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粘膜牵引器的制作方法内窥镜被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已经50多年的历史了,大多是单钳道的内窥镜,但 随着内窥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单一器械已经不能满足医生对器械控制的要求, 医生迫切希望能够简单的利用现有内窥镜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械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以适应复杂和高难度手术,使手术可以更安全更快速的完成手术。常用的内镜大多数只有一个孔道用来通器械,在手术过程中如同人只使用一只手 在劳动,缺少相应的配合,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需要分解成很多的步骤完成,像粘膜剥离这 样需要复杂动作的手术,就增加了手术的门槛不易推广,手术时间很长给病人增加了痛苦。 目前也有可以同时通两个器械的双钳道内窥镜但其造价较高,医院拥有数量很少,只有少 数大型医院具有,中小型医院并没有普及一些高难度和复杂内窥镜手术难以在中小型医院 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膜牵引器,不仅可以简单 的组装到现有内窥镜前端以增加一个可供手术器械安装或者通行的通道,而且通过该器械 还可以控制其他手术器械相对于内窥镜的位置或姿态以便于手术操作,这样就可以满足医 生对多器械配合使用的需求,手术可以更加安全、简便,可以大大缩短手术用时、减少病人痛苦。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粘膜牵引器,包括一能够安装在内窥镜远端头部的内镜固定部;一能够安装手术器械的器械抬举部;一摆臂,摆臂一端与内镜固定部活动连接,摆臂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活动连接;一牵引部,牵引部的远端与器械抬举部连接。这样通过牵拉或推送牵引部对器械抬举部的控制,可以实现将手术中所需要使用 到的器械接近或远离内窥镜轴线和在沿内窥镜轴线前后的两个方向或两个以上方向上位 置或姿态的变化。作为优选,所述内镜固定部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筒状或箍状结构套接于内窥镜远 端外侧,内镜固定部的前端为光滑的先端。这样在使用时即可将内镜固定部临时套接于内 窥镜远端外侧,内镜固定部先端为光滑圆润软构可以防止内镜通入时损伤组织。先端的材 质可为区别于固定套座部件的柔软材质;还可以与其固定套座部件类似或相同的硬质材质 或在固定套座部件直接带有光滑圆润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器械抬举部上形成有一个允许手术器械贯穿于其中或伴行于其旁 的、封闭或半封闭的通道、槽或环。这样可以允许手术器械贯穿于其中或伴行于器械抬举 部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器械的位置和姿态;所述牵引部与器械抬举部相铰接或固定链 接,通过牵拉或推送可控制器械抬举部的位置或姿态。作为优选,所述内镜固定部、器械抬举部、摆臂和牵引部均为绝缘材料或者经过绝 缘处理。其外层基本绝缘,其裸露部件为绝缘材料或非绝缘材料经过包覆、涂层等绝缘处理 处理。这样可以防止与高频电器械共同使用时短路造成危险。作为优选,所述牵引部为管状或线状,牵引部的近端设置牵引把手。进一步优选, 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护管和牵引把手,牵引护管的远端与器械抬举部连接,牵引护管的近 端设置牵引把手。作为优选,所述摆臂一端与内镜固定部铰接,摆臂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铰接。所述 摆臂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结构可以与其他部件构成铰链连接结构或自身具备一个或一个 以上的铰接结构可以实现在外力作用下一定角度的摆动或转动;所述器械抬举部有一个或 一个以上的结构可以与其他部件构成铰链连接结构或自身具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铰接结 构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实现一定角度的摆动或转动;允许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贯穿其中或伴 行于器械抬举部外侧,器械的位置或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器械抬举部控制;所述牵引部 直接或间接与器械抬举部相连并在牵拉或推送牵引部时可以改变器械抬举部的位置或姿 态从而改变器械的位置或姿态。结构合理、方便制造使用。作为优选,所述摆臂为由单根钢丝弯折形成的两侧同步回转摆臂结构,其中,所述 器械抬举部包括相套接的抬举套和贯通连接管,抬举套上设有沿其截面的槽,该槽内嵌入 单根钢丝回转摆臂的中段以及用于限位的阻挡环,所述贯通连接管插入抬举套和阻挡环并 固定;所述内镜固定部包括套接于内窥镜远端外侧的固定套座,所述单根钢丝回转摆臂的 两端弯折部插入固定套座上的孔。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制造使用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摆臂为由双钢丝或者双刚性片形成的两侧同步回转摆臂结构。