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耳电极的制作方法现有的耳电极广泛应用于国产、进口脑电图仪,用于脑电信号的采集和传输。现有 的耳电极包括金属电极、夹子,所述夹子包括铰接的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及弹簧。但是,现 有的耳电极还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1、耳电极主体结构是有棱角的塑料夹子,耳电夹的采集信号电极与病人为点接 触,在临床使用时,容易对病人身体产生损伤或不适感。2、耳电极夹子外形为较为宽大的方形,易与病人发生除检测部位外的接触。3、采用铜电极或不锈钢电极。易产生极化电压,采取信号的灵敏度较低,信号的漂 移时间较长。4、耳电极的线缆连接处缺少保护,影响使用寿命。5、耳电极夹子的夹持处为平滑面,使医护人员使用时易发生滑手的现象。如何设计一种耳电极,其结构合理,不会造成对病人的损伤或不适感,使用操作方 便,提高采取信号的灵敏度,减少信号的漂移时间,延长使用寿命。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耳电极,其结构合理,不会造成 对病人的损伤或不适感,使用操作方便。另外,可以提高采取信号的灵敏度,减少信号的漂 移时间,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耳电极,包括金属电极、夹子,所述夹子包括铰接的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及弹 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板及下夹持板均为腰果形状,上夹持板及下夹持板外侧面为圆 滑的弧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夹持板前部夹持面上设置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面 为平面,所述下夹持板前部夹持面为内凹面,所述金属电极为设置在内凹面底部的平板形 金属电极,平板形金属电极连接一线缆一端,所述线缆穿过下夹持板从下夹持板后端伸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凸起为圆台状,所述内凹面与圆台状凸起 吻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夹持板后端手指捏持面上设置凹凸防滑纹。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电极为纯银或氯化银制成的一体结 构。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从下夹持板后端伸出一段上套有保护管。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夹持板均为塑料注塑成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发明耳电极夹子的上、下夹持板均采用腰果形,外形美观,使用方便,不易与 病人发生除检测部位外的接触。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上、下夹持板外侧面采用的圆滑弧面设 计,不会出现尖棱损伤病人的皮肤,也不易使病人产生不适感。同时,也解决了因夹子表面 毛刺引起的信号漂移问题。2、本发明采集信号的平板形金属电极与病人采用平面接触,避免了点接触对病人 身体的损伤。3、本发明采用纯银或氯化银做电极件,取代了之前的铜电极或不锈钢电极。从而 减少了极化电压,提高了采取信号的灵敏度,缩短了信号的漂移时间。4、本发明耳电极的线缆连接处连接保护管,保护线缆中与夹子的连接部位,延长 使用寿命。5、本发明在上、下夹持板后端手指捏持面上设置凹凸防滑纹,使医护人员使用时 不会发生滑手的现象。图1为本发明耳电极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耳电极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耳电极的立体图。
以上两种设置金属电极的方式的效果是等同的。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电极,包括金属电极、夹子,所述夹子包括铰接的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及弹簧,其特点是所述上夹持板及下夹持板均为腰果形状,上夹持板及下夹持板外侧面为圆滑的弧面。所述上夹持板前部夹持面上设置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面为平面,所述下夹持板前部夹持面为内凹面,所述金属电极为设置在内凹面底部的平板形金属电极,平板形金属电极连接一线缆一端,所述线缆穿过下夹持板从下夹持板后端伸出。线缆从下夹持板后端伸出一段上套有保护管。其结构合理,不会造成对病人的损伤或不适感,使用操作方便,提高采取信号的灵敏度,减少信号的漂移时间,延长使用寿命。
耳电极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林永峻大卫·圭劳德徐敖祺, 贺大功温中行, 赵志刚辛卿珉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辛卿珉卢杰妍张茂林尾高龍吾
专利相关信息
-
毛会曾, 郎海林刘海涛于军超