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马文孝
  • 公开日
    2006年5月3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3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3月11日
  • 申请人
    马文孝, 霍兴隆, 王绥叶
  • 文档编号
    A61F5/04GK2776347SQ2005200784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内的左侧设置有增压部件、右侧设置有双向阀门[3]和压力表[4],双向阀门[3]通过导管与增压部件和压力表[4]相联通,压力表[4]通过导管与作动筒[6]相联通,在作动筒[6]的缸筒的上端联接有安装板[8],在安装板[8]上设置有双肩背心或左肩架[5]和右肩架[9],在作动筒[6]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与颈后托[7]联接的活动节[10],在颈后托[7]上设置有颈前托[1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颈后托[7]是在一块内径R1为60~80mm的板状体的两端设置有联接套[7-2]或联接卡,在板状体内侧设置有海绵带[7-3];所说的颈前托[12]是在一块弯曲成R2为40~60mm曲面体的两端与圆心在同一侧R3为200~250mm的曲面体连为一体成双圆弧曲面板,在双圆弧曲面板的下端连为一体有内侧R4为60~80mm的托板[12-2]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动节[10]的内侧端面上加工有齿,颈后托[7]的下部内侧面上加工有齿,颈后托[7]的齿与活动节[10]的齿啮合;所说的圆柱阀门[3-2]的流体流出孔与阀门壳体[3-1]的径向孔中心线的高度相同、孔径相同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向阀门[3]是在径向加工有孔的阀门壳体[3-1]内设置有径向加工有流体流出孔的圆柱阀门[3-2],在圆柱阀门[3-2]上设置有阀门手柄[3-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增压部件为打气筒[2]或手摇液压泵或电动液压泵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骼或关节非外科处理的整形方法或器具的矫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在箱体内的左侧设置有增压部件、右侧设置有双向阀门和压力表,双向阀门通过导管与增压部件和压力表相联通,压力表通过导管与作动筒相联通,在作动筒的缸筒的上端联接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双肩背心或左肩架和右肩架,在作动筒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与颈后托联接的活动节,在颈后托上设置有颈前托。使用时将颈椎的肌肉、肌腱、颈椎间隙拉开,使神经压迫的酸、麻、疼、头昏、头闷等症状缓减,患者可仰卧在床上、行走运动、坐立进行牵引治疗。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可随身携带等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颈椎是人体头颅于躯体相连的枢纽,它是由七块颈椎骨组成,由肌肉、肌腱、丰富的血管神经,关节面等相连,颈椎孔内有颈髓神经,通过分支分布于上肢及躯干等。头部的血管通过颈部动脉供应大脑,又通过颈静脉流向心脏。颈部虽短,但活动频繁,它有前屈、后伸、左弯、右弯等功能,组成结构复杂特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颈椎在不停的活动,如写字、读书、运动等,随着人年龄增大,骨质结构及血管神经等的变化,外伤、姿势不对,长期的超负荷,则发生颈部肌肉劳损综合症,颈椎骨质疏松,骨增生,颈椎生理弯曲变形,颈椎面脱位,颈部血管弯曲硬化骨折压迫血管神经,大脑供血减少,表现头昏、头痛、耳鸣、记忆力不降,上肢麻木,颈部肌肉酸疼、颈部活动不适等病症。治疗颈椎病有药物治疗和牵引治疗,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物有颈复康、尼莫地平、抗骨增生丸等,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疗效不显著。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牵引器械有牵引袋、牵引支架,牵引袋为橡胶型充气袋,它可将颈部拉长,但牵引时没有固定颈椎的作用,充气时感觉颈部及下颌难受,并有压迫颈部以及肩周部血管,牵引时间较长,一些患者曾出现说话困难,头部和面部充血发红,患者难于忍受。使用牵引支架进行治疗,患者必须来院,由医护人员陪同治疗,并需随时增加重量,由上牵引的力,托及下颌后颈部向上牵引,不能起到固定颈椎的作用,一天只能牵引半小时,患者不能说话难于忍受。且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治疗颈椎病牵引袋、牵引支架的缺点,为治疗颈椎病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箱体内的左侧设置有增压部件、右侧设置有双向阀门和压力表,双向阀门通过导管与增压部件和压力表相联通,压力表通过导管与作动筒相联通,在作动筒的缸筒的上端联接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双肩背心或左肩架和右肩架,在作动筒活塞杆的上端设置与颈后托联接的活动节,在颈后托上设置有颈前托。本实用新型的颈后托是在一块内径R1为60~80mm的板状体的两端设置有联接套或联接卡,在板状体内侧设置有海绵带。本实用新型的颈前托是在一块弯曲成R2为40~60mm曲面体的两端与圆心在同一侧R3为200~250mm的曲面体连为一体成双圆弧曲面板,在双圆弧曲面板的下端连为一体有内侧R4为60~80mm的托板。