这 样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制造使用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内镜固定部、器械抬举部和摆臂由同一种非金属材料一次性成型 完成并在三者的连接处形成易于弯曲的可弯折部。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制造使用更加 方便。此外,所述摆臂可以本身就是内镜固定部的一部分并且两者通过一个上述相似的 易于弯曲的弯折部连接,再将摆臂与器械抬举部通过一个铰链结构连接;或者,所述摆臂可 以本身就是器械抬举部的一部分并且两者通过一个上述相似的易于弯曲的弯折部连接,再 将摆臂与内镜固定部通过一个铰链结构连接。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简单的组装到现有内窥镜前端以增 加一个可供手术器械安装或者通行的通道,而且通过该器械还可以控制其他手术器械相对 于内窥镜的位置或姿态以便于手术操作。本发明给内窥镜医生提供了一种利用现有内窥镜 控制更多器械配合使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生对多器械配合操作的需求。对目 前遇到的复杂、耗时的手术如ESD等起到一定的减轻劳动强度、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安 全性和可操作性的作用,也有利于一些复杂耗时的手术向基层医院推广,对目前看病难看 病贵的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复位姿态);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抬举姿态);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实施例1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7是实施例1固定套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1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1阻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1抬举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1回转摇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右视图;图14是实施例2的剖面图;图15是图14中的I-I剖面图;图16是图14中的J-J剖面图;图17是实施例2的爆炸图;图18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右视图; 图20是实施例3的爆炸图;图21是实施例3固定套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3抬举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复位姿态);图M是图23中的K处局部放大图;图25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抬举姿态);图沈是图25的俯视图。其中1.内镜固定部;2.摆臂;3.器械抬举部;4.牵引部;5.牵引把手;6.先 端;7.贯通连接管;8.阻挡环;9.固定套座连接管;10固定套座;11.单根钢丝回转摆臂; 12.牵引护管;13.抬举套;14.抬举套连接管;15.双钢丝回转摆臂;16.双回转摆臂片; 17.双抬举套铆钉;18.双固定套座铆钉;19.弯折部。
5所示,牵引部4带动远端的器械抬举部3相对于内窥镜A向前移动并且与内窥镜A的间距 缩小,直至如图1所示;这样通过牵拉或推送可控制器械抬举部3的位置或姿态,就可以实 施ESD手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或者类似的双器械配合操作的手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一种粘膜牵引器,包括一能够安装在内窥镜A远端 头部的内镜固定部1 ;一能够安装手术器械B的器械抬举部3 ;—摆臂2,摆臂2 —端与内镜 固定部1活动连接,摆臂2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3活动连接;一牵引部4,牵引部4的远端 与器械抬举部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镜固定部1形成封闭筒状结构套接于内窥镜A远端外侧,内镜 固定部1的前端为光滑的先端6。所述器械抬举部3上形成有一个允许手术器械B贯穿于 其中的封闭的通道。所述内镜固定部1、器械抬举部3、摆臂2和牵引部4均为绝缘材料或 者经过绝缘处理。所述牵引部4包括牵引护管12和牵引把手5,牵引护管12的远端与器械 抬举部3连接,牵引护管12的近端设置牵引把手5。所述摆臂2 —端与内镜固定部1铰接, 摆臂2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3铰接。所述摆臂2为由单根钢丝弯折形成的两侧同步回转摆 臂结构,其中,所述器械抬举部3包括相套接的抬举套13和贯通连接管7,抬举套13上设有 沿其截面的槽1302,该槽1302内嵌入单根钢丝回转摆臂11的中段以及用于限位的阻挡环 8,所述贯通连接管7插入抬举套13和阻挡环8并固定;所述内镜固定部1包括套接于内窥 镜A远端外侧的固定套座10,所述单根钢丝回转摆臂11的两端弯折部插入固定套座10上 的孔1003。如图7所示的固定套座10材质为PC或其他高韧性高强度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具 有中心内孔1004用于套接在内窥镜远端外侧,其尾端设有锥度1006以便于顺利插套。