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宫腔镜等外鞘的膨腔诊疗透囊的制作方法现有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在进行宫腔镜、膀胱镜等小腔体检查时,通常是在宫腔镜 前端接入一个外鞘,然后将外鞘插进人体的自然通道,直到外鞘前端已进入到患者被检查 的腔体中。之后,将外部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或气体)通过连接外鞘的内部通道,直接 灌入(注入)到患者腔体中,使腔体受压膨胀,到合适的大小后,然后通过与宫腔镜连接的探 照和摄像装置(见下图),检查患者腔体中的具体症状。在检查操作过程中,由于灌注的液体(或注入的气体)直接和人体组织器官接触, 所以容易造成栓塞或其他并发症,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如在检查操作中,腔体内壁如果 出血,受灌注到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的影响,腔体内的气压升高,该气压将会超过腔体内壁 毛细血管中的血压。造成灌注到腔体内的气体有可能进入到毛细血管中,形成气泡。这些 “气泡”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经人体心脏,传至人体各个部位的毛细血管中(包含脑 部),当“气泡”进入毛细血管中时,由于毛细血管中的管壁非常细小,即有可能发生气体栓 塞,如果长时间的气体栓塞,将会造成该处的人体组织细胞缺氧和营养物质等状况,从而引 发不良症状,严重时,甚至危机人体生命)。另一方面,灌注到腔体内的液体溶液(或气体),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金属的吸附性,与人体自然通道的内壁是紧紧的吸附在一起的。但是随 着液体的灌入,腔体内的压力不断增大,腔体内的液体有可能沿外鞘的金属外壁流出等。
了解决现有腔镜在检查操作中存在的,灌注的液体(或注入的气体)直接和人体组 织器官接触,容易造成栓塞或其他并发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宫腔镜等外鞘的膨 腔诊疗透囊。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用于宫腔镜等外鞘的膨腔诊疗透囊包括球形透囊1,球形透囊1连通着皮管6,皮管6 外中部套设有环形气囊3,环形气囊3 —侧连通着硬质管道4,硬质管道4的另一端连通着 Y形的水道,Y形的水道的第一端口为出水口 8,出水口 8内设有堵头9,第二端口为进水口 10,进水口 10内设有通道瓣膜塞11 ;所述硬质管道4贴附在皮管6外侧后部。所述环形气囊3和皮管6材料为一般的天然橡胶或聚亚安酯,皮管6长度为160 毫米。硬质管道4的直径为1毫米,其一端连接着环形气囊3的内壁,硬质管道4与Y形 的水道的连接处距皮管6端口的距离为15-20毫米。所述Y形的水道为软管。本发明是基于现有内窥镜前端接入的外鞘,将一个可以伸缩、柔软性、通透性和弹性都非常好的皮管套在外鞘杆上,皮管的底端是一个球形透囊,然后通过灌注液体(或注入 气体)来膨胀该透囊,透囊的膨胀,迫使腔体的膨胀,该透囊膨胀开后呈现透明状态,这样, 连接在内窥镜另一端的摄像头就可以透过前端的透囊观察所膨胀腔体内部病灶。从而避免 了灌注溶液直接与人体腔体的接触,并且通过隔离灌注溶液与人体腔体,在一定程度上也 保证了患者的恢复。同时在外鞘的中部,球形透囊皮管的表面,包裹着一个可以伸缩的环形 气囊,该处结构是用来阻止患者腔体内的溶液或灌注到球形透囊中的液体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使用该装置可以避免液体或气体直接注入人体器官组织,而是将外鞘前端的球囊膨 胀开,从而间接将器官组织扩开,达到内窥镜检查的目的。避免了由于液体、气体直接和人 体组织器官接触而造成栓塞或其他并发症,也便于病人的恢复;2、降低检查时的操作难度和危险。在现有的小腔体检查中,现有的检查方式都是采用 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或气体)灌注(注入)到腔体内,使其加压膨胀。这样,灌注(注入)到 腔体内的液体(气体)压力需要实时的监控,并且检查后,腔体内的灌注液体需要排出等等。 复杂的操作流程必须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完成。而采用该改良后的外鞘,在进行腔体 检查时,不但可以直接减掉液体排出,并且填充到气囊内的介质压力可以预先设定好,另外 在制作气囊时,就预先设计好气囊的最大膨胀极限,使其双重保护,降低危险;3、该透囊是直接套在现有外鞘上的,不需要对外鞘进行额外的改造处理,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了客户的经济负担。
图1为本发明膨腔诊疗透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装有膨腔诊疗透囊的外鞘示意图。图3为外鞘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鞘上的透囊在灌注液体时液体的流向示意图。图5为外鞘上的透囊在排出液体时液体的流向示意图。图1-5中序号名称球形透囊1,外鞘的长管2,环形气囊3,硬质管道4,连接处5, 皮管6,水道7,出水口 8,堵头9,进水口 10,通道瓣膜塞11,外鞘出水口 12,外鞘进水口 13, 外鞘与内窥镜的连接口 14,外鞘15,注射器16。