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节的内侧端面上加工有齿,颈后托的下部内侧面上加工有齿,颈后托的齿与活动节的齿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圆柱阀门的流体流出孔与阀门壳体的径向孔中心线的高度相同、孔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阀门是在径向加工有孔的阀门壳体内设置有径向加工有流体流出孔的圆柱阀门,在圆柱阀门上设置有阀门手柄。本实用新型的增压部件为打气筒或手摇液压泵或电动液压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打气筒或液压泵为作动筒提供压力,肩架固定在作动筒的缸筒上,与颈前托联接的颈后拖固定在作动筒的活塞杆上,活塞杆从缸筒内伸出时,将颈椎的肌肉、肌腱、颈椎间隙拉开,使神经压迫的酸、麻、疼、头昏、头闷等症状缓减,患者可仰卧在床上、行走运动、坐立进行牵引治疗。本实用新型经临床试验,对颈部肌肉劳损综合症、颈椎骨质疏松、骨增生、颈椎生理弯曲变形、颈椎面脱位、颈部血管弯曲硬化骨折压迫血管神经、大脑供血减少有较好的疗效,使用时每次30~60分钟,休息1~2小时后又可应用,每天不超过4次,正常人应用时可将颈部拉长,锻炼颈部肌肉,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可随身携带等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拉伸器械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双向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图1、5中,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是由箱体1、打气筒2、双向阀门3、压力表4、左肩架5、作动筒6、颈后托7、安装板8、右肩架9、活动节10、螺杆11、颈前托12、调节螺钉13联接构成,其中左肩架5、作动筒6、颈后托7、安装板8、右肩架9、活动节10、螺杆11、颈前托12、调节螺钉13联接成拉伸器械。
在箱体1内的左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打气筒2,打气筒2为常规的气筒,在箱体1内的右侧安装有双向阀门3和压力表4,双向阀门3通过导管与打气筒2相联通、通过导管与压力表4相联通,打气筒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压缩空气,打气筒2为市场上购买的产品。本实施例的双向阀门3是由阀门壳体3-1、圆柱阀门3-2、阀门手柄3-3联接构成。阀门壳体3-1为原柱形,在阀门壳体3-1的径向加工有孔,圆柱阀门3-2的径向加工有流体流出孔,圆柱阀门3-2的流体流出孔与阀门壳体3-1的径向孔的空心距的高度相同,在圆柱阀门3-2上用螺纹联接有阀门手柄3-3,转动阀门手柄3-3,圆柱阀门3-2上的流体流出孔刚好与阀门壳体3-1的径向孔对齐,从打气筒2经导管流出的压缩空气流经双向阀门3、压力表4,进入作动筒6。压力表4用于指示进入作动筒6内压缩空气的压力,使用者根据压力表4指示的压力,转动双向阀门3,调节进入作动筒6内压缩空气的压力。
在图2~4中,本实施例的作动筒6采用常规的气压作动筒。在作动筒6的缸筒的上端联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左端联接有左肩架5、右端联接有右肩架9,使用时左肩架5带在使用者的左肩上,右肩架9带在使用者的右肩上。在作动筒6活塞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联接有活动节10,活动节10的内侧端面上加工有齿,活动节10可前后移动。在活动节10上用螺杆11联接有颈后托7,颈后托7的下部内侧面上加工有齿,颈后托7上的齿与活动节10上的齿相啮合,当活动节10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用螺杆11将活动节10与颈后托7固定联接。本实施例颈后托7是由圆弧形钢板7-1、联接套7-2、海绵带7-3联接构成,圆弧形钢板7-1也可用尼龙板或塑料板,圆弧形钢板7-1的内径R1为75mm,在圆弧形钢板7-1上用胶粘接有海绵带7-3。在颈后托7的联接套7-2上插有颈前托12。本实施例的颈前托12是一块弯曲成R2为50mm钢板的两端分别与圆心在同一侧弯曲成R3为220mm的钢板连为一体成双圆弧钢板12-1,在双圆弧钢板12-1的下端连为一体有内侧R4为70mm的托板12-2,在双圆弧钢板12-1的两端插入颈后托7的联接套7-2内,可用调节螺钉13将颈后托7与颈前托12固定。颈前托12的双圆弧钢板、托板也可用尼龙板或塑料制成。使用时将颈前托12和颈后托7用调节螺钉13固定在患者的颈部,当作动筒6的活塞杆向外伸出时,患者的颈部被拉长1~4厘米,将颈椎的肌肉、肌腱、颈椎间隙拉开,实现牵引,使神经压迫的酸、麻、疼、头昏、头闷等症状缓减,达到治疗目的。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颈后托7的圆弧形钢板7-1的内径R1为65mm,颈前托12是一块弯曲成R2为40mm钢板的两端分别与弯曲成R3为200mm的钢板连为一体成双圆弧钢板12-1,在双圆弧钢板12-1的下端连为一体有内侧R4为60mm的托板12-2。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颈后托7的圆弧形钢板7-1的内径R1为80mm,颈前托12是一块弯曲成R2为60mm钢板的两端分别与弯曲成R3为250mm的钢板连为一体成双圆弧钢板12-1,在双圆弧钢板12-1的下端连为一体有内侧R4为80mm的托板12-2。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在以上实施例1~3中所用的打气筒2可用手摇液压泵或电动液压泵替换打气筒3。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在以上实施例1~4中,在与作动筒6的缸筒联接的安装板8上安装的左肩架5和右肩架9替换为双肩背心。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