固定 套座10的筒体1001外侧上面是有局部凸起1002并在其侧面设有孔1003用以固定回转摆 臂11的两末端。固定套座10内侧设向外的凹槽1005其作用是容纳固定套座连接管9,固 定套座连接管将回转摆臂11的两端连接防止脱出并限制相互位置关系,其联接方式可以 是焊接或粘接压接铆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子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将固定套座连接管9和回转 摆臂11焊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在固定套座10前端连接有先端6其作用是防止通入内镜 时损伤组织并将固定套座10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内镜远端外侧,先端材质可以采用硅胶或 其他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如图8所示,先端的筒体601具有内孔603用于套装在固定套座 10前端,筒体601的前端外侧为锥度面602以便于内镜通过人体腔道。如图10所示抬举套 13的筒体1301具有中空内孔1304用于通入贯通连接管7,抬举套13中部设有槽1302其 作用是方便将回转摆臂11组装在回转孔1303内以便回转摆动。如图5所示贯通连接管7 贯通整个抬举套的中空内孔1304并以其尾部露出抬举套13外并与牵引护管12连接。如 图9所示阻挡环结构其上部801为近似半圆形而下部802为一平面,其安装位置如图5所 示在抬举套13中部槽1302内并与贯通连接管7连接,本方案采用激光焊接将其与贯通连 接管焊接在一起,这样贯通连接管就可以牢固的与抬举套13结合为整体。如图11所示回 转摆臂为单根钢丝弯折而成的形状,其两末端基本对齐最后将要穿入固定套座连接管9内 并与其激光焊接牢固,如图5所示回转摆臂11连接了固定套座10和抬举套13 ;如图11所 示,回转摆臂11的中段1101作为抬举套回转轴,回转摆臂11的两弯折部末端1103作为固定套座回转轴,回转摆臂11的两臂1102作为摆动臂和支撑臂,如果以固定套座为基座在外 力作用下抬举套就会做往复回转摆动运动。如图5所示牵引护管12连接于贯通连接管外 端,在牵引护管12的尾端连接有牵引把手5以方便手部力量作用于牵引护管上。牵引护管 12中空允许器械贯穿其中对器械起保护作用并防止器械与组织或内镜摩擦以方便器械灵 活进出。实施例2 如图12至图17所示的一种粘膜牵引器,包括一能够安装在内窥镜A远端头部的 内镜固定部1 ;一能够安装手术器械B的器械抬举部3 ;—摆臂2,摆臂2 —端与内镜固定部 1活动连接,摆臂2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3活动连接;一牵引部4,牵引部4的远端与器械抬 举部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镜固定部1形成封闭筒状结构套接于内窥镜A远端外侧,内镜 固定部1的前端为光滑的先端6。所述器械抬举部3上形成有一个允许手术器械B贯穿于 其中的封闭的通道。所述内镜固定部1、器械抬举部3、摆臂2和牵引部4均为绝缘材料或 者经过绝缘处理。所述牵引部4包括牵引护管12和牵引把手5,牵引护管12的远端与器 械抬举部3连接,牵引护管12的近端设置牵引把手5。所述摆臂2 —端与内镜固定部1铰 接,摆臂2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3铰接。所述摆臂2为由双钢丝形成的两侧同步回转摆臂 结构,所述器械抬举部3包括相套接的抬举套13和贯通连接管7,所述内镜固定部1包括套 接于内窥镜A远端外侧的固定套座10。固定套座10材质为PC或其他高韧性高强度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尾端设有如同实 施例1所示类似的锥度结构,并设有如同实施例1所示固定套座10外侧上面局部凸起并在 其侧面设有孔用以固定双钢丝回转摆臂15。如图16所示,如同实施例1,固定套座10内 侧设向外的凹槽其作用是容纳固定套座连接管9,固定套座连接管将两个双钢丝回转摇臂 15的两端连接防止脱出并限制相互位置关系,其联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粘接压接铆接的方 式,本实施例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将固定套座连接管9和连个双钢丝回转摇臂15焊接在一 起。如图14所示在固定套座10前端连接有先端6其作用是防止通入内镜时损伤组织并将 固定套座10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内镜远端外侧,先端材质可以采用硅胶或其他柔性高分子 材料制成。如图15所示抬举套13设有中空内孔,用于通入贯通连接管7,抬举套13中部 外侧设有凸起,凸起中设有贯穿的孔并在底面开设有通槽以方便将两个双钢丝回转摇臂15 与抬举套连接管14焊接以便回转摆动。如图14所示贯通连接管7贯通整个抬举套13的中 空内孔并以胶水粘接或焊接方式等方式来连接,其尾部露出抬举套13外并与牵引护管12 连接。如图17所示回转摆臂为两根钢丝弯折而成的形状,其相同的两个末端将通过与相对 应的连接管相连,两个铰链机构如图15和图16所示焊接最后组装完成后就会构成一个封 闭的环形,如图14所示双钢丝回转摇臂15连接了固定套座10和抬举套13,将如图15和 图16所示的抬举套连接管14和固定套座连接管9构成了两个回转轴,如果将固定套座作 为基座在外力作用下抬举套就会做往复回转摆动运动。如图14所示牵引护管连接于贯通 连接管7外端,在牵引护管12的尾端连接有牵引把手以方便手部力量作用于牵引护管上。 牵引护管12中空允许器械贯穿其中对器械起保护作用并防止器械与组织或内镜摩擦以方 便器械灵活进出。实施例3