参见图1,用于宫腔镜等外鞘的膨腔诊疗透囊包括球形透囊1,球形透囊1连通着皮管 6,皮管6外中部套设有环形气囊3,环形气囊3 —侧连通着硬质管道4,硬质管道4的另一 端连通着Y形的水道7,Y形的水道7为软管。Y形的水道7的第一端口为出水口 8,出水口 8内设有堵头9,堵头9的作用是在环形气囊3被注入的液体或气体膨胀开时,可以有效堵 塞管道;在排出时,只要将该堵头9拔出,就可以将注入到环形气囊3中的填充介质排出来。 第二端口为进水口 10,进水口 10内设有通道瓣膜塞11 ;通道瓣膜塞11的作用是用注射器 16将膨胀用的液体注入通道后,能阻止注入的液体流出。硬质管道4贴附在皮管6外侧后部。环形气囊3和皮管6材料为天然橡胶或聚亚安酯材料,皮管6长度为160毫米。硬质管道4的直径为1毫米,其一端连接着环形气囊3的内壁,硬质管道4与Y形 的水道的连接处5距皮管6端口的距离为15-20毫米。通道瓣膜塞11富有弹性,可以保证注射器的针尖在插入,拔出后能阻止液体的回 流。参见图3,外鞘15上有外鞘出水口 12,外鞘进水口 13,外鞘与内窥镜连接口 14和 外鞘的长管2;
参见图2,使用时,通过皮管6将本发明从外鞘的长管2的一端套到外鞘上,球形透囊1 位于外鞘的长管2的末端。由于金属的吸附性,皮管6的内壁可以很好的吸附在外鞘的长 管2的金属表面。球形透囊1正常情况下处于缩小状态,但受到液体灌注时,能膨胀到半径 40mm左右的球形状。并且在膨胀后,该球形透囊的通途性非常好,几乎处于透明状态。将连接好摄像头和光源输出的腔镜和外鞘与内窥镜的连接口 14连接。拔掉环形 气囊3出水口 8内的堵头9,并打开与球形透囊1相通的外鞘15的外鞘出水口 12附近的出 水阀门,然后将外鞘的长管2缓慢的插入腔体通道,此时可以观查外鞘的长管2上的刻度, 最后将外鞘的长管2进入腔体的深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关上外鞘15上的外鞘出水口 12附近的出水阀门,塞上环形气囊3的出水口 8处的堵头9。用皮管将装有填充溶液容器的出口与外鞘15上的外鞘进水口 13连接。注 意该容器内的溶液压力应被控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以内。此时,就可以打开外鞘15上的外 鞘进水口 13附近的控制阀门,将外部溶液经外接的皮管、外鞘15上的外鞘进水口 13、进水 阀门、外鞘的长管2的内部通道、最后到达球形透囊1中。球形透囊1随着溶液的注入,将 会膨胀开来。膨胀后的球形透囊1将会支撑起整个被检查腔体的内壁,随着注入腔体溶液 的增多,球形透囊1的大小也会随之增大,直到被检查腔体完全撑开。因球形透囊1采用的 是新型材料,其通透性非常好,所以在腔体检查过程中,腔体的内壁情形,可以完完全全的 通过与外鞘连接的内窥镜上的摄像头采集出来,真实的呈现在监视器上。球形透囊1被注入液体溶液后,虽然由于外鞘的长管2的金属外表面对皮管6有 吸附作用,但是,随着注入球形透囊1中的液体逐渐增多,球形透囊1内的液体压力将会逐 渐增大。此时,有可能出现注入到球形透囊1中的液体沿着外鞘的长管2的外表面,从球 形透囊1内沿着皮管6流出的现象。离外鞘的长管2的末端80mm左右处的环形气囊3的作用有两点,其一阻止球形 透囊1中的液体在检查时流出;其二 阻止被检查腔体内的溶液流出。可以通过一个医用注射器16,将液体从连通环形气囊3的Y形的水道7的进水通 道10注入。随着注入液体溶液的增多,环形气囊3也随之膨胀开来。环形气囊3的膨胀, 一方面,使得环形气囊3与腔体通道之间的缝隙减小,也就是越来越紧凑;另一方面,使得 被环形气囊3包裹的皮管6之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小。也就阻止了被检腔体内的液体和球形 透囊1中液体的回流。在检查完毕后,可以打开外鞘15上的外鞘出水口 12处的出水阀门,将先前注入到 球形透囊1中的溶液排出。并拔出堵头9,将环形气囊3中的溶液也排出。此时,由于两处 气囊被腔体压力和腔体通道肌肉的收缩压迫,可使球形透囊1和环形气囊3中的液体自动的流出。之后,缓慢的从外鞘的长管2上取下用于宫腔镜等外鞘的膨腔诊疗透囊即可。
本发明涉及用于宫腔镜等外鞘的膨腔诊疗透囊。包括连通着皮管的球形透囊,皮管外中部套设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一侧连通着硬质管道,硬质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着Y形的水道,Y形的水道的第一端口为出水口,出水口内设有堵头,第二端口为进水口,进水口内设有通道瓣膜塞;硬质管道贴附在皮管外侧后部。使用时,通过皮管套在外鞘的长管上,球形透囊位于外鞘的长管的末端。使用该装置可以避免液体或气体直接注入人体器官组织,而是将外鞘前端的球囊膨胀开,从而间接将器官组织扩开,达到内窥镜检查的目的。避免了由于液体、气体直接和人体组织器官接触而造成栓塞或其他并发症,也便于病人的恢复。
用于宫腔镜等外鞘的膨腔诊疗透囊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A·弗罗里普朴淳五刘春悦M.菲尼M.菲尼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M.菲尼M.菲尼M.菲尼
专利相关信息
-
M.菲尼M.菲尼于 玲M.奥滕, M.朱格尔M.奥滕, M.朱格尔M.奥滕, M.朱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