来改变球囊大小并压迫止血造成病人出现不适的坠胀感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的新型引流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引流 器,包括内部带有贯通圆孔的弹性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本体的外径大于引流通道的内径,引流管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引流管本体外径的封头,封头处圆孔的端部内壁设置有若干道挡条,新型引流器还包括一根可穿入到引流管本体内部的顶针,顶针的直径大于挡条内侧边围成的直径且小于引流管的内径。引流管的外径稍大于引流通道,在恢复成原状的时候可以压迫引流通道,从而进行止血,引流管端部的封头恢复原状后可以对肾脏穿刺后形成内侧创口进行压迫止血,引流管本体的外径稍大,不能直接顺利插入到引流通道内,需要缩小引流管本体的外径,顶针顶住引流管封头处的挡条,再拉伸引流管,这样可以缩小本体的外径也能缩小封头的外径,从而方便插入到引流通道内。作为优选,封头的端部为球头状,封头与引流管本体之间为圆滑过渡,封头处的壁厚大于引流管本体的壁厚。圆滑过渡能形成较好的密封,封头的壁厚较大可以 产生的压迫力大于本体的弹力,可以有效对创口进行止血。作为优选,挡条为2-5道,均勻设置在封头处圆孔的内壁上。顶针顶住挡条,挡条均勻布置后产生的力均勻传递到引流管本体,方便延长引流管。作为优选,顶针的尾段设置有多道平行的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上套置有配套的可开合的环状固定圈,环状固定圈前端设置有配套的可开合环状夹持圈。环状凹槽与环状固定圈配合,环状固定圈与夹持圈配合,夹持圈夹住引流管,引流管被拉长后由环状固定圈固定在环状凹槽上,无需再对引流管进行固定,使用方便,多道环状凹槽能调节引流管拉伸的长度;为了方便环状固定圈退回松弛引流管,可以在环状凹槽上设置多道缺口,环状固定圈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挡体,该挡体可以设置成分段式并与缺口相配,旋转环状固定器使得挡体与缺口对应,从而方便环状固定圈退回并松弛引流管。作为优选,环状固定圈的端部设置有挡边并形成环槽,夹持圈套置在环槽上。引流管被拉伸的时候,挡边配合夹持圈可以固定引流管的端部,防止引流管回缩。作为优选,夹持圈为可开合卡口环状固定圈,当引流管末端套在环状固定圈的环槽上时,夹持圈用来固定引流管,也方便拆卸。一种新型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引流管内插入顶针,顶针的端部顶住引流管的挡条部位,将引流管的尾端用夹持圈固定到环状固定圈的环槽上,拉长引流管,直到引流管的封头的直径等于或小于引流孔的内径,再将环状固定圈固定到顶针的环状凹槽上;(2)将上述的引流管穿入到引流通道内,控制引流管封头到达肾盂肾盏恰当的位置;(3)松弛环状固定圈,缓慢释放引流管,松开夹持圈,拿掉顶针,完成引流管的放置。(4)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在引流管内插入顶针,顶针的端部顶住引流管的挡条部位,将引流管的尾端用夹持圈固定到环状固定圈的环槽上,拉长引流管,使拉长后引流管的长度不小于放置引流管时拉长引流管的长度,再将环状固定圈固定到顶针的环状凹槽上; 缓慢轻轻拔出,完成引流管的拔出操作。作为优选,将引流管的外露端固定在皮肤外。为防止引流管从内部抽出,需要将引流管固定,同时也防止给封头产生抽拉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引流管的端部设置直径较大的封头,先拉长引流管缩小引流管本体的直径再缩小引流管端部封头的直径方便将引流管放入到引流通道内,释放后封头可以压迫创口实现止血,使用方便,结构比较简单,不会使病人产生坠胀感。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薄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顶针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4所述顶针中环状固定圈的剖视图中1、肾盂肾盏,2、薄鞘,3、引流管,4、挡圈,5、圆孔,6、封头,7、挡条,8、顶针,9、挡边,10、环槽,11、环状固定圈,12、夹持圈,13、环状凹槽,14、螺套,15、旋转扳扣,16、夹持带。

(2)皮肤外穿刺到肾盂肾盏1形成引流通道并在引流通道内插入薄鞘2,薄鞘端部设置有挡圈4,薄鞘外壁设置有刻度,薄鞘薄鞘内部为工作通道,将上述的引流管穿入到薄鞘的工作通道内,控制引流管封头到达肾盂肾盏恰当的位置;
(3)缓慢取出薄鞘;
(4)松弛环状固定圈,缓慢释放引流管,松开夹持圈,拿掉顶针,完成引流管的放置。(5)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在引流管内插入顶针,顶针的端部顶住引流管的挡条部位,将引流管的尾端用夹持圈固定到环状固定圈的环槽上,拉长引流管,使拉长后引流管的长度不小于放置引流管时拉长引流管的长度,再将环状固定圈固定到顶针的环状凹槽上; 缓慢轻轻拔出,完成引流管的拔出操作。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两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伸缩、压迫止血的新型引流器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皮肾镜手术后没有合适的引流管来引流并止血的难题,引流管本体的外径大于引流通道的内径,引流管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引流管本体外径的封头,封头处圆孔的端部内壁设置有若干道挡条,新型引流器还包括一根可穿入到引流管本体内部的顶针,顶针的直径大于挡条内侧边围成的直径且小于引流管的内径。引流管的端部设置直径较大的封头,先拉长引流管缩小引流管本体的直径再缩小引流管端部封头的直径方便将引流管放入到引流通道内,释放后封头可以压迫创口实现止血,使用方便,结构比较简单,不会使病人产生坠胀感。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