如图18至图20所示的一种粘膜牵引器,包括一能够安装在内窥镜A远端头部的 内镜固定部1 ;一能够安装手术器械B的器械抬举部3 ;—摆臂2,摆臂2 —端与内镜固定部 1活动连接,摆臂2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3活动连接;一牵引部4,牵引部4的远端与器械抬 举部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镜固定部1形成半封闭的箍状结构套接于内窥镜A远端外侧, 内镜固定部1的前端为光滑的先端6。所述器械抬举部3上形成有一个允许手术器械B贯 穿于其中的半封闭的通道。所述内镜固定部1、器械抬举部3、摆臂2和牵引部4均为绝缘 材料或者经过绝缘处理。所述牵引部4包括牵引护管12和牵引把手5,牵引护管12的远 端与器械抬举部3连接,牵引护管12的近端设置牵引把手5。所述摆臂2 —端与内镜固定 部1铰接,摆臂2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3铰接。所述摆臂2为由双刚性片(钢片)形成的 两侧同步回转摆臂结构,所述器械抬举部3包括抬举套13,所述内镜固定部1包括套接于内 窥镜A远端外侧的固定套座10。如图21所示,固定套座10材质为PC或其他高韧性高强度高分子材料制成,固定 套管本体1010呈半封闭的箍状,其底部为通槽1014,其尾端设有锥度结构1015可以顺利将 固定套座10套接并固定在内窥镜上,固定套座10外侧上面设有局部凸起1011并在其侧面 设有凸耳1012并在凸耳上设有阻挡帽1013用以转动设置回转摆臂11。在固定套座10前 端设有圆角1016其作用是防止通入内镜时损伤组织。如图22所示抬举套本体1306为半 封闭结构并设有中空内孔1309用于通入牵引护管12并将其加持牢固或采用粘接焊接等方 式进行牢固连接,其底部为通槽1310,抬举套13中部外侧设有凸起1308,凸起中设有贯穿 的孔1307,该孔1307通过双抬举套铆钉17将两个回转摆臂片16与抬举套相连接以便回 转摆动。如图20所示回转摆臂为两个钢片弯折而成的形状,其一端设有圆孔用于通穿入双 抬举套铆钉17构成一个铰链结构,另一端设有半封闭的多半圆的孔用于卡入图21所示的 凸耳1012中构成一个铰链结构,两个铰链机构如图20所示回转摇臂片16连接了固定套座 10和抬举套13,如果将固定套座做为基座在外力作用下抬举套就会做往复回转摆动运动。 如图20所示牵引护管连接于抬举套上,牵引护管12中空允许器械贯穿其中对器械起保护 作用并防止器械与组织或内镜摩擦以方便器械灵活进出。实施例4 如图23至图沈所示的一种粘膜牵引器,包括一能够安装在内窥镜A远端头部的 内镜固定部1 ;一能够安装手术器械B的器械抬举部3 ;—摆臂2,摆臂2 —端与内镜固定部 1活动连接,摆臂2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3活动连接;一牵引部4,牵引部4的远端与器械抬 举部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镜固定部1形成封闭的筒状结构套接于内窥镜A远端外侧,内 镜固定部1的前端为光滑的先端6。所述器械抬举部3上形成有一个允许手术器械B贯穿 于其中的封闭的通道。所述内镜固定部1、器械抬举部3、摆臂2和牵引部4均为绝缘材料或 者经过绝缘处理。所述牵引部4包括牵引护管12和牵引把手5,牵引护管12的远端与器械 抬举部3连接,牵引护管12的近端设置牵引把手5。所述内镜固定部1、器械抬举部3和摆 臂2由同一种非金属材料一次性成型完成并在三者的连接处形成易于弯曲的可弯折部19。由内镜固定部1、器械抬举部3和摆臂2构成的一体抬举机构材质为PC、PP或其 他高韧性高强度高分子材料制成,其中,内镜固定部1可以套接在内镜外侧,器械抬举部3用于安装其他手术器械,还设有可弯折部19可以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形变,该弯折区域取 代了转轴的功能使器械抬举部3变化姿态,复位(弯折)状态如图23、图对所示,抬举(展 开)状态变化为如图25、图沈所示。如图23所示牵引护管连接于一体抬举机构的器械抬 举部3上,牵引护管12中空允许器械贯穿其中对器械起保护作用并防止器械与组织或内镜 摩擦以方便器械灵活进出。这样就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粘膜牵弓丨器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膜牵引器,包括一能够安装在内窥镜远端头部的内镜固定部;一能够安装手术器械的器械抬举部;一摆臂,摆臂一端与内镜固定部活动连接,摆臂另一端与器械抬举部活动连接;一牵引部,牵引部的远端与器械抬举部连接。本技术方案给内窥镜医生提供了一种利用现有内窥镜控制更多器械配合使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生对多器械配合操作的需求。对目前遇到的复杂、耗时的手术如ESD等起到一定的减轻劳动强度、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作用,也有利于一些复杂耗时的手术向基层医院推广,对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一种粘膜牵引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印雄, 王印豪王印雄, 王印豪单宏波孙媛媛E·C·M·孔蒂木户博, 水野大周一届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上野隆司上野隆司上野隆司E.彼得斯奥利·拉姆奥利·拉姆
专利相关信息
-
张晓燕付松曲延瑞曲延瑞曲延瑞曲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