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2]静脉输液有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输液的目的是:1、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解毒、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2、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4、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0003]输液器是实现输液目的的重要医疗用具,输液器主要由上导管、输液三通管、滴斗、下导管、流量调节器、连接针座、静脉输液针以及止液夹组成。临床工作中,注射相关的针刺伤发生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群体。不安全注射对社会的危害包括使用后的针头刺伤他人及注射用具使用后处理不当导致感染在社会上扩散。标准预防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5年提出,1996年在全美实施,我国1999年引入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标准预防观点认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性的皮肤黏膜,均需进行隔离。因此,需要给输液针设置安全护套以防止输液针发生针刺伤。
[0004]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包括针芯、针芯固定部和护套;所述针芯固定部包括本体、针芯固定套筒和叶片,所述叶片和针芯固定套筒固定在本体上;所述针芯插设在针芯固定套筒内;所述护套由上护套和下护套组成,所述上护套的一端和下护套相对应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护套的另一端和下护套相对应的另一端卡接;所述上护套朝向下护套设有上制动片,所述下护套朝向上护套设有下制动片;所述本体对应所述上制动片和下制动片设有制动槽;所述本体卡设在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之间;所述下护套在下制动片的前侧间隔设有朝向上护套的阻力筋,该阻力筋远离所述下制动片的侧面为斜面。[000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针芯的截面向外凸出形成凸起,所述针芯固定套筒的内腔对应所述凸起设有凹部。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针芯的截面形状为优弧,所述针芯固定套筒的内腔的截面形状与所针芯的截面形状匹配。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护套或/和下护套向两侧延伸设有阻挡翼片。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护套在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铰接处设有卡块,所述下护套对应设有卡槽。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卡接处设有过渡圆。[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的安全护套可以保护使用后的输液针,以免发生刺伤;
2、本发明的下制动片和上制动片与制动槽配合以将安全护套固定在针芯固定部上,从而保证安全护套和针芯固定部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使得安全护套保护效果更稳定;
3、本发明通过对针芯的外轮廓和针芯固定套筒内腔的设计,使两者之间的组装效率更
闻;
4、本发明将安全护套的后端设计成过渡圆,可以解决输液管打折的问题。
[0012]附图1为针芯固定部示意图。
[0013]附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针芯固定部侧视示意图。
[0014]附图3为实施方式二的针芯固定部侧视示意图。
[0015]附图4为针芯示意图。
[0016]附图5为实施方式一的针芯侧视示意图。
[0017]附图6为实施方 式二的针芯侧视示意图。
[0018]附图7为护套示意图。
[0019]附图8为护套示意图(上护套弓起状态)。
[0020]附图9为护套第一种角度立体示意图。
[0021]附图10为护套第一种角度立体示意图。
[0022]附图11为组装状态下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示意图。
[0023]附图12为护套在保护状态下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示意图。
[0024]以上附图中,1、针芯;2、针芯固定部;3、护套;4、本体;5、针芯固定套筒;6、叶片;
7、上护套;8、下护套;9、上制动片;10、下制动片;11、制动槽:12、阻力筋;13、凸起;14、凹部;15、阻挡翼片;16、卡块;17、过渡圆;18、输液针。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1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6]实施例一:一种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
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4、附图5、附图7~附图12所示,一种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包括针芯1、针芯固定部2和护套3 ;所述针芯固定部2包括本体4、针芯固定套筒5和叶片6,所述叶片6和针芯固定套筒5固定在本体4上;所述针芯I插设在针芯固定套筒5内;所述护套3由上护套7和下护套8组成,所述上护套7的一端和下护套8相对应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护套7的另一端和下护套8相对应的另一端卡接;所述上护套7朝向下护套8设有上制动片9,所述下护套8朝向上护套7设有下制动片10 ;所述本体4对应所述上制动片9和下制动片10设有制动槽11 ;所述本体4卡设在所述上护套7和下护套8之间;所述下护套8在下制动片10的前侧间隔设有朝向上护套7的阻力筋12,该阻力筋12远离所述下制动片10的侧面为斜面。所述针芯I的截面向外凸出形成凸起13,所述针芯固定套筒5的内腔对应所述凸起13设有凹部14。所述上护套7向两侧延伸设有阻挡翼片15。所述上护套7在所述上护套7和下护套8铰接处设有卡块16,所述下护套8对应设有卡槽。所述所述上护套7和下护套8卡接处设有过渡圆17。所述叶片6、针芯固定套筒5和本体4 一体成型。针芯I包括输液针安装座和输液针18,输液针18固定在输液针安装座上,针芯I以输液针安装座固定在针芯固定套筒5内。上护套7靠近卡接的一端的表面为弧形表面,该弧形表面的形状与手指形状匹配以方便揿压。
[0027]实施例二:一种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
参见附图3和附图6所示,所述针芯I的截面形状为优弧,所述针芯固定套筒5的内腔的截面形状与所针芯I的截面形状匹配。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
[00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带安全护套的输液针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胡文忠S·兰兹S·兰兹蓝润宾, 陈建议蓝润宾, 陈建议蓝润宾, 陈建议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蓝润宾, 陈建议蓝润宾, 陈建议蓝润宾, 陈建议蓝润宾, 陈建议蓝润宾, 陈建议王永萍王永萍
专利相关信息
-
张峻梓赵芳, 吴淑站曹志敏刘夫娟程建中, 陈文寿程建中, 陈文寿程建中, 陈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