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的制作方法现有的自动播种机包括种子料斗,在料斗下方有出口,并配有通过驱动部件带动的施种机构,这种播种机功能单一,只能按要求向下洒出种子,作业时需要配备其它装置才能实现播种作业,包括犁沟、碎块等,无法实现电驱动和发动机驱动的转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犁地和碎块及播种一体化、可实现电驱动和发动机驱动转换、省时省力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自动播种机,在车架上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通过动力轮轴安装有动力轮,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瓶、变速箱、发动机,动力轮与电机的前轴之间通过变速箱和传动机构相连接,电机的后轴与发动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相连接,电瓶与电机和发动机上的发电机导线连接;在车架上位于动力轮的前侧通过犁铧立轴安装有犁铧;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前轮;所述的自动播种机下方的出种子口位于动力轮的后方;在车架的后端连接有把手。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其中所述的车架上位于犁铧的前侧设有破碎轮,在破碎轮的周边均匀分布有破碎齿,破碎轮与车架之间、犁铧与车架之间均设有升降调整机构;破碎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出轴相接。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其中所述的动力轮与电机的前轴之间通过变速箱和传动机构相连接的具体结构是在动力轮轴上装有动力被动斜齿轮,变速箱上第一输出轴的端头装有与动力被动斜齿轮相啮合的动力主动斜齿轮,电机的前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之间设有皮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第一输出轴与车架之间设有轴承座。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其中所述的破碎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出轴相接的具体结构是破碎轮安装在破碎轮轴上,破碎轮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在破碎轮架下方,破碎轮架通过所述的升降调整机构与车架相连接,在破碎轮轴上装有破碎被动斜齿轮,与破碎被动斜齿轮相啮合的破碎主动斜齿轮装在传动杆的一端并由套装在破碎轮轴上的传动杆支撑套支撑,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变速箱的第二输出轴相接。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其中所述的升降调整机构的具体结构是在车架上固定有套筒,所述的犁铧立轴插入套筒内,犁铧立轴上部有螺纹并与带手轮的丝母相配,丝母与车架之间有限制丝母和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限位件。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其中所述的车架与前轮之间设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是车架的前端有后升降套,后升降套连接有前升降套,前轮装在前横轴上,前横轴连接有前立轴,前立轴插入所述的后升降套内,前立轴上端连接有与前立轴相平行的齿条,所述的前升降套套装在齿条外侧,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通过齿轮轴安装在前升降套上,摆动架的一端套装在齿轮轴上,摆动架的另一端通过前销轴与拉杆的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杆的上部铰接,摆动杆的下端与支架铰接,支架固定在车架上,在摆动架上通过上销轴铰接有上棘爪,上棘爪与前升降套之间连接有上拉簧,在棘爪的下方位于前升降套上设有顶靠轴,在前升降套上通过下销轴铰接有下棘爪,下棘爪与前升降套之间有下拉簧,上棘爪和下棘爪的爪尖与所述的齿轮相配,下棘爪的端头与摆动架的下边相配。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其中所述的动力轮的周边设有行走齿。 本发明的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由于电机和发动机均通过变速箱和传动机构与动力轮相连接,在行走时可选择驱动源,平时可利用电瓶作为动力源,由电瓶带动电机转动,发动机与电机之间的离合机构处于离开状态,电瓶的电量不足时,可将离合机构拨至接合状态,并断开电机的电源,由发动机带动动力轮转动,此时也可向电瓶充电,电驱动和发动机驱动可相互转换;整体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作业时既可犁沟还可对犁出的块状土壤由破碎轮及时破碎,与自动播种机配合实现播种作业的全过种,省时省力,提高了作业效率。本播种设备可在上一年的原垄基础上直接进行作业,无需将上一年的原垄提前处理,本播种设备在作业时犁铧耕出的根桩(即上一年植物被割后留在垄下和垄上的部分)可由破碎轮及时打碎。在本设备后边可拖卦现有的合垄装置,播种后利用合垄装置可直接合垄,将种子盖在垄内。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 图3是图I所示的B处放大示意 图4是图I所示的C处放大示意图。
为了适应坡地的耕种,犁铧32与犁铧立轴36之间可采用活动式连接,并在车架I上设置犁铧32的左右角度变换连杆推动机构,作业时可随时调整犁铧32在左右方向上的偏角,以保证犁铧32所耕出的地沟与坡地角度相一致。本发明在行走时可选择驱动源,平时可利用电瓶11作为动力源,由电瓶11带动电机10转动,发动机19与电机10之间的离合机构处于离开状态,电瓶11的电量不足时,可将离合机构拨至接合状态,并断开电机10的电源,由发动机19带动动力轮17转动,此时也可向电瓶11内充电,电驱动和发动机驱动可相互转换。电机转子轴的转动通过变速箱8带动第一输出轴4转动,动力主动斜齿轮50带动动力被动斜齿轮49转动,从而动力轮17转动,使整机向前行进。转动手轮20可使犁铧立轴36和犁铧32相对于车架I上下移动,以调整犁铧耕地的深度。同样破碎轮30也可通过升降调整机构调整高度,以保证犁铧耕出的块状土被及时破碎。通过向后拉动摆动杆13可使摆动架24的前端向上转动,上棘爪40推动齿轮23转动,使前升降套21和后升降套51分别相对于齿条22和前立轴26向上滑动抬起,从而带动车架I的前部抬起,以调整车架I前部的高度,根据具体情况多次往复动作,可以连续抬起车架I的前部,此时下棘爪25可相对于齿轮23滑动。如向前长距离推动摆动杆13,摆动架24下边可向下压靠下棘爪25,使下棘爪25的尖部与齿轮23脱开,同时上棘爪40向下转动并由顶靠轴44顶靠使上棘爪40与齿轮23脱开,上拉簧41和下拉簧46均被拉长,两个棘爪均脱开后,在重力作用下车架I的前部即可向下回落。行进时自动播种机6向犁铧32耕出的垅沟内播种。整体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作业时既可犁沟还可对犁出的块状土壤进行及时破碎,与自动播种机配合实现播种作业的全过种,省时省力,提高了作业效率。
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自动播种机,在车架上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通过动力轮轴安装有动力轮,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瓶、变速箱、发动机,动力轮与电机前轴之间通过变速箱和传动机构连接,电机后轴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连接,电瓶与电机和发动机上的发电机导线连接;在车架上位于动力轮前侧通过犁铧立轴安装有犁铧;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前轮;自动播种机下方的出种子口位于动力轮的后方;在车架的后端连接有把手。整体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作业时既可犁沟还可对犁出的块状土壤进行及时破碎,与自动播种机配合实现播种作业的全过种,省时省力,提高了作业效率。
电驱动、发动机驱动两用播种设备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陈绍新陈青海, 陈灵刚陈青海, 陈灵刚张锋沈中山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史华史华G·C·罗伯特森G·C·罗伯特森
专利相关信息
-
刘国栋, 林璐辛亚南刘雷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